分享

文献解析之含有一个癌症相关的盒式外显子,可以改变Talin-1的机械敏感性

 科研资料帮 2023-10-04 发布于广东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近日,德国BioMed X研究所Jan Mauer教授团队和英国肯特大学Benja min Thomas Goult教授团队合作,在Journal of Cell Biology上发表了以 “ TLN1 contains a cancer-asso ciated cass ette exon that alters talin-1 mechano sensi tivity ” 为题的最新研究成果。该团队通过对来自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的泛癌症RNA-Seq数据集进行生物信息学前mRNA剪接分析。

01

研究背景

来自癌症基因组图谱 (TCGA) 的泛癌 RNA-Seq 数据集的生物信息学前 mRNA 剪接分析揭示了 TLN1 中可靠转录的未记录的 mRNA 序列(Gallego-Paez 和 Mauer,2022 年)。

该区域包含一个额外的非注释外显子,位于外显子17和18之间,我们称之为外显子17b。序列分析显示,外显子17b编码将17个氨基酸在帧内插入R2螺旋束的第一个螺旋中。尽管外显子17b可以很容易地在许多健康组织中检测到,包括皮肤和胰腺,但这种新型TLN1外显子在某些分子癌症亚型中显着富集。

此外,TLN1外显子17b的存在与癌细胞系中药物反应的改变和基因依赖性的变化相关,这表明在癌症生理学中起作用。在这份报告中,我们表征了这种新的talin剪接变体,并表明TLN1基因比最初想象的要复杂。将17b盒式外显子包含在TLN1 mRNA中为细胞响应信号改变机械转导提供了一种以前未被识别的机制。

见图一

非注释TLN1盒式外显子的差分拼接。

图片

图一

(A) 原理图显示了 DJExpress 差分拼接分析流水线的工作流程(DJE = 差分结表达式)。

(B)通过对癌症患者和健康对照的差异剪接分析,在TLN1中发现一种新的盒式外显子。使用DJExpress管道生成的TLN1 mRNA的基因剪接图有助于鉴定两个差异表达的非注释连接,表明在几种癌症类型中外显子18和20之间存在外显子包涵体事件(连接17-18)。显示了来自乳腺癌浸润癌 (BRCA)、宫颈鳞状细胞癌 (CESC)、结肠和直肠腺癌 (COADREAD) 和来自癌症基因组图谱 (TCGA) 的肺腺癌 (LUAD) 癌组织的代表性剪接图与来自基因型组织表达 (GTEx) 数据库的正常组织的比较。黑色箭头表示反向链上TLN1转录的方向。x轴上的数字表示基因中的第一个,最后一个和差异表达的连接。圆圈表示在全长 TLN1 转录本中检测到的所有连接。显著下调和上调结点与 |logFC|上述截止值和罗斯福<0.05分别以蓝色和红色显示。绝对或相对logFC(或两者)的FDR>0.05的交汇点以黑色显示。灰色区域表示对数折叠更改截止值(|logFC| > 1.0)。

(C)显示TLN1交替拼接区域的示意图。组成外显子17和18以蓝色显示。连接点18和20的存在表明包含17个氨基酸(AA)盒式外显子17b(红色),而连接点19的存在表明外显子17b排除。(D–F)TLN17 mRNA中的非注释外显子1b在健康组织中具有可变的表达水平,并跨癌细胞系使用。

(D) 显示 GTEx 健康组织中 TLN1 外显子 17b 的拼接百分比 (PSI) 值的箱线图。PSI 值的范围为 0.0–1.0,其中值 1.0 表示 100% 拼接。虽然在许多健康组织类型中不存在,但外显子17b在某些组织中高度富集,包括皮肤和胰腺。

(E)显示跨癌细胞系(CCLE)的TLN1外显子17b的PSI值的箱线图。

(F) 箱线图显示 TCGA BRCA 乳腺癌肿瘤样本 PAM1 亚型中 TLN17 外显子 50b 的 PSI 值(* P 值≤ 0.01;** P 值≤ 0.0001 与基础亚型,单因素方差分析)。

见图二

TLN1外显子17b包入与癌细胞系中的药物反应和基因依赖性改变有关。

图片

图二

(A)在癌细胞系中检测到TLN1外显子17b的差异剪接。箱线图显示了肺癌、结肠癌和乳腺癌细胞系中 TLN1 外显子 17b 的剪接百分比 (PSI) 值的分布。单独标记的BT20、ZR751、MDA231和BT549乳腺癌细胞系用于B.

(B)RT-PCR验证四种代表性乳腺癌细胞系中TLN1外显子17b表达的RT-PCR验证。RT-PCR使用外显子17b侧翼的引物进行(引物位置由黑色箭头表示)。外显子17b跨越51个碱基对(bp),外显子17b包入导致扩增子大小从183 bp增加到234 bp.BT20和ZR751细胞系显示外显子17b包涵体,而MDA231和BT549细胞系显示外显子17b跳跃。

(C)TLN1包涵体连接(18,20)和跳跃连接(19)的表达与使用DepMap药物敏感性数据在所有癌细胞系中进行药物治疗后的细胞存活相关。使用排名最高的相关系数(FDR < 0.05 和 |rho| > 0.2)来构建SpliceRadar图。TLN1外显子17b包涵体(红色和深红色线)和排除(蓝线)连接表达与药物治疗后细胞存活率的相关系数作图。数据表明,外显子17b的包含与对EGFR抑制剂的敏感性增加(蓝框)和对靶向PI3K-Akt和细胞骨架组织的药物(红框)的耐药性有关。黑色虚线表示相关系数 R = 0,R 范围为 −0.5 到 0.5。

(D)与癌细胞系中TLN1外显子17b包含相关的DepMap基因依赖性的KEGG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富集图显示了代表性最高的途径,包括细胞粘附、细胞骨架组织(红色)和EGFR/ErbB信号通路(蓝色)。点大小表示每个KEGG通路中富集的基因数,颜色梯度表示调整后的P值的显著性水平。

(E)TGF-β/EGF联合治疗促进TLN1外显子17b以SMAD3和PCBP1依赖性方式跳跃。HeLa细胞中TLN1连接表达的基因剪接图,显示外显子17b的基线包含。左图:TGF-β/EGF联合处理导致HeLa细胞中的外显子17b跳跃。中图:shRNA介导的TGF-β信号换能器SMAD3的敲低阻断了TGF-β / EGF诱导的HeLa细胞中外显子17b的跳跃。右图:shRNA介导的RNA结合蛋白PCBP1的敲低阻断了HeLa细胞中TGF-β / EGF诱导的外显子17b跳跃。(图中所示的图是由基于DJExpress的RNA-Seq数据重新分析GSE72419生成的;灰色区域表示对数倍变化临界值(|logFC| > 0.5)。外显子17b夹杂结显示为红色,外显子17b跳跃结显示为蓝色。绝对或相对logFC(或两者)的FDR>0.05的交汇点以黑色显示。黑色箭头表示反向链上TLN1转录的方向。

见图三

外显子17b在蛋白质水平上的结构分析。

图片

图三

(A)显示TLN17蛋白中1b插入(红色)在R1(蓝色)和R2(橙色)之间的位置的卡通。

(B)R1R2-WT和R1R2-17b区域的序列比对,显示R17区域(橙色)中的2个残基插入(红色),插入两侧的残基Q665和D666分别以洋红色和绿色突出显示。

(C 和 D)R1R2-WT的晶体结构(蛋白质数据库加入号)1SJ8).与 B 中相同的配色方案用于 R1(浅蓝色)、R1-R2 链接器(蓝色)和 R2(橙色)。

(D)放大R1-R2接头(蓝色)的区域,显示R665第一螺旋中Q666(洋红色)和D2(绿色)之间的插入位点的位置。(E 和 F)R1R2-17b的AlphaFold模型。 

(E)17b插入以红色显示。

(F)放大与D相同的区域视图.突出显示17b插入物两侧的残基Q665(洋红色)和D666(绿色)。R1的最后一个螺旋被扩展为包含部分蓝色接头区域,但R2的第一个螺旋被缩短。

(G) 全长TLN1的冷冻电镜结构(蛋白质数据库加入号.6R9T [Dedden等人,2019])与R1R2-17b的结构模型重叠,表明插入延伸出自抑制单体状态。

(H) R1R2-WT 和 R1R2-17b 重组蛋白的 SDS-PAGE。

见图四

外显子17b改变了R1R2的生物物理、生化和机械性能。

图片

图四

(A)使用16μM蛋白质进行圆二色性(CD)分析。通过监测CD在1nm处随温度升高的变化来测量R2R1-WT(蓝色)和R2R17-222b(红色)的变性曲线。野生型R1R2的熔化温度(Tm)为77°C,而R1R2-17b在64°C时展开。 

(B-D)表征R1R2-WT和R1R2-17b与RIAM和粘着蛋白的相互作用。(B) 使用Superdex-1凝胶过滤柱通过尺寸排阻色谱(SEC)分析黏着活性蛋白结构域1(VD200)结合。VD1(V)与talin(T),R3R1-WT(蓝色)或R1R2-1b(红色)在2°C下以17:37的比例孵育。R1R2-WT观察到最小的结合。然而,观察到R1R2-17b的广泛络合,并且观察到1:2和1:3的复合峰。计算出的两个复合峰的分子量分别为∼80和∼110 kD。

(C 和 D)通过核磁共振分析的RIAM与R1R2结合。1H,15N TROSY 光谱单独 100 μM R1R2-WT(黑色)和 R1R2-17b(蓝色),并加入 300 μM RIAM 肽([C] 中绿色,[D] 中红色)。在两个版本中都观察到广泛的化学位移变化,确认RIAM与两个版本的相互作用。

(E 和 F)单分子拉伸实验表明,17b夹杂物改变了R1和R2的力学稳定性。实验设置显示在 E 的插图中。R1-R3-WT(E)和R1-R3-17b(F)的单个分子被拴在顺磁性微珠和盖玻片之间。左图:在1 pN s−1的加载速率下重复力增加扫描期间微珠高度的代表性时间轨迹。每增加一个逐步磁珠高度,都表示一个域的展开。通过不同的颜色迹线显示五个独立的力增加扫描。右图:R1-R3-WT(N = 353,七个独立系绳)和R1-R3-17b(N = 391,九个独立系绳)展开力的归一化直方图。虚线表示野生型 R1-R3 中每个域的展开阈值。

见图五

TLN1外显子17b亚型改变细胞中的局灶性粘附。

图片

图五

(A) Tln1−/−/Tln2Si MEFs中粘连的代表性图像,表达在不同电镀时间与粘着蛋白共染色的全长talin-1 WT和外显子17b剪接变体。比例尺,5 μm。 

(B)A中长春菌素与他林-1比率的定量。数据是平均±SEM,N = 290-1,987粘附。 

(C)A.数据中FA区域的量化是3,196-4,658个粘附±SEM平均值。

(D)A.数据中焦点粘附数的量化±25-60个细胞的SEM平均值。

(E)细胞面积的量化。数据是 SEM ±平均值。N = 3。

(F)表达全长talin-1 WT或外显子17b剪接变体的细胞的迁移速度。数据是 SEM ±平均值。N = 10 个单元格。

(G)表达全长talin-1 WT和外显子2b剪接变体的Tln1−/−/Tln17Si MEFs中FRAP实验的代表性图像。盒装区域表示漂白的 FA。比例尺,1 μm。

(H)将GFP-talin-1在单个局灶粘连中的分数恢复百分比与时间作图。数据是 SEM ±平均值。N = 10 个细胞/样本。

(I) 表达全长 talin-1 WT 和外显子 2b 剪接变体与张力蛋白-1 共染色的 Tln17−/−/Tln1Si MEF 中局灶粘连的代表性图像。比例尺,5 μm。 

(J)定量细胞中央和外周他林粘附内张力蛋白-1平均荧光的比率。数据是 SEM ±平均值。N = 52–84 个单元格。通过加扰和击倒条件(B-E、F、H 和 J)之间每个时间点 (B-E) 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ANOVA) 计算统计显著性。*, P < 0.05;**, P < 0.01;, P < 0.0001。

02

研究结论

总之,我们报告了在TLN17基因中发现的新型盒式外显子1b,它改变了talin-1蛋白编码序列。这种盒式外显子已经可以在健康组织中检测到,但在几种癌症亚型中高度富集。此外,TLN1外显子17b的剪接可以通过TGF-β信号通路进行控制。

好了,今天的文献解读就到这儿来,我们下期再见!如果你正在开展临床研究.需要方案设计.数据管理.  数据分析等支持.也随时可以联系我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