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刺客施剑翘:手刃孙传芳的民国复仇女神

 运华文字馆 2023-10-04 发布于湖北
 一 中国古代有一些特别令人激动的复仇故事,比如江湖人称“一根筋”的豫让。 豫让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晋国人,晋卿智伯的家臣。依附智伯之前,豫让投过别的贵族,但都不甚受重视,只有智伯欣赏豫让,对他有知遇之恩。春秋战国时期大家经常掐架,公元前453年,智伯被赵襄子等人联合灭了。赵襄子非常得意,把智伯的头盖骨做成了酒杯。 这手欠的行为惹毛了豫让。 豫让跑到赵襄子宫中任杂役,在试图行刺的时候被捉住了。“你干嘛来的?”豫让直挺挺地回答:“给智伯报仇。”赵襄子感念他的赤诚,放了他。后来,豫让又把漆涂在身上,让皮肤肿烂烧裂。吞下炭火,让自己哑掉,终于得到机会,伏在桥下谋刺赵襄子。可惜的是,这一次又失败了,再次被赵襄子捉到。 倒霉催的赵襄子很烦。他问豫让:“智伯又不是你第一任家主,他还灭过你之前的家主呢,你怎么不杀他为之前的主人报仇,反而在他被杀了之后念念不忘要报仇呢?”豫让说了一番惊天动地的话,大意是说:“之前的家主拿我当普通人看待,我自然只能拿他们当普通人看待。可是智伯不一样啊,他拿我当国士看待,我也必须像国士一样去报答他!” 赵襄子对这种偏执狂没脾气,可也不能放了他。豫让知道自己无幸,求赵襄子把衣服给自己,他拔剑刺这件衣服,表示自己已经为主复仇,然后就伏剑自杀了,豫让因此给后人贡献了一条成语: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豫让虽然豪气干云,但总让人怀疑他个人能力有问题。和豫让相比,女性走上复仇之路,更加果决也缜密。《聊斋志异》中就有这么一篇复仇的故事。 说是有一个南京的穷书生姓顾,“博于材艺,而家綦贫。又以母老不忍离膝下。惟日为人书画,受贽以自给。行年二十有五,伉俪犹虚。” 通俗地说,顾生家贫母老,所以没有外出求功名,也没有妹子,是个没钱的死宅单身狗。顾生的邻居是个美女,“秀曼都雅,世罕其匹,见生不甚避,而意凛如也”——虽然美得世所罕见,也不避人,却冷若冰霜。邻女家贫,所以顾生经常接济她们母女,还提出求婚。这个美人对顾生态度冷漠,拒绝了求婚。顾生不以为忤,持续接济邻家。 有一天呢,邻女忽然来要求和顾生滚床单! 莫名其妙被美女睡了,顾生自然爽得很,恳求变一夜情为多夜情。可是,邻女裤子一提就变脸,她说:“苟且的事不能多做。该来的时候我会来,不该来的时候,强迫我也没用!”给跪了!女权模范、性解放先锋、古往今来的真女王。后来,邻女果然想来就来,不想来就不来。不久,邻女母亲去世,她为顾生诞下了儿子。 怪的是,邻女仍然不愿意嫁给顾生,只让他伪作养子,趁着夜深把儿子抱走。这种无厘头的行为连顾妈妈都搞不懂:“这丫头太怪了,我们明媒正娶她不愿意,却跑来和我儿子私通,什么道理嘛!” 一天半夜,邻女忽然敲门而入,手里提着一个装着人头的皮口袋,笑容满面地和顾生永别。顾生急忙追问究竟,邻女的秘密也就揭开了。原来,她是浙江的司马之女,为仇家陷害,家产被抄没。邻女背着母亲逃走,因母亲年老,顾生又于己有恩,一直没能复仇。邻女对顾生说:“我看你也是个不长寿的,所以给你生个孩子报恩。”(这么耿直真的好吗) 终于,邻女等到母亲去世,又为恩人了延续血脉,所以才放手一搏,了却心愿,飘然而逝。 用生孩子来报答恩人,侠女对待自己的子宫简直太超脱了。这种内心强大、干脆利落的风格令人难忘,穿透历史,直击人心。现实生活中,也有过一位同样的侠女。她比豫让有谋,比侠女有胆,她就是偶们大桐城的女人,不,女神,施剑翘。 二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军阀混战。上过历史课的朋友可能都记得一个直系军阀将领:孙传芳。坊间还传言,孙传芳有“笑面虎将军”之称,他有一句名言:“秋高马肥,正好作战消遣”。 1925年,孙传芳在蚌埠一带和敌人施从滨打了一仗,并把施从滨收为俘虏。 施从滨是安徽桐城孔城镇人,少年投兵,曾加入袁世凯的北洋军,并被宣统授予陆军少将加中将衔。施从滨后来在军阀张宗昌。插一句八卦,张宗昌文名远播,他的代表作有 “大明湖,明湖大,大明湖里有荷花,荷花上面有蛤蟆,一戳一蹦达”,“远看泰山黑糊糊,上头细来下头粗。如把泰山倒过来,下头细来上头粗”等等,是个令人(笑得)肝胆俱裂的老干部诗人。施从滨在张文豪麾下任军长,于“奉浙战争”中奉命从山东南下与孙传芳交战,在固镇兵败被俘。 孙传芳俘虏了施从滨之后,没有优待俘虏,反而在蚌埠车站将他杀害,斩首并曝尸三日。 “苍苍蒸民,谁无父母”,“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施从滨受辱去世,女儿施谷兰悲伤愤恨。施谷兰,空谷幽兰,很美的名字,想必父母曾对她有过美好的期许。施剑翘自小受宠,深居闺阁之中,父母聘请私塾先生教授文化,缠着小脚的施谷兰,13岁就当家管事了,18岁,毕业于天津师范学校。 父亲被辱、杀害,这个将门女孩一时无计可施:她虽然读过书,但裹着小脚行动不便,母亲年迈体弱,弟妹又年幼,需要照拂。 施谷兰曾经希望借助他人完成复仇的愿望。刚开始,她把报仇的希望寄托在叔兄施中诚身上。施中诚曾受施从滨的照顾,后来又因施家母女恳求,得张宗昌照应,任了烟台警备司令,是施谷兰家族中的一个强有力的帮手。可施中诚无意做复仇这种事,还劝说妹妹放弃报仇的想法。 施谷兰与叔兄断绝了往来。 父逝3年,沉冤未雪。忌日时,施谷兰在自家院中痛哭,却因此认识了阎锡山的谍报股长施靖公。施靖公当时借住施家,得知施谷兰的心愿,表示愿意帮她报仇雪恨,所以,施谷兰嫁给了他并迁居太原。 这是一段什么样的婚姻?这是复仇盟约。施谷兰和施靖公并无感情,只是为了给父亲报仇就委身下嫁。 10年婚姻,施谷兰和丈夫生了两个儿子。她始终期待丈夫的出手,可是,施靖公宦海沉浮,复仇之事一拖再拖。 1935年,施靖公和妻子争执之后摊了牌:他不想再履行诺言,为岳父报仇了。 依常人来说,膝下一双幼儿,丈夫事业也不错,自己又是手无寸铁的小脚女人,是否还要放弃这现有的安逸,去赴不可知的命运,了结注定血雨腥风的仇怨呢? 施谷兰的选择是:把老公甩了。 1935年6月,施谷兰离开太原,带着两个儿子到了天津,当时,幼子才两岁。 施谷兰给丈夫的诀别书中说:什么错误我都可以原谅,唯一不能原谅你反悔当初的誓言。 施靖公曾经多次企图重修旧好,但施谷兰至死也没有和他相见。施靖公在解放后被学习改造,晚年病重的时候,想回到施谷兰身边,但她没接受。施靖公去世后,他个人的东西寄给了她,但被她原件退回。 施靖公是一个怎样的人?我想他不是宵小之徒,他只是有常人都有的懈怠与怯懦。也许当初,他见到施谷兰的时候,也曾经升起过对孤女的怜惜和复仇之心的敬佩,这才许下了代为报仇之愿。但是,和一切渐渐消磨掉的中年人一样,10年过去,他的一点点勇气,消磨掉了。面对妻子喋喋不休的催问,施靖公也许越来越觉得有点烦。 面对妻子,施靖公一定是有愧疚和软弱的,所以,他在两个儿子被妻子带走之后,一直未能追回。 三 所托非人,10年的青春,破裂的婚姻,还拖了两个年幼的儿子,施谷兰的算盘全输了。 30年代,孙传芳虽经“北伐”已失势,但余威仍在。而施谷兰呢,不过是个半生落寞的女子,依附娘家,小脚,失婚,还拖着孩子。她此时,手中当真还有什么牌吗? 施谷兰在娘家写了一首诗: 翘首望明月,拔剑问青天 她把自己的名字改为“剑翘”,还把两个儿子的名字拆字,改为“佥刃”和“羽尧”。 求不了别人,只能求自己了。 脚怎么办呢?因为缠足,骨断筋折的小脚行动起来,轻则步履蹒跚,重则需人搀扶,等同于残疾,非常不方便。 施剑翘到医院动了手术,放开了自己的小脚。 放脚是很痛苦的手术。施谷兰回天津的第二天就直奔医院。医生强调手术痛苦,可施剑翘当天就要求动手术。放脚手术需要多次治疗,许多人忍受不了痛苦,半途而废,但施剑翘次次准时到达。 自小,施剑翘就把玩父亲的手枪。此时,她设法得到了手枪,练习枪法。 10年过去了。从20岁的少女到30岁的妇人。仇人已老,时不我待。 施剑翘有一首诗: 父仇未敢片时忘, 更痛萱堂两鬓霜; 纵怕重伤慈母意, 时机不许再延长。 和施剑翘同样没有放弃复仇计划的,还有她的弟弟施则凡。施则凡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学回来,带回来一把军刀,意图行刺孙传芳,但施剑翘不愿年轻的弟弟冒险牺牲,劝阻了他。 丈夫,弟弟,家人,施剑翘周围的人在她面前只有听从的份儿。 在天津,施剑翘坚持做一件事:了解孙传芳的相貌,追踪孙传芳的动态,查访孙传芳的门牌号和车号。 半年之后,她知道已经“清修”的孙传芳定期去天津居士林诵经,所以刻意接近居士林,并以“林友”的身份得以自由进出。 不堪回首十年前, 物自依然景自迁; 常到林中非拜佛, 剑翘求死不求仙。 施剑翘终于对孙传芳的相貌和行事规律摸得清清楚楚。她甚至还反复琢磨,如何开枪才能达到目的且不误伤他人。 经过缜密的筹划,1935年11月13日,初冬,有雨。施剑翘潜入居士林,走到孙传芳身后,拿着一只勃朗宁手枪,对着他的右耳,一枪爆头。 孙传芳中弹之后,施剑翘又对他连补两枪。 现场片刻死寂之后,一片大哗,人群四散奔逃。 四 施剑翘不是一个满腔孤勇的人肉炸弹,要和敌人玉石俱焚。 她行刺之前,把母亲托付给弟弟,把两个儿子托付给妹妹。并和兄弟再三商讨报仇细节,以图万无一失。 在众人惊慌失措的时候,她现场散发传单《告国人书》,并要求到警察局自首。 在警察局,她镇定自若,把复仇情形一一剖白。 施剑翘的行为震动四方。 许多报章杂志争相报道,赠施剑翘以“女中豪杰”、“巾帼英雄”的帽子。各地的妇女联盟,以及旅京安徽学会、安徽省立徽州师范等团体也通电支持她,要求政府特赦,她的家乡桐城各界人士也联名写信。《新天津报》还登了她在狱中写的文章:《亲爱的同胞,赶快奋力兴起吧》。 漫长的审判。从天津地方法院,到河北省高等法院,直到南京最高法院。 庭上,双方延请的著名律师交锋,庭外,媒体和市井一片沸然。 施剑翘站在法庭上说:“父亲如果战死在两军阵前,我不能拿孙传芳做仇人。他残杀俘虏,死后悬头,我才与他不共戴天。” 1936年8月,施剑翘被河北高等法院判处了7年监禁,南京高院维持了河北省高等法院的判决。后来,经过国民党元老冯玉祥、李烈钧、于右任、张继等人的救援,由时任国民政府主席的林森签署了特赦令,重获自由。 从照片上看,施剑翘形容端庄,双唇紧闭,目光镇定。这是一个端正的大家闺秀,你想不出她是怎样怀着仇恨策划了长达十年的追杀。 桐城地处皖南,历来以文名盛,说起此地,人们都津津乐道于桐城派作家。这里多才子,舞文弄墨的氛围中,施剑翘的满腔刚烈之气与有情有爱,有勇有谋,显得分外不同凡响。 最打动我的,还是施剑翘从软弱到刚强,从求人到求己,突破自我的成长历程。 施剑翘的前半生,仿佛就是为复仇而生的。她为了报父仇,搭上了自己的婚姻。历经挫折却不改初衷。她非常坚定,但最初未免软弱。一切可以利用来达到目的的东西,她都会去尝试。她数次试错,甚至搭上自己的青春与生命。而当她明白自己的错处,就坚决扭转方向。 而当外在的凭借物一一倒下之后,施剑翘转向了自己。 在婚姻决裂之后的回乡火车上,施谷兰写了一首诗: 一再牺牲为父仇, 年年不报使人愁。 痴心愿望求人助, 结果仍需自出头。 这听起来太鸡汤了,但是,自从施剑翘断绝了求人之意,转向“求己”之后,一切的障碍似乎都削弱了。 和《色戒》中的王佳芝相反,施剑翘真的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存在。 当她终于怀枪潜入居士林的时候,对着孙传芳的后脑勺,扣动板机的一刹那,施剑翘可尝到了片刻的放松感吗? 民国文章近来一直很热,但看多了总觉得有陈腐之气。无论是诗意充盈的才女也好,狷介耿直的学者也好,甚至是大家津津乐道的n角恋爱,炒来炒去,捧来捧去,令人厌倦。只有施剑翘是一股清流,软弱与徘徊之后,她的不折与不从,果决和谋略,孤胆与烈性,最终爆发了“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决心与行动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