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柏小区的福民会馆

 书柜茶室 2023-10-05 发布于上海


富民路旁的古柏小区里,有一栋造型简洁大气、线条干净利落的老建筑——“福民会馆”。

“福民会馆”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坐落于静安区南京西路街道富民路197弄69号。如今,南京西路街道大大小小的社区活动,都经常在这里开展。


这个“福民会馆”,老一辈的古柏居民更习惯称富民路197弄69号为“大礼堂”,在他们的记忆里,这座传奇建筑最初的模样和用途,也与现在有着诸多不同。

原联合商业储蓄信托银行职员冷老先生和梁老先生,曾特地手写了一篇《关于联合银行及古柏小区的历史回忆》。

说到古柏小区,就不得不提上世纪三十年代在上海滩上十分知名的“四行储蓄会”。《关于联合银行及古柏小区的历史回忆》一文中提到:“在解放前,上海租界时期有一个银行集团,其中有盐业银行、金城银行、中南银行、大陆银行。


这四家银行又共同集资创办一家银行,名叫'四行储蓄会’……抗日战争结束后,四行储蓄会改名为联合商业储蓄信托银行(简称联合银行)。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全市金融业改造,联合银行成为公私合营银行,后又并入人民银行。”

古柏小区旧称“古拔公寓”,正是四行储蓄会为本银行职员所造的公寓。早年间,富民路还叫“古拔路”,而与古柏小区一街之隔的富民新邨,当时也被称为“古拔新邨”。后来,四行储蓄会将公寓名字中的“拔”改为了“柏”,即“古柏公寓”。建国后,古柏公寓改称古柏小区。


比较特殊的就是富民路197弄60号楼房了,那是为四行储蓄会总经理吴鼎昌设计建造的,一些居民还记得小时候看过悬挂于门口的'吴公馆’牌匾。”

60号楼房比较两样,是为总经理设计建造的,底层有前后客厅,厅前有小金鱼以供观赏。


进门有大理石雕像一座,二楼三楼是总经理及家人卧室,四楼是厨房及服务人员卧室。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古柏小区就已经有了自己的小学——“古柏小学”,还有诊所、大礼堂,甚至篮球队等等。“当时的人们心里面只有'弄堂’和'街道’的概念,但现在回想起来,在那时古柏小区就已经有了'社区’的雏形,这是非常难得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