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文阅读

 一二一元 2023-10-05 发布于湖北

    要:

人文主义思潮与文艺复兴运动一先一后开始, 几乎同时发展并影响深远。史学界对这两个事件争论不休,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两者的目的与手法相同, 即“以人权反神权”。本文不采用以往决定论式的研究逻辑, 而是从考察西方文明的各种可能性诉求入手, 对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偏向于人性要素进行因果解释。借用美国哲学家安德鲁.芬博格的“技术代码”概念, 探究人文主义与文艺复兴交集于人性的艺术特征, 从新的角度再一次证明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偏向于人性的一般性结论。

作者简介:张春彩, 黄河科技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文艺复兴是欧洲从中世纪文明向近代文明的过渡, 是史学界争论不休的命题。文艺复兴何时开始, 为什么开始, 有什么影响是争论最多的三个命题, 尤其是有什么影响, 早已超越史学界的研究课题, 因为文艺复兴的影响遍及当时及其以后欧洲的各个方面。目前有一点可以肯定, 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思潮有关联, 尽管这种关联不一定是因果关系。如20世纪60年代的媒介环境学派, 对于人文主义思潮与书籍印刷的因果关系进行了独到的解释, 并且由此深入探究了人文主义思潮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近代科学的促进作用。还有新世纪前后诞生自德国的媒体考古学, 从媒介技术的角度入手, 结合人文主义思潮的长久影响, 探究文艺复兴时期的技术运用与奠定现代艺术设计理念的关系。本文依旧采用类似的方法, 以人文主义的内涵为基础, 以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三杰 (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 的雕塑与绘画作品为典型案例;不同以往的是不拘泥于现状, 而是在考察西方文明语境下艺术作品可能性诉求的基础上, 着重对艺术诉求为何偏向于人文主义进行因果解释, 并由此得出人文主义思潮对文艺复兴的若干影响。

一、西方文明的技术代码

美国哲学家安德鲁·芬博格认为, 任何“主义”都由各种“技术代码”组成, 它们共同构成了可能性而不是现实性。文艺复兴的艺术偏向与人文主义思潮也是如此, 两者的耦合完全是由于两者的“技术代码”产生了交集。无论是经济还是艺术, 都属于西方文明的范畴, 它们作为“技术代码”共同构成了西方文明这个全集。众所周知, 西方文明区别于东方文明独有的两大艺术成就为绘画与雕塑。绘画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还未出现, 只有墙上的镶嵌画, 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才出现并盛行纸本油画。古希腊与古罗马时期就已经盛行了雕塑艺术, 雕塑的主要对象是人, 特别是裸体的人。因为西方文明认为人体是一种完善的美的存在, 是神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出来的, 艺术家的本能就是把这种美忠实地记录下来。即使雕塑对象是神, 也要参照人的形象来创造, 比如维纳斯、雅典娜、天主教会的圣女、法国人心中的自由女神等。对比同时代的中国雕塑, 比如兵马俑, 千人一面, 差别不大。中国雕塑除了不注重写实之外, 还大都比例失调。真正使中国雕塑艺术发展起来的是佛像, 佛像源于印度的雕塑, 而印度又是借鉴希腊的雕塑技巧发展起来的。正因如此, 中国佛像中的释迦牟尼雕塑, 很难在中国人中找到原型。

西方的绘画与雕塑类似, 虽然很多创作对象是自然环境, 但是人像依旧是绘画的重要主题。在20世纪以毕加索、梵高等为代表的西方现代派绘画革新之前, 绘画中的人同样以写实为主。比如西方绘画中的女性形象, 主要强调女性身体丰满的曲线美, 而中国侍女画中的女性身材大都是S型, 展现一种不正常的病态美。由此可见, 不仅人文主义思潮的核心是人, 而且西方艺术中早就有关于人性的“技术代码”, 因此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偏向就是西方文明这个全集中人文主义思潮与西方艺术的交集:展现人性而不是神性, 资产阶级的利益诉求则是两者耦合的催化剂。经济利益的催化作用效果十分强大, 使得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创作达到西方前所未有的高度。其中体现的人性也是异乎寻常的突出, 尤其是在中世纪长期以神性垄断艺术创作之后。这不得不提永垂史册的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 他们的作品中将人性展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尽管几乎所有关于文艺复兴时期艺术问题的研究都会涉及这三个经典人物及其作品, 本文还是要在“技术代码”的逻辑下, 重新审视其中的艺术偏向。

二、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的艺术偏向

达芬奇不仅是西方的, 同时还是世界的艺术大师。他的著名口号:“谁不尊重生命, 谁就不配有生命”, 并充分体现在他自己的绘画作品中。知名的代表作为《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 前者不同于传统的宗教题材, 完全是以真实存在的人为绘画对象——蒙娜丽莎是达芬奇父亲的朋友的续弦妻子, 只有20多岁, 露出一种很古怪的微笑;后者虽然是宗教题材, 反映基督教教义中最重要的传说故事, 但是耶稣和十二门徒都有人物原型, 都是人类的真实写照, 而不是凭空想象。达芬奇与同时代的艺术家一样, 其作品强调艺术要表现和歌颂人的美及人的思想感情——比如《蒙娜丽莎》的传奇微笑;同时突破传统“圣像图”的画法, 用写实的绘画揭示了人性的善恶——比如《最后的晚餐》中耶稣与犹大的强烈对比。与同时代的艺术家不同, 达芬奇创造性的将解剖学、透视法和明暗转移法运用于绘画之中。达芬奇为了完美地展现人体, 曾经秘密解剖过几十具尸体, 他说:“在深夜之中, 摆弄被肢解的、剥了皮的死尸, 仅只恶臭就已经可以使人退避三舍了。” (1) 正是达芬奇对人体本身结构的深刻认识, 才使得他的绘画技法推陈出新。仍以《最后的晚餐》为例, 透视法的运用使得整个画面严整、均衡, 而富于变化, 无论从构思的完美、情节的紧凑, 人物形象的典型塑造以及表现手法的纯熟上都堪称达·芬奇艺术的代表。在他神笔下的明暗转移法, 使得耶稣基督的正大光明, 门徒的忠诚与叛徒的阴险形成了鲜明对照, 展示了艺术家对正义力量的颂扬和对叛徒的谴责。

与达芬奇一样, 米开朗基罗为了艺术创作也曾秘密解剖过三十多具尸体。在艺术创作中, 解剖学、透视法和明暗转移法等同样被米开朗基罗采用。与当时其他的艺术家相比, 他的艺术特点十分明显, 那就是完全专注于人体。他的艺术作品体现了人物的思想、意志和精神气质, 具有英雄主义气概, 被誉为“市民英雄的创造者”。以其经典的雕刻代表作《大卫》为例, 展现了一个裸体的男青年, 举着一个抛石器, 时刻准备去打仗。大卫雕像的原型是以色列的开国之君大卫王, 被米开朗基罗以裸体形式完全写实地雕塑出来。大卫像的姿势与雕刻出的骨骼、肌肉外观完全吻合, 其他代表作《摩西》《哀悼基督》等作品中人物衣服的褶皱都被惟妙惟肖地雕刻出来。虽然艺术创作对象是宗教人物, 但是这种对人体的专注, 完全体现出人性而不是神性。对比中国庙宇中的圣人雕像, 比如孔子、岳飞、关羽等人, 虽然艺术创作对象是人, 但是偏向于体现神性。像岳庙中的岳飞蜡像, 除了雕塑技巧不可与米开朗基罗同日而语外, 岳飞大义凛然的气势, 给予文官不爱钱, 武将不怕死, 精忠报国等诸多近乎神的感受。米开朗基罗不仅雕塑专注于人体, 而且在绘画中也充分通过人体体现人性。如其为西斯廷礼拜堂所绘制的著名的祭坛画《最后的审判》中, 从赞美诗《最后的审判日》以及《神曲》的《地狱篇》中汲取灵感, 将其中的基督教人物重新以真实的人体进行诠释。《最后的审判》是一副天顶画, 每个人物都是裸体的, 与人类无异。米开朗基罗的雕塑技艺在绘画中展现无遗, 充分赋予了基督和圣母性格分明的人物表情。作为审判者的基督不再是宗教教义中高不可攀的神灵, 而被表现成一位行动果决、维护正义的英雄人物, 他正以无上的权威裁决众生, 雄健的肌肉、坚毅的面庞以及高扬的手臂, 宛如一位法官正准备下达他最严苛的判决。

画风柔美的拉斐尔与前面两位不同, 其最擅长绘画圣母形象。他的名作《西斯廷圣母》, 充分体现出母性对神性的美学颠覆。拉斐尔笔下的圣母是妇女形象, 跟中世纪画的圣母像完全不同。中世纪的圣母表情沧桑, 态度坚定, 紧扣基督教的核心意义。而《西斯廷圣母》中的妇女形象完全展现出柔美的母性, 让人更加直观贴切地感受到圣母慈爱世人的怜悯之情。再看《西斯廷圣母》怀抱中的耶稣, 是一个十分可爱的婴儿形象。而在中世纪的绘画中, 圣母怀中的耶稣是长胡子的, 虽然是一个婴儿, 但是长着一张32岁的成人脸, 因为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时已经32岁了。拉斐尔用人类形象颠覆神圣形象的美学手法, 受到了宗教改革者的热烈欢迎, 以人性取代神性, 是对腐朽神权的自我改善, 其对人性的表现更能体现出基督教的普世情怀, 有利于维护信徒们信仰的忠诚。除了柔美的圣母像之外的宗教题材, 拉斐尔在他的著名代表作《雅典学院》中, 以宏大的叙述手法表达了自己对古代希腊理性精神的崇敬之情。当然这也是对当时社会理性回归的真实反映, 同样也是人们对自我价值认识的超越。这种理性反神性的题材与方法依旧是在倡导人性, 与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一样, “为了让人生活于其中的环境不仅只起象征性作用, 他们一面探求掌握全新的透视概念, 一面重新去构成物体和画面的空间, 终于使人和景的比例关系确切合理, 从幼稚可笑走向精通熟练。” (2)

三、结语

由此可见, 解剖学、透视法和明暗转移法的科学笔法, 对人体写实的充分专注, 颠覆性地表现宗教人物, 这在文艺复兴艺术三杰作品中的集中体现不是偶然的。比如达芬奇还绘制过各种机械设计图、飞行器、人体解剖图等, 这种在艺术创作中科学笔法的流露同样与人文主义思潮息息相关。拉斐尔对理性的崇拜, 展现了古希腊时代对于科学的重视, 这又全面体现在当时各个哲学家尤其是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 当时人体雕塑中自然和谐的比例关系就与几何学的发展密切相关。西方文明艺术作品中人性要素的“技术代码”一直存在, 但在中世纪被淹没在基督教的天启观念里。科学笔法、人体专注、美学颠覆表面上是大师们艺术风格的重要特征, 实际上是用西方文明人性的“技术代码”通过艺术创造去完成文艺复兴的伟大任务。

注释

1[1]沈洁.《西方文艺复兴绘画艺术中的人文精神》.淮阴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年5月 (第31卷) .

2[2]徐庆平.《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美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第5-6页.

3[1][美]安德鲁.芬伯格著, 韩连庆, 曹观法译.《技术批判理论》[M].出版社北京大学, 2005.

4[2]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金城出版社, 201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