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临床医案练习【第1803期】

 铁毛l 2023-10-05 发布于四川
今日练习

李某,男,12岁。

患者3年前摔倒碰撞头部后患眩晕,发作时天旋地转,不能起身,不敢睁眼,恶心呕吐,大便溏薄。脸色晦暗,舌苔白腻,脉象沉滑。发作过后一切如常,多方治疗不愈。

处方:___汤。三剂。(留言区写下您的答案)

服上药后,眩晕得止,效不更方续服三剂。后得知其病未再复发。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十枣汤加减

注:答案非唯一,仅供参考

上期原医案

杨某,女,56岁。

患者素来肝气郁结,常心下痛,泛酸,嘈杂,纳呆化迟;呕血,大便色黑。经某医院诊为胃溃疡,经治疗后时轻时重,但始终未痊愈。某中医以健脾法治之而乏效。

患者前日又心下痛,较往尤剧,某医以芳香理气、舒肝止痛之品治之而疼痛依然。故来就诊。

通过问诊得知,痛时脘腹上下攻窜,疼痛剧烈,呕吐,吐后痛可暂缓,肠间有水声沥沥,3日未大便。按其腹,心下痛而手不可近。面色晦暗,憔悴浮肿,目眶黑如烟熏,舌苔黄厚腻。脉沉滑有力。

至此益信痰饮无疑,即《金匮要略》之留饮也。《医学正传》云:“自郁成积,自积成痰,痰火煎熬,血亦妄行,痰血相杂,妨碍升降,故胃脘疼痛,吞酸嗳气,嘈杂恶心。”所述与本案契合不二。

故宜大张讨伐,攻逐饮邪,以缓其痛。以其三日不便,且无痛利反快之状,故不用《金匮》甘遂半夏汤而投十枣汤加味。

处方:

甘遂6g,大戟6g,芫花6g,川军10g,黄柏6g,白术15g,大枣10枚,一剂。

病家持方买药,某院医师、药师均谓处方峻猛,误服凶危立见。病家疑虑难决,鉴于剧痛不止,苦于更无良法,勉强服之。一时许,腹痛益甚,居家惊慌失措,派人来询,余谓药病相争,岂能不痛,稍顷便停。又约半时,暴泻水便数行,疼痛果止。后拟小柴胡汤合二陈汤善后。

按语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云:“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今肝郁脾伤,痰饮遂成,留积心下,上逆造反,故见腹痛、呕吐等症象。

此案本于肝郁脾伤,标在留饮为患。急则治其标,故用遂、戟、芫峻剂攻下,川军、黄柏以去积热,白术、大枣甘温护胃,药少而力专也。

十枣汤加川军、黄柏、白术名小胃丹,系《丹溪心法》治热痰、湿痰之方。大凡峻烈之品,奏效多速,畏而不用,岂非因噎废食。投时固须方证相吻,慎之再慎也。


学习经典

《伤寒论》第152条: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浆浆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呕即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责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