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天生“福将”,一生吃喝玩乐,却躺赢成共和国开国功臣

 茂林之家 2023-10-05 发布于湖南

前言:

两个亲哥都是国军大将,可他不仅给毛主席送军火,还亲自护送周总理出城。

偏偏蒋介石知道后也没办法,还要求着他去上海享受生活。

而他在上海当卧底暴露后,日军总指挥还亲自给他建电台。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可生逢乱世... ...这小子的命为啥这么好?

主席的坏学生

1906年10月10日,唐生明出生于湖南省东安县一个名门望族之家。

他的父亲曾任湘省盐务领导、实业司大佬,有“唐半城”的绰号,意思是长沙城里一半产业都属于唐家。

他的大哥唐生智是北伐名将,担任过湖南省主席。

可以说,唐生明一出生就注定是赢在起跑线的精英人生。

可这位出身显赫的小公子,性格却十分顽劣。

他经常逃学不读书,整天和一帮兄弟混在一起吃喝玩乐。唐生智对这个不学无术的弟弟头痛不已,四处求教如何管教他。

终于,唐生智找到了一个让唐生明安分下来的人——年仅27岁的毛泽东。

毛泽东当时任教于长沙第一师范附属小学,是个小有名气的青年教师。唐生智把唐生明托付给他后,毛泽东便整整管教了唐生明一年多时间。

为了方便教导,毛泽东还和唐生明住在同一间宿舍里。据毛泽东的回忆,唐生明睡觉经常踢被子,每次都是毛泽东亲自为他盖被子。

“起初唐生明的大哥唐生智去找我,他想叫唐生明到我们学校来读书。”

毛泽东后来回忆道:“我想了想就同意了,他还想希望我可以每天花两个钟头,在晚自习后给唐生明单独辅导。”

于是,唐生明开始在毛泽东这里接受教育。

刚开始几天,他还是我行我素,对“少壮不努力”的毛老师颇有微词。但渐渐地,他发现这个看似文弱的老师并不好对付。

“我原以为年轻的毛老师好欺负,谁知他身手敏捷,而且逻辑严谨,辩论从未落过下风。”

唐生明说:“有一次,我跟几个朋友打算整蛊他,结果被他利用我们之间的矛盾反将一军。”

在毛泽东一年多的悉心呵护下,原本无法无天的唐生明逐渐收敛起脾气,开始认真学习知识。

他也逐渐对这个脾气温和但内心坚定的老师产生了敬重之情。

将军的好哥们儿

1926年,正值北伐战争之时,唐生智率部加入国民革命军,担任北伐军第八军军长。

唐生明也跟着进了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在这里,他认识了后来的好兄弟陈赓。两人都是爱玩爱闹的主,很快就成了好哥们。

“我第一次见到唐生明,是在黄埔军校的操场上。”

陈赓后来回忆说:“这个骄傲的少爷几乎不和我们这些平民学生来往,直到有一次他一个人被几个人围攻,我赶去解围,才跟他熟络起来。”

原来,有几个别有用心的学生故意惹唐生明生气,引他打架,然后围攻欺负他。

陈赓识破他们的诡计,挺身而出,帮助唐生明赶跑了这些人。

“从那以后,我们就成了朋友。”陈赓说。

由于唐生明的特殊身份,陈赓当连长时,唐生明是他名义上的勤务兵,但实际上唐生明根本不用做勤务,学校里没人敢命令他。唐生明和陈赓经常一起外出游玩。

有一次唐生明“借用”了蒋校长的私人游艇出去兜风,被人发现告状。

陈赓笑着回忆:“老蒋找我问是谁干的,我只好认下这个罪。结果他只是叮嘱我以后要多'看管’唐生明,千万不能出事。这下我和唐生明可是脱不了关系了。”

1927年,蒋校长发动政变,背叛国共合作,大肆铲除我党的人员。

这时,唐生明暗中协助许多共产党人安全转移,没有让毛泽东、陈赓等老朋友受到害。

“ 1927年四月事变的时候,我差点丢了小命。”

陈赓说:“多亏唐生明冒险警告我提前逃脱,不然我早就被乱刀砍死了,正是唐生明帮我躲过一劫。后来我在上海养伤,需要大笔医药费,也是唐生明出了钱。”

同年秋,毛泽东在秋后计划起事,急需武器支援。

唐生明二话不说,带人直接把一个营的军火送到了老师手中。事后蒋介石虽然上火,但也只能嘴上说说,没有真追究唐生明的责任。

特务头子的知己

1934年,唐生明到上海吃喝玩乐。

这里是他最嗜好的游乐场,舞女、酒色、赌博应有尽有。在这里,他结识了后来的终身伴侣、电影明星徐来。

还有另一个重要朋友,则是戴笠。

戴笠是军统局长,权倾一时,但他和唐生明私交甚笃,两人经常聚会畅饮,关系密不可分。每当唐生明在上海惹是生非,戴笠都会派心腹帮他解决。

“我和戴笠可以说是知己好友。”

唐生明说:“我们无话不谈,平时聚会就是吃喝玩乐,从不提工作上的事。

有一次我闹了点乌龙,被人恐吓要500块钱,戴笠立刻派人开着警车来'解救’我,虽然我自己根本用不着那个钱,但戴笠的义气让我感动。”

1938年,唐生明任湖南常德警备司令。

一天,他突然亲自站在检查站迎接一辆汽车,然后护车护送这辆车安全通过,他接送的正是周恩来。

“那天我接到老朋友的消息,说周先生需要经过我们辖区,想请我照应一下。”

唐生明回忆道:“我二话不说就同意了。周先生当年是我们的主任,我必须尽一点心意。于是我亲自去检查站等他,然后开车护送他离开。我还打电话告诉沅陵检查站,一定放行周先生的车辆。”

唐生明这样做纯粹是出于朋友义气,但特务把事情报告给戴笠后,戴笠对此并无怪罪。

因为他太了解唐生明的个性,唐生明从不分蓝红,只分朋友和敌人。

伪政府的卧底

然而,手里的小小兵权还没玩明白,唐生明就接到一份关键电报。

电报来自戴笠,让唐生明赶紧赶赴重庆,有重要任务相商。原来,蒋介石决定派唐生明潜伏到汪精卫政权进行卧底情报工作。

之所以选择唐生明,是因为他和汪精卫等人私交甚笃,而且唐生明这个纨绔子弟去投奔汪精卫也不会让人觉得奇怪。

“收到戴笠的电报,我起初还很疑惑。”

唐生明回忆道:

“我一个文职人员,不会打仗不会指挥,凭什么去干这种高难度的卧底工作?但转念一想,上海是我最熟悉和喜爱的地方,去那里发展也不错。再者,任务是校长亲自交给我的,我必须全力以赴。”

经过深思熟虑,唐生明决定接受这项任务,前往重庆面见蒋校长。

1940年,唐生明带着家人来到上海。

他先后见到汪精卫和日本特务头子李士群,自称厌倦后方生活,来上海寻欢作乐。汪精卫等人起初对他有所猜疑,但很快相信了他的说法。

“我和汪精卫打过许多交道,但这次见面还是有些尴尬。”

唐生明说:“好在我沉着应对,汪精卫很快就相信我是发自真心来投奔他的。后来我经常去拜访汪精卫,表面上谈笑风生,暗地里却在密切观察他们的动向。”

在上海,唐生明表面纸醉金迷,实际暗中收集汪精卫政权的情报。他还巧妙利用关系,使汪某手下产生分歧,乃至反目。

“我发现李士群渴望权力,就设法让他认为我会帮他对付周佛海。”

唐生明说:“比如在饭局上当着李士群的面,我会推辞周佛海的职位邀请,使李士群误会我与他站在一边。但仅仅挑拨离间是不够的,我还会传些谣言,让两人互不信任。”

当唐生明的身份暴露后,日军头目还误认为他是蒋介石的特使,对他礼遇有加,甚至主动资助他开展“工作”。

“日本人找我谈话时非常慎重,像是在跟一个外交大使打交道。”

唐生明笑道:“他们夸奖我忠于校长,要全力支持我的工作,我都一一应允下来。其实我内心乐开了花,竟然骗过了日本人的眼线,可见他们虽刁钻但也有先入为主的盲区。”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唐生明的任务也顺利完成。

不过,蒋介石不希望承认唐生明的努力,一度否认他的卧底身份。在唐生明再三争取下,国民政府才为他正名,承认他为国效力。

“战争结束后我回到重庆,原想汇报工作,没想到蒋校长不愿意承认我的任务。”

唐生明说:“我只得找戴笠帮忙,通过他传话,蒋校长这才勉强同意为我平反。我理解校长的难处,但还是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被肯定。”

1949年,唐生明起义投共,在解放军担任副司令职务。改革开放后,他积极为祖国建设出力,一直到1987年去世。

结语

评价唐生明,许多人只看到他浮夸的生活作风,而忽视了他传奇的经历。

的确,他酷爱吃喝嫖赌,和腐败分子混迹一起。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矛盾面前,他的立场始终坚定。在重大是非前,他的判断从未出错。

可以说,正是唐生明这种特立独行的个性,让他能在复杂环境中左右逢源,成就难得的事业。

“我并不觉得我有什么了不起的功劳,只是尽我所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唐生明谦虚地说。

一个人如果没有些奇特之处,又如何能在那个乱世中脱颖而出,成就不凡事业呢?

正如古人所言:“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成功之道,必繁于简。”

唐生明以他独特的个性和方式,谱写出了传奇一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