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永远不要对孩子失望

 书虸 2023-10-05 发布于山东

小村(dxcn916):有趣、有味,文艺的、思想的

图片

永远不要对孩子失望

作者 | 丁小村

主播 | 米  阳



孔子给自己写的简历就几句话: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两千多年,就一个孔子,他当然是人类之中最优秀的人之一。我辈自然不能跟孔子比,在他发奋求道的年龄,我自己还是个孩子,懵懂无知、不知道自己将来想要做些什么。

在三十岁的时候,孔子已经确定了自己的思想方向、治学目标、人生大道,我在这个年龄才勉强知道学习求道对于人生有什么意义。我感觉我和孔子比,浪费了将近二十年时光。

图片
有时候他对一切都是迷茫的,需要大人的世界来给他解答

这样反思的结果是,我会用一种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孩子和学生。

我喜欢我的所有学生都像班上最优秀的那几个,由于有优秀孩子做标杆,别的孩子在我眼中,个个都是一身毛病,恨铁不成钢。

由于有优秀孩子做标杆,我觉得自己的孩子不理想,恨不得放回去去重新生一次。

后来,我明白我的想法很过分,几近病态。 

◇◇◇

你的眼神决定孩子的眼神

你用什么样的眼神看待世界,决定了孩子用什么样的眼神看待世界。

我在大学毕业的时候去高中教语文,我见到一个特别的孩子。在老师眼中,学生就是孩子,尽管我那时候比他们大不了几岁。

这个孩子是一个让班主任十分憎恶的学生——因为他喜欢跟老师唱反调,说些不同意见,而这些不同意见在老师看来,又是十分幼稚无理的。

因为喜欢跟老师唱反调,科任老师会给班主任经常告状,班主任会经常训斥他——结果,他的情绪也产生了抗拒性,不管班主任说什么,对他来说都是对牛弹琴,他毫不理会,几乎是用蔑视的眼神和嘲弄的情绪去回报他的班主任和别的科任教师。

图片
他们将来是良善还是凶暴,取决于今天的大人世界是良善还是凶暴

他对我的尊重,来自于我对他的表扬。我的表扬也是真实的:他写作文的语言很好,生动有趣;有时候会表达一些与众不同的观点,虽然值得商榷。我甚至觉得他有些写作才能,所以我对他有几分另眼相看。

他尊敬我,把我当成了亲近的朋友。有一次他甚至邀请我去他家玩,同时被他邀请是他在班上唯一的一位好朋友。我们去钓鱼,几乎是他一个人包办了所有的事儿,我们在一个风景秀丽的山塘边钓了大半天鱼,一个鱼也没钓到。但是这俩学生跟我讲了很多事儿。作为一个刚入行的教师,他们所说的一切都让我十分惊奇。比如他们对老师的看法,对同学的了解,对功课和世事的认识。

这时候我才知道,他们并不是要跟老师作对,他们只是因为对老师看不惯。

他们为什么对老师看不惯,因为老师对他们也看不惯。

作为一个教师,我明白了,你用什么样的眼神去看他们,他们就会以什么样的眼神来回报你:你讨厌他们,他们也同样讨厌你;你鄙弃他们,他们会用同样的鄙弃回报你;好吧,你不喜欢某个孩子,可能与此同时他也一样的不喜欢你。

这有些残酷,但这是事实。后来,这位被班主任厌憎的孩子,考上了大学,毕业后他工作很好,当了单位的主管,跟我联系,说还要上学,去考研究生。一个青年人,在已经有了一份不菲的收入之后,还要想去上学,证明他已经像孔子一样,是真心想学习了:志于学。人生问道求学,是因为不满足,未必是一种世俗功利需要,这证明一个人真正成人了。   

◇◇◇

你的世界就是孩子的世界

当我有了自己的孩子,我脑子里的坏念头时常冒出来:我会自觉地用我曾经教过的优秀孩子,来要求我自己的孩子。那些孩子给一个教师的记忆何等深刻:懂礼貌、爱学习、成绩优秀、自觉性强……数一数这些优秀的品质,对照自己的孩子,往往觉得这孩子一身毛病,永远不能让自己满意,更甭说骄傲了。

突然在有一天,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世界上曾经有过一个老师,他好像从来没觉得自己的学生有差的。

这个老师是孔子。在那么多学生中,只有一个孩子被他严厉批评过,这个孩子叫宰我:因为他口才好,但是人很懒散。孔子对所有学生都有好评,唯独不喜欢夸夸其谈但不去做实事的学生,比如宰我。相比于那么多的学生来说,一个宰我算不了什么了,他的毛病反倒成为一份教材,可供别的学生参照。

这可能是孔子作老师的秘诀。两年多年来,他被称为“万世师表”,这份荣誉十分的高。

图片

不要让他们充当给自己“提灯的人”

孔子并不是名校的教师,不是清华北大教授,也不是名牌中学的特级教师,他充其量就是建立了一个民办学校,自己身兼校长、老师、生活管理员。

他不能挑学生,穷富都可以来求学,有一天有个孩子慕名来请教他,他也客客气气对待,请人家进来给人家谈话。他的学生没有通过分数竞争,不需要划分三六九等,只要愿意学习的,他一律收揽过来。

做老师做父母,做到孔子这样,大概就算是真的优秀了——有优秀的老师和父母,才可能有优秀的孩子。你的世界就是孩子的世界。

反过来说,孩子的所有问题,都是大人的世界给他们的。

当孩子们出了问题,你可以愤怒,可以憎恶,但你必须承认,你交给孩子怎样的一个世界,是首先你自己建立了这么一个世界。这也是很残酷的事实。

自私的大人,必然造就一代自私的孩子。凶暴的社会,必然造就新一代凶暴的民众。道德堕落的社会,必然让孩子堕落到一个低下的道德环境。 

◇◇◇

善待我们的孩子就是善待我们的未来

有一天我被邀请到一所学校,给孩子们做一个讲座。我的身份不是教师,我被主持人介绍为诗人、作家。我觉得这堂讲座十分难,因为我不知道该给孩子们讲些什么,他们学业竞争如此激烈,他们每天面临的是分数的你强我弱,是名校的名额抢夺。我觉得我在这儿给孩子们讲文学,纯粹是浪费他们的宝贵时间。

我突然想起了孔子说过的话:小子可以学诗。

好吧,我还得跟孩子们讲讲诗歌。

讲到中间,我给孩子出了一个互动作业,一个作文题目:《给李白一个停电的夜晚》。我说,这个作文没有要求,你们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写出什么就是什么。

讲座结束之后,一个孩子给我交来一张纸,让我看,写的是一首诗歌。我看了很满意:这堂讲座是成功的——

我把一个安静的夜晚还给了他们——这个夜晚没有没有课堂作业、没有课外补习、没有名校竞争、没有老师和家长的谈话……这是属于李白的夜晚,一个停电的夜晚,世界十分安静,一群小鸟在枝头上栖息、几只虫子在草丛中鸣叫、一轮明月在天空,照耀着各种生命的梦境……

图片

爱迪生在小学曾经被视为“低能儿”,后来他成为发明大王

过了两年,我和几个朋友在一个饭馆吃饭,突然邻桌走过来一个女孩子,十分懂礼地给跟我打招呼:丁老师,你是丁老师,我听过你给我们讲课的,《给李白一个停电的夜晚》,我还记得。这孩子跟我同桌的朋友们都恭恭敬敬打个招呼问个好,大家都称赞不已,说一个读初三的女孩,真是大方有礼,是个优秀的孩子。

但我最意外的是,一个孩子会记住一份作业,那只不过是我即兴布置的一道课堂作业。但是这个作业本身是美好的,因为我叫他们尝试去寻找世界:一个美丽而诗意的世界,也正是我们如今这个世界正在消失的。也许这只是一个诗意的梦幻,但它如果能在孩子们的心中发芽,那他们的世界会变得美好一些。

世界是这么改变的。从大人到孩子,从心到心。

善待我们的孩子,也等于善待将来的世界——在毕业季和考试季,写下此篇,献给所有的父母、教师、成年人和我们的孩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