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魅力太行 · 河北邢台 ‖ 村里的牛倌儿

 魅力太行公众号 2023-10-05 发布于河北

文/乐年

在我小时候,村里还是生产队时期,人们的生产力相当落后,无论种地还是拉粪,拉庄稼,还是碾米碾面处处都离不开牛的力量。

于是,在我们那个仅有三十来户的小山村,竟然有七八十头牛哩!随着牛的增多,外地的牛倌儿也就相继地走进我们村,挥起了牛鞭,在我们村做这个放牛的营生。

自此,每天早上街里便传来几声悠长的“”赶——牛——喽——”,每天傍晚从村外传来“拴——牛——喽——”的吆喝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吆喝声响彻在村人的耳畔。

尽管四十多年的光阴悠然过去,如今的村子里再难以觅得着一头牛的身影,可是关于那些放牛倌的故事仍然在乡亲们的口中津津乐道着.......

守  常

守常,山西和顺人。

那时候,他约有四十来岁的年纪,虽然年纪不算太大,可是额头上已有几道深深的皱纹。细长的眼睛,长脸颊,高挑的身材。

尽管已四十来岁还没成上家,可是他每天总是开心得很,笑声朗朗。

由于他的性格外向,所以村里的老人、孩子都喜欢和他在一起。

他在村里放牛的日子里,每当倦鸟归林,牛儿下山的傍晚时分,只要从村外传来守常那宏亮的吆喝声“”拴——牛——啦——”,我和一帮流着鼻涕的小伙伴,总会高举起手帕或纸张,冲出村子外。

“守常叔叔,给我叠一个小兔子呗!”

“守常叔叔,给我叠一个小狐狸呗!”

“守常叔叔,给我折叠一个老鼠呗!”

“好!好!不要争,不要争。一个一个轮流着给你们叠。”他一边笑着对我们说道,一边将放牛棍儿往腋下一夹,然后往路旁边一蹲,接过我们的手帕或纸张,就专心地折叠起来。

此时,落日的余晖,静静地照耀在他的身上,好像给他披上一层金色的光芒。

我们这帮小顽童,一个个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他那双手。他的手指不同于别的男人那样又粗又短,不仅又细又长,而且白晰极了,如同妇人的纤纤玉指。

转眼,他的手里的手帕,变成一只栩栩如生的小狐狸。小狐狸可爱极了,胖乎乎的,扎煞着两只小耳朵,对了,还有一条向上高高翘起的小尾巴哩!

“真好看!真好看!”这些可爱的手工艺品,顿时让我们欢呼雀跃爱不释手。

守常不同于别的牛倌儿年年专心地在一个村子放牛。他呢,总是这一年放牛,而下一年呢,则到另外一个村子放羊了。

因此,每当过年之后,村里人为防备他离去,迟迟不肯给他结上一年的工资。

可是,往往没有等结完帐,他却会在一个夜深人静的时候,背上铺盖卷,溜之乎也。这,总是让人哭笑不得。

“唉,守常要有个老婆管着,就好了!”每逢此时,人们不得不叹息地道。不过,过不了两三年,他在别的村子待烦了,又会回到我们村子的。

“拴----牛----喽”嘹亮的吆喝声,依然如昨。脸上依旧挂满笑意,依旧笑声朗朗。

人们都说,山西人喜欢扭秧歌,人们常逗他扭上一段,还别的说,守常还是个扭秧歌的好手哩!

记得有一年元宵节的晚上,已经到邻村去放羊的守常,被我们村里人盛情相邀,他不忘旧情,特意来到我们村子,为我们扭了一场逗人开心的秧歌舞。

元宵那天晚上,放罢烟火。在震天动地的锣鼓声的奏鸣下。他出场了。这晚,守常扮演的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老蛮婆。

瞧,头上罩着假发(假发是一团白麻)。脑后一个碗大般的老年籫。当他走起路时,那个麻籫就颤巍巍地抖动起来。

在灯节的月光下,无论他的白发还是那个硕大的麻籫,竟白得是那样耀眼夺目。

额头上,鼻子上都用彩笔化上了妆。身上是件不知从哪里借来的老年女式褂子。褂子是那种斜开襟式的,闪着光泽的钮扣从腰间曲蜒而上,一直延伸到右胳膊的腋下。他的左手挥着个黄澄澄的笤帚,右手挥着一把圆圆的蒲扇。

“哈哈!”“哈哈!”顿时,人们被他这身装扮逗得开心大笑。

“咚咚腔,咚咚腔”随着锣鼓的节奏,他扭起来了,忽左忽右,忽前忽后,手里的扇子及笤帚也随着锣鼓的节奏点被他随之挥动着。

此时,他的眼神是顾盼流离,宛如一个明角,神采飞扬极了。他的翩翩起舞,搔首弄姿吸引了全村人的目光,人们都忘情地跟着他的脚步往前挪动着,把他紧紧地包围着......

那晚,他扭到很晚,很晚.......

时光真快,守常离开我们村子回到山西已数十个年头了。如果他还健在的话,已有八十高龄了。

不知他现在还是那样的笑声朗朗么?不知他现在是否还能扭得动秧歌么?

油  生

油生,南石门镇崔路村人。一辈子光棍一条,从没有成过家。

最后一次碰见他,是个秋阳高照的上午。

那天,我从外地打工回家,当经过我们村后的一条小山沟时,看见前面的半山坡上走着一个老人。

他头发斑白,赤裸着上身,腰身佝偻着。我紧走几步,追上了这个老人。当他抬起头时,我一下子让出了他,这不是油生么?

圆脑袋,圆脸庞,圆肚皮。只不过眼神,有些混浊,脸上的皱纹,也比往昔深得更加厉害。腰也弯了,弯得如一张弓。

此时,他的装束依旧,腋下仍然夹着一捆柴禾,在七长八短的柴禾里,依旧裹着他的那双旧鞋。

他下身着一条黑色裤子,因为裤子肥大,所以使他的脚步愈加蹒跚。

由于裤腿挽起,露出的两截小腿及一对赤裸的脚板,在这片寂静的山野,是那样的引人注目。

他望了我一眼后,又倾下头赶路了。显然他没有认出我。

离开他,继续奔走在回村的路途之际,关于他的前尘往事不由得浮上我的心头。

油生在我们村子放牛时,大约刚五十来岁。古铜色的脸,健硕的身躯。一年四季,身上仅穿着一条单裤的样子,在我们那个小山村,总是让人为他感到十分诧异。

他性格有些孤僻,不爱跟人讲话,不爱跟村人待在一起。

即使每天傍晚,当通知下一户人家第二天要给他做饭了,他只是将当天从山上拾的柴,往这户人家的大门口一放,转身默不作声地离开去。

日子久了,人们每当从地里回来,当远远望见那捆倚墙而立的柴捆,也就明白,明天该给他做饭了。

他有个良好的习惯,到主人家里吃饭,向来都是自备碗筷。他的碗很大,如同一个锅盔,硕大无比。

每当从主人家里,他手端饭碗,筷扎窝头,埋着头走向街头时,总会引来我们一帮小孩子紧紧相随。

他的胃口很好,无论吃什么都是席卷残云一般;尤其当碰到他最喜欢吃的红薯面饸络时,他那种神色飞扬,眼神明亮.,席卷残云的场景愈加得壮观,更是让村里的大人,小孩子为之驻足而立。

村里人常有这样一种讲法:“草包大肚皮。”不过,油生虽然是个大肚汉子,可是他却是个十分兢业的汉子。

为了让牛吃饱肚子,尽管那个年代,山路崎岖难行,可总也挡不住他那踟蹰的脚步。每天,吃过早饭,就立即赶着一大群牛出了村子。

不惜脚力地赶着牛群,翻过一架山又一架山,去寻找草场丰沛的山谷。


因此,每天傍晚,从山上归来,牛儿们的肚子一个个都高高腆起,如同一面面大鼓,向村人炫耀着他一天的功绩。

可能在山上放牛太过劳累,饭后,在浓浓的暮色掩盖下。油生经常会来到村后的山谷里,找个小池塘美美地泡泡身子,搓搓身上的汗渍。

一个小时后,为将后背上的圬洉彻底清理干净,他会一丝不挂地攀登到旁边的山冈顶上,然后仰面而躺,由山顶向山谷里滑。

日子久了,那面坡被他滑得寸草不生,光可照人。这,也算是他让人忍俊不已的事儿吧!

后来,由于年岁太大,再也放不动牛,他没有回他的老家。而是住在距我们村子大约四里地外的一个村子。据说,那个村子有他的一个义子,他的晚年就一直住在那个村子。

与他最后一次相逢后过了没有几年,听村里人讲,他去世了。埋殡完他的送葬队伍回的路上时,天空忽然下起倾盆大雨,致使人们寸步难行,甚至连那辆用作运送棺材的架子车也被雨水冲进了河里。

哦!这也许是上苍也在为他这个勤俭一生的老人的离去,而泪雨滂沱吧!(待续)

作者乐年,原名孔建军。出生于一九七六年,自幼喜欢读文学书籍。曾有小说,散文发表于巜邢台日报》,《牛城晚报》等媒体。

注:图片与文字无关!

好文推荐

魅力太行之山民情怀(一)——又是柿子采摘季

魅力太行之山民情怀(二)——结霜柿饼巧加工

魅力太行之山民情怀(三)——情深意厚红柿子

魅力太行之山民情怀(四)——酸枣情节

魅力太行之山民情怀(五)——我的家乡我的河

魅力太行之山民情怀(六)——亲亲家乡亲亲水

魅力太行之山民情怀(七)——我的核桃树

魅力太行之山民情怀(八)——家乡的板栗

魅力太行之山民情怀(九)——秋到太行说酸枣

魅力太行之山民情怀(十)——邢西山里掰玉茭

魅力太行之山民情怀(11)——小雪到来挖菜窖

魅力太行之山民情怀(12)——家有大瓮度岁月

魅力太行之山民情怀(13)——情真意切话漤柿

魅力太行之山民情怀(14)——圆圆蔓菁味道鲜

魅力太行之——邢台北良舍如意桥的美丽风光

魅力太行之——邯郸画家村游记

魅力太行之——山环水绕内阳村

魅力太行之——邢台古堡石楼鱼林沟

魅力太行之——邢台石楼大院菜树沟

魅力太行之——峡谷群口天明关

您看此文用.秒,转发只需1秒呦
点击下方“在看”,给我鼓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