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24 “居不客”解

 阳谷人说论语 2023-10-05 发布于山东

结合上句,就寝时身体不能像坐尸般直挺不动,可知,此章孔子是在讲就寝与居家的行为,即睡姿要有变化,而居家时也不能拘谨而不放松。

论语中“居”字共出现了三十次,意义众多,“居住、处于”的意义应用得更多一些,所以在这里我们可以理解成孔子在家的时候。《论语・述而》中提到“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就是说“孔子在家闲居时,是很简洁的,很合乐而舒展的。”可见古人在家的时候比较放松,也不会像见宾客或做宾客时那样坐着,因此可以把“居不客”理解成不像见宾客或做宾客时那样拘谨。
“客”字依《说文》,寄也。段注:“字从各,异词也。故自此托彼曰客,引申之曰宾客。”在《论语》一书中不算“居不客”,“客”字共出现了两次,分别是“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公冶长篇)、“仲叔圉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宪问篇)。这两个“客”字都与“宾”字连用表示“宾客、客人”的意思。可见,若“客”字用在“居不客”这句中,也应理解为“客人”之义,即平日居家不能拘束如客。
“寝”与“居”都是指人们的某个具体的行为动作或状态,而“尸”与“客”都是名词,但用在了否定词“不”的后面时都起到了名词作状语的作用,理解成“像……一样”。这种表达方式与上文所举的“食不言,寝不语”的例子更相似,上下句的每个字也都起到了相同的作用,而使句子相对称。
段玉裁曰:“'居不客’,嫌主之类于宾也。”清代臧玉琳也说:“'居不客’,言居家不以客礼自处。”可见,释“居不客”为居家之时不能拘束如客,是古人早已就有的见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