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变“毒药”,短短几个小时致死!提醒:5种中药别拿来当补品

 文库asd 2023-10-06 发布于俄罗斯
中药变“毒药”,短短几个小时致死!提醒:5种中药别拿来当补品

陈女士今年50岁,她的女儿是药学专业的研究生,为了更了解女儿所学习的领域,对于药物相关的知识,她总是格外感兴趣,也会经常问女儿一些药物相关的问题。自己的妈妈如此好学,小陈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也更加刻苦,她可不希望被妈妈的问题给难倒!

这天傍晚,陈女士照例去了广场,却看见自己的几个姐妹围成一圈,似乎是在讨论什么!

她平时也是一个酷爱八卦的人,凭借着敏锐的嗅觉,她料定姐妹们一定在讨论一个震惊的八卦。不作犹豫,她立马走进小圈子问道:“这是发生什么了?这么神神秘秘的!”

中药变“毒药”,短短几个小时致死!提醒:5种中药别拿来当补品

刘大姐当然明白她的心理,故作神秘道:“出大事了!”

陈女士知道刘大姐也是藏不住话的性格,就收敛了表情,一副不在乎的样子。果然刘大姐忍不住了,对她说道:“你知道吗?就隔壁小区的一个老头,好像也就六七十岁吧,平时老捣鼓中药啥的,说是给自己养生,那家伙就跟一日三餐似的顿顿不落。之前倒也没啥事,结果就昨晚,听说刚开始是感觉到头晕恶心,过一会就晕倒了!好在是他跟老张约好要出门,老张半天等不到人,拿备用钥匙开了门才发现,刚送急救车上!给老张吓够呛!”

中药变“毒药”,短短几个小时致死!提醒:5种中药别拿来当补品

陈女士听到也是大吃一惊,按说比起西药,中药是温和的补药,一般毒副作用什么的,也是很小,治病效果远大于毒副作用,这情况,估计是接触了毒性大的了,而且人又上了年纪,估计身体也经不住他这么吃!

但具体是怎么一回事,还真不知道,她打算回家就找女儿取取经,多了解一点,可不能因为无知把生命给葬送了!

陈女士是个急性子,一分钟都等不了,立马就拨通了女儿的电话,把刘大姐讲给她的故事再给女儿讲了一遍,然后说道:“你说他这是怎么回事呢?是吃药量吃多了还是什么原因呀?这搞得我也怪紧张的,我前两天还想着去配点中药补补身体呢!”

中药变“毒药”,短短几个小时致死!提醒:5种中药别拿来当补品

小陈连忙打断了妈妈的话,跟她讲道:“人家是因为什么原因晕倒的我不知道,那可能性太多了!但是这一听肯定就不对,中药再温和也是药,是药三分毒,怎么能这么天天吃啊,生病了也该听医生的话,按医生说的做!你可别想着自己学点皮毛就能给自己开药方了!中医从古至今这么多年,里面门道多着呢!何况你又没生病,没生病吃什么药呀?这都得给吃出病来,还不如你多补点营养强身健体呢!这才是根本啊!你可要知道,使用不当,中药也能变成毒药!”

陈女士一听女儿这么说,就知道自己之前想着给自己买药调理的想法有多么天真了,而且有邻居的教训在前,她可不敢再有类似的想法,忙对女儿说道:“放心吧!以后就是再多么功能神奇又温和的药材,我都绝对不随便买,都听医生安排!”

中药变“毒药”,短短几个小时致死!提醒:5种中药别拿来当补品

小陈听陈女士这么说,终于放心下来!

那么那位晕倒在家中的隔壁邻居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中药为什么会变成“毒药”呢?

原来这位老先生是因为前几天总是感觉肚子不舒服,然后感觉去医院又折腾又费钱,就在网上查看了一下他这种肚子痛可以吃什么中药。

他想着中药是温和的比较安全,于是便去药店买了'附子’自己磨成粉兑水饮用,没想到,才刚喝完一会,他的身体就开始感觉到不适了……

中药的“毒性”

在谈中药之前,我们首先来谈一下毒药。

毒药,即能危害生物体生理机能并引起死亡的药物。从药学角度来讲,它指的是针对疾病进行治疗的量与能引起中毒的量是接近的。

中药有毒吗?

中药变“毒药”,短短几个小时致死!提醒:5种中药别拿来当补品

中药大多来自天然动、植物,经过不同方法炮制,适当配比,一般很少发生毒副反应,但绝对不能认为中药无毒副作用。如果长时间、大剂量服用同一种药物,那么也可能会发生不良反应。

凡药皆可为毒药,所谓是药三分毒。我们传统的认知上,觉得西药是一个药效十分快,但会有一些毒副作用的药;对于中药,大家对中药的印象就是温和、调理、养生,长寿;这项从古至今沿袭下来的文化瑰宝独属于我们国家。中药在每个国民的心中,既是救命治病的神奇药物,也是我们的骄傲。

中药变“毒药”,短短几个小时致死!提醒:5种中药别拿来当补品

但这个认知其实是有失偏颇的。中药的确有许多神奇的作用,但这并不等同于它没有毒性。一般的中药往往会体现优秀的疗愈效果,主要是因为其作用于治疗的量远远大于毒副作用的量,因而不构成毒性,若此类药物若被滥用,也会导致毒性发作。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会导致中药毒性发作呢?

1.使用不当:药物的食用应严格遵守中医学理论,按照正确的使用方式使其发挥功效。我们都知道砒霜是致命的毒药,但若严格按照药物使用原则,不但不会中毒,还能祛痰、止哮、杀虫等功效。

中药变“毒药”,短短几个小时致死!提醒:5种中药别拿来当补品

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中成药均应以温开水吞服。沸水冲服或是煮沸后服用不但不利于药效的发挥,而且部分挥发性药物成分也会因此丧失。另外,滋补品所含的糖酵素和不少营养素很容易在高温下分解变质。

苦味中成药加糖 苦味本身也有治疗作用,比如有些健胃药靠苦味来促进消化液分泌,加糖后会降低其刺激作用。同时,药物的化学成分复杂,其中的蛋白质鞣酸可与糖起化学反应,因此加糖不但影响药效,还可能危害健康。

中药变“毒药”,短短几个小时致死!提醒:5种中药别拿来当补品

药物本身即代表着双刃剑,而如何使其达到自己的目标功效,就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慎重使用;同时还需要注意在使用偏方时,一定要寻找资深医生咨询,不可自行决断!

2.过量使用:经常有人急于求成,觉得中药见效过慢,于是自行加大药量想要快速恢复身体,然而,因为过量食用药物致使中毒的悲剧不胜枚举;即使是中成药,中毒的案例依然屡见不鲜,如更衣丸,其主要成分是芦荟和朱砂,其中朱砂为矿物类药物,适量服用可镇静促眠,过量服用则适得其反。因而,切勿自行加量,也许后果就是你难以承受的!

中药变“毒药”,短短几个小时致死!提醒:5种中药别拿来当补品

3.滥用药物:中药有成千上万种,各自都有其性质与其所针对的症状,不同体质的人,其应服用的剂量、药物都有区别;有一些人因为药物具有治疗自己某些症状的功能而贸然食用;或出于调理身体的目的,吃一些性补的药物,然而不乏一些滥用补药酿造的悲剧。曾有一则报道就是一对新婚夫妇在入洞房时服用40g红参以补身体,结果因兴奋过度而最终踏入病房……

4.中西药混用:中西药混用其实我们在临床上经常采用。但患有某些疾病的人应该注意。患有高血压的人在服用降压药时应避免服用麻黄、止咳定喘丸、麻杏石甘汤、川贝精片等中成药;糖尿病患者在服用降糖药物期间,切忌服用甘草、人参、鹿茸等中药!

中药变“毒药”,短短几个小时致死!提醒:5种中药别拿来当补品

中西药混用可能不仅不会药效叠加,反而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如含有钙、镁、铝、铁等金属离子的中药若与四环素类药物合用,就会生成不易被吸收的络合物,药效不但没有叠加,反而根本没有起作用。

同时,中西药合用还会影响药物的代谢;如精神病类药物巴比妥若与中药同服,药物在体内的半衰期会减短,疗效大打折扣;

再严重一些,可能就会产生毒性,如大量甘草和洋地黄如果合用的话会诱发洋地黄中毒,加重心衰!

中药变“毒药”,短短几个小时致死!提醒:5种中药别拿来当补品

药物所谓的'毒性’是相对而言的,正确使用才是确保其安全的重要前提!

如何合理食用中药?

1.对症下药

有一些人对中药存在错误的认识,他们会有一种看法,即一些滋补药,即使没有相应的症状,他们也会存在“有病治病,无病强身,人人可服”的看法,这是非常错误的认知。用药不对症,轻者贻误病情;重者引起中毒,甚至危及生命。我们前面有说到药物都有其特定的性质,也有其毒副作用,用以治疗特定的症状,两相结合,达到疗效最大,毒副作用最小;而若不相对应,其后果是未可知的!

中药变“毒药”,短短几个小时致死!提醒:5种中药别拿来当补品

2.注意药物配伍和药物用量

合理的药物配伍可以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从而使药物达到安全有效的效果。

3.注意掌握药物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药物的毒性是分为不同等级的,对于一些毒性大的药物,如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管理的一、二类毒性中药,如不是十分需要,不能随便使用。如一定要使用,需严格遵守药物服用的条件、温度、时间、剂量等都需要严加把控。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其后果难以预料。

同时,有些药物易引起过敏反应,如一些常见药物。云南白药、板蓝根糖浆、银翘解毒丸等,一些易过敏体质的患者使用时尤其要慎重!

中药变“毒药”,短短几个小时致死!提醒:5种中药别拿来当补品

中药贯穿历史长河,对我们所起的作用是非凡的。要想使其疗效最佳,一定要遵医嘱,察药性,不可擅自服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