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零度社团》:面对危机中的世界,还请少吃点

 耐观影 2023-10-06 发布于泰国

本文涉及剧透,请自行选择阅读;文末另附华语场刊与国际场刊评分。

在这个物质极大繁荣的世界里,我们似乎不再与饥饿为邻,但我们似乎看不到危机的存在。资本把控下的食品生产和消费体系不仅危害着地球,也危害着普通人的健康,糖尿病、肥胖症、饮食失调和过度消费。在不假思索地把食物吃下肚的时候,您有没有想过只要“少吃一口”就能拯救世界呢?

如果您感兴趣,不如加入“零度社团(Club zero)”吧。所谓“零度”就是对食物的“0”依赖,从少吃,有意识地吃,直到不吃。这听起来也许很荒谬,但也许要改变的只是你坚硬的心,但当你身边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以及一位精神导师之后,她会指引你前进。就像杰西卡豪丝娜(Jessica Hausner)戛纳展映的新片里那样。

导演: 杰西卡·豪斯纳
编剧: 杰西卡·豪斯纳 / 格拉丁·巴贾德
主演: 米娅·华希科沃斯卡 / 西瑟·巴比特·科努德森 / 萨姆·霍尔 / 卡米拉·拉瑟福德 / 阿曼达·劳伦斯 /...
类型: 剧情 / 惊悚
制片国家/地区: 奥地利 / 英国 / 德国 / 法国 / 丹麦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23-05-22(戛纳电影节)
片长: 110分钟

欧洲某处的一所私立高中最近聘请了一位富有魅力的新老师,名叫Novak女士(Mia Wasikowska 饰)。学校的学生,老师以及学生家长都说英语,只是带有一点口音。学生们身穿着统一的柠檬黄 polo衫和短裤或短裙制服,学校提供了不同的专业课程来发展他们的兴趣,比如体操和芭蕾舞。孩子们和父母过着优雅且充实的生活,面对叛逆的孩子也非常有耐心,即便是发火也只有一次。校长女士看起来十分有气魄,似乎对学校的教育十分有信心。

Novak一来到学校便向校长推销印有自己形象的健康茶,并开办营养课程——教会学生如何“有意识地吃”,简单地说就是“如何少吃”。

最初有7名学生加入了他们的课程,每个青少年都有自己的原因,只是没有人说自己只是想变瘦。相反,有人希望提高自己的运动成绩,有人要保护地球,有人想赚学分来申请奖学金,一项“伟大”的计划开始了。

克制欲望是很难的,学生们在一开始总会禁不住诱惑而“无意识”地吃下很多本不需要的食物,但Novak老师似乎无处不在,她总能在学校里锁定那个离群的羔羊,然后将它领回正途。她还鼓励学生们不要在意父母的看法,因为有些人注定无法理解伟大的事业。

逐渐地其中5个学生和Novak老师形成了一个秘密社团。他们定期聚会(上课),一起用餐(但是吃很少),并且互相监督对方有没有遵循老师的教诲(有意识地吃)。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Novak老师引导他们放弃了对“吃”与生俱来的执念,并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身体。最后,学生们学会了以“禁食”来反抗资本主义的社会规范以获得自由,觉醒的他们被Novak老师邀请加入零度社团,并在圣诞节那天和她一起达到理想的天堂(对,另一个世界)。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在观影的过程中,观众们总是爆发出阵阵笑声,也许是对于理想主义的嘲讽,和对年轻人的蔑视。这些中年群体似乎不在乎改变世界,每日饱腹便得以度日。他们哪知道,为了理想哪怕是饿肚子,就算是饿死也在所不惜的价值呢。如果没有人付出生命,这个世界怎么会从悬崖边缘把自己拉回来呢?

这些“大人”啊,就和电影里的父母亲一样,要么被事业和钱蒙蔽了双眼,从不在乎孩子;要么只会做个好人,却从不愿意真心实意地了解他们。仿佛把孩子丢给学校就可以万事大吉,小孩可以通过流水线变成合格的大人,而那个流水线的管理者呢?她对学校里那个邪教教主一般的Novak老师纵容姑息,直到家长委员会因为师生恋的嫌疑把Novak老师免职。

在您观影之前,恐怕还要提个醒,零号俱乐部可能会给您带来了一次恶心的观影体验。正如1973年的电影极乐大餐(La grande bouffe )引起的争议和轰动,大概没有太多人可以毫不动容地看一个人抠吐并吃下呕吐物的画面,也许这些镜头将使《零度社团》成为本届戛纳电影节最具争议性的影片之一。尽管如此,它还是在周一晚上的首映礼上赢得了足足五分钟的起立鼓掌。

除此之外,毫无感情的台词、诡异凌乱的配乐和奇特的东方主义元素(比如和服、旗袍和莲花)都把这部电影推向了难以理解的境地,就像导演的上一部作品小小乔一样,富于形式主义但内容模棱两可。它对于今天的热点议题,比如环境问题和过度消费问题,都没有进行细致的讨论,也没有表达任何真实的生活经验。

《零度社团》就像一部西方当代家庭寓言:有钱的家庭,操持家务的父亲,讲话温柔的父母和开明的学校,这些发达社会的符号背后隐藏着一些说不清的不安:危机近在眼前,那些“离谱”的人和想法又过于危险,明哲保身的小布尔乔亚却又要转身面对一个反抗权威的孩子,以及难以弥合的亲子关系。可能对于西方家长来说这才是危机,然而禁食可能不是个好答案。


外媒评论:

Hollywood reporter

问题在于讽刺的箭头并没有真正击中目标,因为空气中充满了过度矫揉造作和过度夸张的讽刺。可悲的是,最大的问题是年轻演员的经验不足,其中许多人是第一次在银幕上表演,并且没有得到良好的指导。他们不得不用英语来表达常常奇怪措辞的对话,有时这些对话听起来像是通过人工智能接口从德语翻译过来的。 

Variety

他们打击了消费主义。然而,事实证明,他们实际上是向消费主义屈服。消费文化的最终目的是将我们与彼此分隔开来;我们越是孤立,就越需要产品(包括食物)来连接我们。在《零度社团》中,学生们对消费主义的反抗变得极度孤立,成为将他们的身份封闭起来的一种方式。

The Guardian

当诺瓦克女士谴责过度消费和贪婪时... 嗯,不立即澄清这些观是错误的,或者将这些行为讽刺性地升级为明显怪诞的自我伤害。这是这位本来非常有才华的电影制片人的又一次失误。

评分:2/5

戛纳场刊

华语场刊

文字:思泽,留白(外媒)

排版:杨发财

编辑:留白

责任编辑:Xavier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