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食在淅川”饮食文化散文之六十六品味淅川丹江鱼​07丹江胖头鱼:​“鳙之美在头”

 丹阳楚风 2023-10-06 发布于河南

 

“鳙之美在头”,市场声誉极高。冬季鳙鱼头是人们首选的火锅品,60%销往外地,因此,丹江鳙鱼在河南省和北京、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有较高的市场声誉。


郑重声明:本人公众号刊发的所有作品均为作者原创,任何侵权行为 均要承担法律责任

              食在淅川”饮食文化散文之六十六

品味淅川丹江鱼
07丹江胖头鱼:“鳙之美在头”

丹江鳙鱼,俗称麻鲢、胖头鱼。体色较黑,其体侧扁,鱼头大而肥,占体长的三分之一,口大,端位,下颌稍向上倾斜;眼小,无须;鳞小,胸鳍长;体侧上半部灰黑色,腹部灰白,两侧杂有许多浅黄色及黑色的不规则小斑点。
 丹江口库区独特的“湖泊效应”和水域环境赋予了“丹江口鳙鱼”特有的内在品质,不仅味道鲜美,更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据《食物本草》记载:“鳙鱼,暖胃,益人”,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得极妙:“鳙鱼,状似鲢而色黑,其头最大,味亚于鲢。鲢之美在腹,鳙之美在头,或以鲢、鳙以为一物,误矣。首之大小,色之黑白,不大相侔”。
丹江口鳙鱼生长速度快,适应水库大水体,在饵料丰富、饲料充足的条件下,1龄鱼体重可达11.2公斤,最大者体重可达50多公斤。

经华中农业大学水产系多次对丹江口鳙鱼繁育实践发现,丹江口鳙鱼初次性成熟年龄比其它地方的鳙鱼晚1龄,成熟卵无粘性;两龄后至性成熟前的个体,同年龄的雌性生长速度明显优于雄性,性成熟以后还有良好的生长优势;产卵繁殖季节比其它地方的鳙鱼晚20天至1个月,每年5月~7月一次产卵,怀卵量随个体大小、体重有很大差异。
丹江鳙鱼的天然饵料以水体中自然繁生的浮游动物为主。丹江口水库洁净丰富的饵料资源,为丹江口鳙鱼生长速度大大快于同源的长江流域其他地方的鳡鱼奠定了基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环境评估报告认定:丹江口水库现有浮游植物765114种,浮游动物85128种,底栖动物2034种,鱼类121368种,以鲤科种最多。

  鳙鱼性温驯,不爱跳跃,行动较迟缓,生活在水体的中上层,具有河湖洄游习性,滤食性,主要以浮游动物、原生动物和微生物为主。丰富的饵料资源,为鳙鱼的快速生长提供了充足的食源,使其膘肥体壮。

丹江鳙鱼属于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鱼类,经权威检测,与长江流域其它地方的鳡鱼作比较,每100克鳙鱼中含蛋白质15.3克、脂肪0.9克,17种氨基酸总和15.7克,还含有维生素B2、维生素C、钙、磷、铁等营养物质,其营养成份和无机盐类均高于其它地方的鳙鱼,还富含磷脂及改善记忆力的脑垂体后叶素,特别是脑髓含量很高,常吃能暖胃、祛眩晕、益智商、助记忆、延缓衰老、润泽皮肤,并对心血管系统有保护作用。

  丹江鳙鱼肉质雪白细嫩,肉味鲜美,肌肉紧密有弹性,腹膜呈浅灰黑色,而其它地方的鳙鱼腹膜呈深黑色,熟肉呈丝条状,味道鲜美细嫩,没有泥腥味,鱼刺较为粗大稀少,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用丹江鳙鱼可做很多美味菜肴。丹江鱼头汤。选用水库野生胖头鱼,先加葱姜爆炒,后文火慢炖30分钟,鱼汤色泽奶白,鱼肉鲜嫩,劲道滑嫩,弹性十足,但入口即化,口感醇厚,清香四溢,一味品三春。

 

丹江剁椒鱼头。选用丹江野生胖头鱼,肉肥美、鲜嫩,味道堪称丹江一绝,鲜嫩美味让你欲罢不能,回味无穷,常吃可美容养颜,延年益寿。
“鳙之美在头”,市场声誉极高。冬季鳙鱼头是人们首选的火锅品,60%销往外地,因此,丹江鳙鱼在河南省和北京、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有较高的市场声誉。
郑重声明:本人公众号刊发的所有作品均为作者原创,任何侵权行为均要承担法律责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