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旧日本陆军派系浅谈:改革与信念的冲突(萨摩、佐贺派VS准长阀)

 虛怀若谷 2023-10-06 发布于浙江

大正初期,以山县有朋、桂太郎为首的“长州阀”在权威达到顶峰之际,其年龄老化、军事主张过时等弊端也开始逐渐突显。同时“长州阀”以乡党为准则的用人标准,使其自大正时代起就出现了人才匮乏的局面。于是不得不启用非长州出身的有能力者来担任重要职务。由此,上原勇作、宇垣一成等佐级军官凭借着年龄优势和实战阅历,逐渐进入陆军实际指挥系统的上层,这对明治时代“长州阀”元老的权威地位构成了巨大挑战。

1912年,陆相上原勇作的“增设2个师团”提案未被西园寺内阁批准,于是上原凭借“帷幄上奏权”,于12月2日直接向大正天皇辞职,陆军方面也拒绝推荐继任陆相,西园寺内阁被迫辞职。因此,上原勇作在陆军中的发言权日益增强,个人威望也急剧上升。于是,大正中期,宇都宫太郎、武藤信义、福田雅太郎等众多不满于“长州阀” 的主导地位、希望改革陆军人事的“非长州阀”军官开始拥立上原勇作。由此,以上原勇作为核心的“萨摩、佐贺派”势力迅速增强,“长州阀”与“非长州阀”的力量对比开始出现巨大转变。

同时,在一战之后,伴随着陆大毕业生的日渐增多,以及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和一战对他们的历练,陆大毕业生们的军事指挥能力已显著提高。于是,其中的一部分优秀者逐渐跻身至陆军指挥系统的要职之列,但他们却不愿唯“长州阀”马首是瞻,也不希望归于上原勇作的旗下,而是把“长州阀”与“非长州阀”的矛盾纷争视作日本陆军的严重弊端。因此,这些陆大毕业生以打破“长州阀”的独断地位、改变陆军内部派阀纷争为己任。在此之中,冈山出身的宇垣一成因能力出众、并多次作为田中义一的左右手。于是,田中因无法继续从山口县(原长州藩)发掘出优秀继承者,便极力提拔重用宇垣,虽自明治末年以来宇垣因作为田中的亲信而地位不断上升,一般被看作是“长州阀”的一员。但伴随着宇垣在政治方面的日渐成熟,他逐渐不满于“长州阀”的人事专断,而是遵循着“能力本位”的用人原则。于是宇垣在担任陆相之后,着手改革人事,在将很多长州出身者编为预备役的同时,还于随后极力提拔重用“横断阀”的南次郎、杉山元、冈村宁次、永田铁山、土肥原贤二和今村均等人,这些人在日后逐渐发展演进为“统制派”的重要成员。

上世纪20年代初,日本的财政状况日益严峻,加之国际上的“裁军”压力。于是,在日本陆军指挥系统的中上层,田中义一、宇垣一成、金谷范三、南次郎、永田铁山等“改革派”,积极谋求通过“军缩”这一方式来改善陆军的武器装备、实现“军备现代化”,并进而逐步确立“总体战”体制。但上原勇作、武藤信义、福田雅太郎、尾野实信等陆军中的“信念派”却持相反观点。他们极力强调信念、精神力量和军队士气对于战争胜负的巨大作用,认为这些无形要素可以弥补军备方面的劣势,故而强烈反对在此时加紧推进“军备现代化”。由此,以上原为首的“信念派”极为重视用于战争初期动员与作战的常备兵力,这与力主确立“总体战”体制的“改革派”产生了巨大分歧。于是,围绕着以“军备现代化”为核心的“总体战”体制问题,以及与此相伴的陆军内部主导权之争,“改革派”与“信念派”的矛盾冲突逐渐展开。

1924年1月,在清浦奎吾内阁的陆相之争上,“改革派”与“信念派”发生激烈冲突。上原极力推荐其亲信福田雅太郎,对此,田中推荐宇垣,并召开陆军三长官会议,以商讨阻止福田担任陆相的具体方案,随即制定了推选后任陆相的“三长官一致”原则。随后,田中向上原指出“将来推荐后任陆相时,必须经过三长官的同意和军事参议官的谅解”。由此排除了上原在推举后任陆相问题上的参与和决定权,于是在清浦内阁组阁人选研究会上,陆军三长官坚决反对“福田陆相案”,一致决定推选宇垣。

宇垣在担任清浦内阁陆相后,又继续担任了加藤内阁、第一届若槻内阁、滨口内阁陆相。在此期间,随着“宇垣军缩”的实行,“军备现代化”得以迅速推进,“改革派”的“总体战”体制构想开始逐步付诸实施。同时,经由宇垣的提拔,金谷范三、南次郎、杉山元和永田铁山等“改革派”陆续占据了陆军中央的大部分要职,“改革派”的优势地位迅速确立。

萨摩、佐贺派重要成员

上原勇作(1856年12月6日-1933年11月8日),日本宫崎县人,元帅陆军大将,日本工兵之父,大正中期和昭和初期的陆军领袖。自山县,寺内死后,长州阀逐渐没落。上原组建上原派(萨摩佐贺派),与长州阀田中义一及后继人宇垣一成激烈对抗。这两派的对立成为后来皇道派与统制派争斗的根源。

宇都宫太郎(1861年4月27日-1922年2月15日),日本佐贺县人,陆军大将。日本情报巨头,与桂太郎,仙波太郎并称明治陆军三太郎。宇都宫在晚年为对抗山县有朋的长州阀势力,创立佐贺左肩党。骨干有福田雅太郎、武藤信义、林铣十郎以及真崎甚三郎和荒木贞夫等,他们在宇都宫去世将把派阀维持下来,后来依附上原勇作元帅,成为反长洲阀的重要势力。

福田雅太郎(1866年7月7日-1932年6月1日),日本长崎县人,陆军大将。中日甲午战争期间参加侵华作战。1897年赴德研究军事,归国任陆军大学校教官、元帅大山岩副官。日俄战争期间任第一军参谋。后历任驻奥武官、关东都督府陆军参谋长、参谋本部情报部长。1916年赴欧考察军事、归国任第五师团长、参谋次长。1921年任台湾军司令官。1923年关东大地震时任关东戒严司令,因甘粕事件辞职。1924年被荐任陆相,为陆军三长官会议反对,不成。1930年任枢密顾问官。

武藤信义(1868年9月1日-1933年7月27日),日本佐贺县人,元帅陆军大将。大正年代日本陆军最强有力的领导人。第10任关东军司令,任期内,迫使中国政府实际上承认满洲分离,被日本誉为满洲的守护神。他是大正时代晋升的最后一个大将。也是自1921年上原封帅以后12年来第一个问鼎元帅的人物。

准长州阀重要成员

宇垣一成(1868年8月9日-1956年4月30日),日本冈山县人,陆军大将。日本军国主义国家总动员体制的理论创始人。在萨长对立时期,他巧妙利用长州、萨摩两派的势力青云直上,成为大正末年昭和初年陆军中心人物,并组建宇垣派(统制派前身),宇垣派脱胎于长州阀却又没有长州阀那样严格的出身限制,因此也被称为“准长派”。

金谷范三(1873年4月24日-1933年6月6日),日本大分县人,陆军大将。萨长两阀衰落后不得不联合其他小山头来维持局面,与长州阀携手的便是以金谷范三、南次郎为首的大分阀。金谷与南都是宇垣一成一手提拔的人物,他们与日后的皇道派领袖荒木贞夫、真崎甚三郎等人有很深的矛盾。

南次郎(1874年8月10日-1955年12月5日),日本大分县人,陆军大将,骑兵出身。九一八事变时的陆军大臣。后历任关东军司令、朝鲜总督。他是见风使舵的政治投机派,事事无主见却又能身居高位,是日本陆军官僚人才的典型。

畑英太郎(1871年-1930年5月31日),日本福岛县人,陆军大将。畑英太郎长期坚持亚洲门罗主义,主张日本对外扩张。第7任关东军司令,任内积极策划策划侵占满蒙的军事行动。

阿部信行(1875年11月24日-1953年9月7日),日本石川县人,陆军大将。第36任内阁总理大臣(首相)。历任参谋本部总务部长、陆军省军务局长、次官、代理陆军大臣、第四师团长、第十任台湾军司令官(1932年1月9日)、军事参议官、朝鲜总督(末任)等职。二战结束后,阿部信行被迫离开公职,并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逮捕,然而他并未被控以任何战争罪行且迅速获释。

本庄繁(1876年5月10日-1945年11月20日),日本兵库县人,陆军大将。1931年8月任关东军司令,主持并策划九一八事变,炮制伪满洲国。二二六事件时因替叛军说情而被昭和天皇解除职务。日本战败时作为甲级战犯而畏罪自杀。

松井石根(1878年7月27日-1948年12月23日),日本名古屋市人,陆军大将。驻扎中国13年的中国通,大亚细亚主义的鼓吹者,南京大屠杀主要责任人之一。1935年8月12日,统制派的灵魂人物,号称日本第一大脑的军务局长永田铁山被刺杀,松井因涉嫌此事,被迫于同月28日引咎辞职,退出军界。

旧日本陆军派系浅谈:反对藩阀政治的非主流派系(四将军派)

旧日本陆军派系浅谈:近代日本陆军的主流力量(长州阀)

旧日本陆军派系浅谈:与陆军主流派对抗到底的维新功臣(萨摩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