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公元689年,日本颁布《飞鸟净御原令》开始,天皇这个称呼正式被写入了日本国的法令中,自此天皇作为日本神道教的精神领袖一直存在至今。在这1300多年的历史中,天皇近乎于神一样的存在,而普通的百姓是根本没有机会可以亲眼见到天皇尊荣的。 可是在明治维新以后,天皇开始试图夺回已经失去了680多年的实际权力,直到明治天皇的长孙裕仁出现,日本天皇从幕后走向台前,开始将势力伸向萨摩藩、长州藩以及政友会、军部等核心区域。在推翻幕府集团后,日本的海军尽归萨摩藩西乡隆盛节制,陆军的人事则是由长州藩元老山县有朋任命,在政党与财阀方面是由西园寺公望控制。 裕仁在青年时,曾亲眼目睹自己的父亲大正天皇在面对这些地方大员时被怼的体无完肤,所以当裕仁即位后,他便下定决心一定要除掉这些妨碍自己夺取实权的势力。不过此时的裕仁势力还十分单薄,除了少数军刀组成员与皇族亲信外,他还没有可以撼动这三股势力的筹码。 所以,裕仁选择的是瓦解与联合并举的手段,他首先选择了迎娶萨摩藩岛津家族的女儿:良子。这个举动不仅使萨摩藩势力感到满意,而且严重的分化了萨摩藩与长州藩的关系,因为在历史上日本皇后的大多数人选都是由长州藩藤原家族所提供的。其次是在日本关东大地震后,裕仁借助时机利用财政不支的借口削减陆军人数,以裁军的手段削弱长州藩。 而陆军作为长州藩的家底,一旦被大量裁撤,那么省下来的经费便可以流向海军的萨摩藩,这两件事让长州藩彻底看清了裕仁的心思。在山县有朋看来,这个小天皇看来是要对自己动真格的了,所以在他的命令下,1927年12月27日当裕仁天皇的车队刚刚从皇宫行使到虎门公园的时候,从人群中冲进来一名年轻人对着裕仁的御驾二话不说直接开枪,这就是震惊日本国的天皇遇刺事件。 这个事件对于整个日本皇室与民众的刺激是非常大的,因为在1000多年的历史上,还没有发生过刺杀天皇这种大逆不道的事,而对于凶手的身份,东京警察厅则是使出了浑身解数严刑拷打近半年的时间也没有逼问出来到底是谁派遣刺客来刺杀天皇的。 其实在外界看来,裕仁要的就是一个筹码,这个刺客就算不招,其背后的势力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长州藩。因为这名叫作“难波大助”的刺客所使用的是一把特制枪支,在整个日本仅有一支,而且所有人都知道这支枪械是谁的,它就是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的拐杖手枪! 伊藤博文作为长州藩推举的前任首相,虽然此时已经故去,但是能够把他的遗物从家中拿出来进行刺杀天皇,那么其背后的幕后真凶基本上就是打明牌了。长州藩此举是希望警告裕仁,可是他们却远远的低估了事情的严重性,在整个社会的一片声讨中,裕仁借助民意不仅加大了对长州藩的裁军力度,而且联合西园寺与萨摩藩联手除掉了多名长州藩安插在军部的多名重要将领,一举将长州藩实力赶出了日本核心权力中枢。 至此,裕仁成为数百年来第一个能够把军队、财阀、政党全部控制在自己手中的天皇,而在其野心的逐渐膨胀下,于1937年对中国发动了全面的战争,最终造成数千万中国军民的死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