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多数孩子“自律”的背后,可能隐藏着我们无法接受的真相

 暖妈0618 2023-10-06 发布于天津

01

我承认这篇文章有点“标题党”了,而且我相信文章内容会得罪很多父母。

Anyway,不吐不快。

首先,我要明确一点:真正的自律是一项很优秀的品质,它可以帮助我们维持学习的动力,取得进步,从而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但是,我想说的是,大部分孩子很难做到真正的自律,这是为什么呢?

“自律”中的“自”毫无疑问指的是自己,也就是说:得先有自己,才有自律这回事。

但现实情况是,大多数孩子有自己吗?他们连玩的自由都没有,更别提做其他事情的自主性了,尤其是那些从幼儿园起就被摁在桌前写作业、被摁在钢琴前练琴长大的孩子。

所以我总在说:自由的孩子才会更自律。

02

说到陪孩子写作业,我还想澄清一个概念,我们先扪心自问一下,我们每天到底是“陪”着孩子写作业,还是“盯”着孩子写作业?

“陪”的意思是我可以坐在孩子旁边,也可以不坐在孩子旁边,或者在其他房间做自己的事情。但是孩子有疑问随时可以找到我,我能及时回应,孩子有畏难情绪时,我还能安慰和鼓励他。

“盯”就不一样了,我一定是坐在旁边监视,眼睛瞪得像铜铃,变身“找茬”达人,一发现错误就大发雷霆,劈头盖脸一顿训斥,孩子吓得连大气都不敢出,慌乱之下更是错上加错。

长此以往,孩子每天看似是一放学回家就开始写作业,家长每天按部就班在班级群或者朋友圈里打卡,看似非常自律,但是孩子完成作业甚至学习的动力就只是为了回避恐惧。

我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因为孩子一天在学校已经坐了至少8个小时,课间10分钟还是不允许出教室的,你觉得他是铁人不知道累的吗?

你不信问问自己的孩子,他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最想做什么?

孩子回家的第一件事最想做的难道不是应该找小伙伴出去疯玩一下,或者看两集动画片换换脑子吗?我相信,没有一个孩子愿意一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不间断地学习。

一到寒暑假,网上到处都在晒家长给孩子制定的假期计划表,密密麻麻,令人窒息。可是,你见过有几个是孩子(没在家长监督下)自己制定计划的?!

所以,大部分孩子的这种“自律”其实已经变相成为一种惯性的“他律”。等到上了初高中,家长已经无力辅导孩子,而孩子却已经养成“他律”的习惯,即必须依靠有人监督有人教的情况下才会学习,那最后的结果就是非上补习班不可了。

如果孩子万幸考上了大学,因为脱离了大人的监管,彻底放羊,每天沉迷于网络游戏,无法完成学业而被退学的,也大有人在。

真正的学霸一定都是既会学更会玩儿的主儿。而那种只会考试的“学霸”但凡遇到点挫折,不是抑郁症,就是“空心病”。

一个人为什么会“空心”啊?因为他从来没有过自己,没有感受过自己想做一件事是个什么样的体验,他的头脑里只有“应该要做”,而没有“我想要做”,他压根连自己都感觉不到的啊!

03

言归正传。

显然,真正的自律靠的是内驱力,这个内驱力意味着孩子有积极的探索欲和求知欲,它是以自我意愿为主导的自发行为。

保护孩子的内驱力,我们能做的就是允许孩子好奇,允许孩子犯错,允许孩子自己承担后果,然后孩子慢慢地可以自行纠错。

这是一个缓慢的给予孩子信任的过程,这要求我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要用耐心和开放的心态去引导孩子:接纳孩子的想法,不评判,不给结论,更不去灌输大人的偏见(我们的很多逻辑其实是有问题的),我们只要表现出无条件接纳的态度即可。

每次暖宝做错题或者满篇错别字时,我都会鼓励她:“哎呦,你今天的收获可不小嘛!又能学到这么多新知识!”暖宝听完就会美滋滋地把错误一个个改正并记住它。

如果父母的眼里只有分数没有孩子,那也只是把孩子当成考试机器而已。不要和我说学校怎样怎样,老师怎样怎样,中考高考怎样怎样,这些都不是重点。

重点是,孩子是我们自己的,是亲生的!我们无法改变大环境,可是我们作为成年人,我们有能力给予孩子情感上的支持,我们有能力去学习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悲哀,我们每个人都身处在一个内卷的漩涡中,无法自拔。

但是,至少在这惊涛骇浪里,身为父母的我们可以成为孩子坚实的后盾,我们的家可以成为孩子最后的避风港——至少当孩子累了的时候,我们可以允许他停下来!

·  END  ·

 蜗牛麻麻的家🐌

暖妈的心灵花园🌹

治愈伤痛

探索真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