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话德意志第二帝国(35)前有几百万美国大汉,后有革命起义

 weipina 2023-10-06 发布于广西

1918年9月,德国人位于地狱煎熬之中。几年前趾高气扬的胜利信心已经荡然无存。西线战场上,德军兵力只到协约国敌军的三分之一,而且连土豆都吃不上。“大英雄”鲁登道夫也顶不住压力了,他在军事大会上歇斯底里地滔滔不绝,把除了自己之外的所有人都埋怨一通,最后因为虚脱倒在地板上。

(鲁登道夫)

连以好战和坚强闻名的德国人都这副摸样,可想而知其他同盟国家。9月29日,保加利亚停战。10月30日,土耳其投降。而昔日德意志的老大哥奥匈帝国则彻底陷入分崩离析。捷克人率先起义宣告独立,匈牙利紧随其后,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黑等地则与塞尔维亚合并成南斯拉夫。奥匈皇帝卡尔一世退位。

小贴士:《西线无战事》

《西线无战事》是德国作家雷马克(1898-1970)在1929年所著小说,描写一个德国青年被送上一战战场后,经历战火折磨,杀人与被人杀,充满痛苦迷惘。1918年10月他在西线被打死了,而那一天的官方报告是“西线无战事”。

(《西线无战事》剧照)

当初德意志第二帝国成立,是在俾斯麦撮合下,容克贵族和资本家们相互妥协的结果。而之所以他们能妥协,是因为俾斯麦厉害,对内发展经济,对外打赢战争。如今战争却打得一塌糊涂,这个“帝国”自然也就动摇起来。

贵族和资本家纷纷在各自打主意。威廉二世想让兴登堡和鲁登道夫辞职以谢国人,资本家们则想发起“民主改革”,真正建立君主立宪国家。而广大贵族和老百姓则把屎盆子扣在皇帝威廉二世头上,觉得是他挑起战争才落到今天这一步。

(威廉二世)

这些不满纠集在一起,德国终于自己崩溃了。

导火索发生在基尔军港。德国海军司令下令舰队出击,去和英国海军决一死战。德国水兵们一听,这不是要我们送死吗?他们拒不服从送死命令。军方高层动用军法处罚这些不听话的水兵。这下子捅了马蜂窝。水兵们想,横竖都是个死,不如学习俄国人,起来革命!他们就在1918年11月3日发动了武装起义。在基尔军港,德国的战列舰上红旗飘飘,还响彻德文版的法国国歌《马赛曲》。

起义迅速从基尔军港蔓延到全国,德国政府派出去镇压的军队不是被击溃,就是倒戈参加到革命军一边。短短几天里,德意志帝国各邦国的封建国王、大公们纷纷被推翻。许多邦国、城市,都建立了工人士兵代表的“苏维埃”组织。

雪上加霜的是,德国政府和军方向协约国提出停战和谈,也被拒绝。协约国方面说得很清楚:要么,你德国无条件投降;要么,咱就打到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