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环形彩虹的成因

 豫见物理 2023-10-07 发布于河南

环形彩虹

在雨后初晴,空气中漂浮有大量的小水滴,就像大量的球透镜,阳光射入水滴后,经过折射、反射再折射出来,进入我们的眼睛。本来的白光进入水滴后,会像牛顿的三棱镜实验一样,由于折射而分成不同的色光,所以彩虹才有不同的颜色。笔者在几何画板中绘制了白光在水滴中的折射光路。

彩虹水滴内部光路

空气中布满水滴,为什么我们只看到一道彩虹,而不是到处都有彩虹呢?这是因为光线入射水珠的位置,只有一个角度会让折射出的光线强度最大,这就是解读彩虹现象的最基本原理,即入射光和眼睛见到色光的视线间有一个固定的夹角。

因此,并不是只有空中某些特别的水珠会产生彩虹,而是只有在特定角度的水珠所折射出来的色光才能进入我们的眼睛。这个角度和不同色光的折射率有关,例如红光的折射率较小,夹角较大(约42°13');反之,紫光折射率小,夹角就较小(约40°30')。这就造成红色在上、紫色在下的彩虹。

彩虹整体光路

因为阳光是平行入射,由上述原理和“并行线同位角相等”定理,进入眼中的色光会因为空气中的水珠层厚度的增加而加强,这就是为什么大雨后的彩虹较清楚、小雨后的较淡薄的原因。

由于固定夹角的限制,当太阳在我们头上时,折射的光线不能进入眼睛,所以看不到彩虹。必须到下午以后,彩虹才会在山峦或城市的天际出现,而且随着时间越接近傍晚,彩虹的位置会越高,这也是前述基本原理的应用。

根据同样的原理,考虑以通过眼睛平行于入射阳光的直线为轴,旋转在你眼中造成彩虹的入射光线,这时,进入眼睛的折射色光,会转出一个圆锥面。如果入射光与地面不平行,这个圆锥面投射到我们眼里,看起来只是一段短圆弧。但是到了傍晚,阳光平行于地面时,我们眼中的彩虹,就几乎是正半圆。

环形彩虹

科学证明,所有的彩虹都是全圆形的,只是我们平时无法从地面上看到。想要看到全圆形彩虹是非常难得的,必须具备“天时地利”的条件,所以通常只有飞行员才能见到这种自然奇观。

环形彩虹
人们在地面上之所以很难看到环形的彩虹,那是因为观察位置受限所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