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安三万里》中的高适,最后当了节度使,这究竟是个什么官?

 郁江小鱼儿 2023-10-07 发布于广西

暑假大热国漫《长安三万里》,讲述了唐代边塞诗人高适与李白的故事。

《长安三万里》中的高适,最后当了节度使,这究竟是个什么官?

而高适,除了我们熟知的边塞诗人身份,他还是唐代诗人中唯一封侯的人,《旧唐书》上写:“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惟适而已”,他的官职,最高去到了节度使。

《长安三万里》中的高适,最后当了节度使,这究竟是个什么官?

节度使?这个官,似乎在唐宋时期听到得很多啊:

光是在《长安三万里》中:

那位八十几岁还要出关打仗的藩将哥舒翰是节度使;

后来领兵平定安史之乱、收复长安的郭子仪是节度使;

《长安三万里》中的高适,最后当了节度使,这究竟是个什么官?

一路隐忍、默默努力的高适是节度使;

而接替他、打败吐蕃的严武也是节度使;

就连咱们的杜甫杜工部,其实也没有在工部上过一天班,而是在剑南节度使手下当差。

《长安三万里》中的高适,最后当了节度使,这究竟是个什么官?

而历史上“安史之乱”中的安䘵山,也是节度使;李林甫、杨国忠也都当过节度使;

到了宋朝,赵匡胤自己就是节度使出身,而被杯酒释兵权的石守信也是节度使,抗金名将韩世忠也是节度使。

那么,“节度使”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大官呢?

第一,为什么叫“节度使”?

节度使是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为在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节是当时一种全权印信,受有此全权印信者,便可全权调度,故称节度使。

《长安三万里》中的高适,最后当了节度使,这究竟是个什么官?

第二,节度使的历史。

唐代——

睿宗李旦封贺拔延嗣为河西节度使,这个时候,节度使开始成为正式的官职;

唐玄宗李隆基则在北方、南方共设立了十大节度使。

但到了唐末,全国已出现大大小小50多个节度使。

《长安三万里》中的高适,最后当了节度使,这究竟是个什么官?

五代——

节度使的权势达到了极点,皇帝的拥立与罢黜都取决于节度使,以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的开国君主均为手握重兵的节度使。

宋代——

宋太祖对各节度使采用了赏钱夺权的办法,给予功臣银钱田地,要求他们解除兵权,史称杯酒释兵权。

《长安三万里》中的高适,最后当了节度使,这究竟是个什么官?

同期的辽代、金代——

他们都仿唐制设节度使,但往往有名无实,地位也远不如宋朝的高。

元代——

节度使被废除。

第三,节度使的权利有多大?

1、节度使首先有兵权。

因为自唐太宗后,唐朝的军事战略由积极进攻转为长期防御,那么就需要在边境军镇长期驻守常备军,大量的就地募兵,节度使就有了地、有了兵。

《长安三万里》中的高适,最后当了节度使,这究竟是个什么官?

2、后来又有了财政权。

因为各大蕃镇长期驻军,都需要大量的物资供应,朝廷拨款不足,那么就又通过屯田、放开盐税等手段获得了财政权,节度使就有了钱。

3、最后又通过扩大节度使的权力,使这个职位进一步拥有了行政权。

到了这个时候,节度使就成了地方上的”一把手“、一方诸侯,“得以军事专杀,行则建节,府树六纛”。

《长安三万里》中的高适,最后当了节度使,这究竟是个什么官?

由于掌握了军队的生杀、赏罚、升降,士兵们对节度使的依赖性也极强,他们“唯知其将之恩威,而不知有天子。”

而电影《聂隐娘》,讲的正是为节度使服务的刺客群体。节度使甚至敢于派出刺客,去斩杀当朝宰相。有人评论当时的刺客风气,“他们只知有老板,不知道有朝廷。”

《长安三万里》中的高适,最后当了节度使,这究竟是个什么官?

第四,那些著名的节度使。

1、最能闹腾的节度使。

这个,估计安禄山得排在头一名。

他引起的安史之乱,让整个唐朝由盛转衰,从此走起了下坡路,无数诗文感叹过这个乱世。

当时,唐玄宗则在全国设立了十大节度使,安禄山就身兼了其中三镇的节度使。

《长安三万里》中的高适,最后当了节度使,这究竟是个什么官?

这三镇分别是平卢、范阳、河东,也就是今天的辽宁、北京、山西、河南、河北一带。

其中范阳(北京地区,即古幽州)节度使是节度使中兵力最大的。此时的节度使多由胡人担任,往往封郡王。

安禄山拥兵近19万,而整个十镇拥兵加起来才49万,而中央禁军是多少呢?才12万,典型的外重内轻。

而范阳地区还拥有号称天下北库的清河粮仓。

《长安三万里》中的高适,最后当了节度使,这究竟是个什么官?

要人有人,要粮有粮,所以安禄山才有实力,敢于闹出那么大的动静。

2、史上最年轻的节度使。

是谁呢?

是岳飞,他做节度使时,才32岁。

《长安三万里》中的高适,最后当了节度使,这究竟是个什么官?

一举收复襄阳之后,岳飞被授于清远军节度使,史称:“自中兴后,诸将建节,未有如飞之年少者。”

据说岳飞曾自矜:“本朝军人中,只有我和太祖,三十出头就做了节度使。”

可惜同样是这个最年轻的节度使,年少功高,让皇帝产生了恐惧。

《长安三万里》中的高适,最后当了节度使,这究竟是个什么官?

后来在赐死岳飞的“罪名”之中,便有类似“指斥乘舆”的一条,“岳侯之坐死,乃以尝自言与太祖俱以三十岁为节度使,以为指斥乘舆,情理切害。”

好了,关于节度使的故事还有很多,有兴趣的娃,还可以慢慢去翻一翻历史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