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轩辕”本义与华夏古人对“旋转”的崇拜

 栗广野鹤 2023-10-07 发布于甘肃
青藏高原上的一大人文景观是对“旋转”的崇拜。在西藏,到处都有转经桶在旋转着,它们大小不一,有的直径达十多米,高二三十米,许多人才能转动起来;有的只比拳头大点,老人们举在手里摇动着使之旋转。还有安装在溪流里的,让水流冲刷自行转动。至于环绕神山或者玛尼堆转圈,原理和目的应该是一样的,以此与神灵同步,与天地万物保持一致。
这种对“旋转”的崇拜是从原始苯教延续下来的,历史已无比久远。人类最古老的宗教符号“卐”,所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笔者称之为“旋转十字符”。从马家窑文化彩陶上我们可以清楚看出,它原由四只手臂,从同一方向拉动十字符,使之旋转而成(见笔者第四本书《青藏高原与东方文明》第190页《旋转十字符的源头》)。
“旋转”即循环往复的追求,就是原始苯教的终极追求。但这并不是漫无边际和包罗万象的,一开始就有非常集中、具体的含义,它特指人的转世再生。并且,不是所有人都能如此,只有那些特别高贵的人才可以,很自然地它就会成为帝王的名号和核心部族的标识。
黄帝的“轩辕”之号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只是因为年代太过久远,这个名号的本义已经被严严实实掩盖起来,或者说已经严重变形难以识别了。例如,清代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大车左右两木直而平者谓之辕小车居中一木曲而上者谓之輈zhōu,故亦曰'轩辕,谓其穹隆而高也。就是说它早已被解释成“车辆中的木制部件”了。
黄帝排在三皇五帝之首,乃是大一统天下的开创者、战神之形象,怎么可能以车中的某个木制部件为号?形象怎么可能只有“一车架之”呢?更重要的是,“轩辕”在《山海经》中写作“轩猿”,明显指一种猴子。
要想还原其原始本义,关键是认识这个“轩”,它原本指车轮中的辐辏,它是圆形且能转动的。“轩”与“旋”为同源字,同名异写而已。在中心词“猿”之前作定语和修饰之用,合起来意为“能转世再生的猿猴”。因为原始苯教中的“猴”是战神之形象。
也就是说,轩辕=旋猿。能与此对应的是“璇玑”,它在红山文化中就出现了。“”是“姬”的异写,本义就指猕猴。故黄帝亦姓“姬”。
三皇五帝中排位第二的颛顼”(zhuān xū),笔者推测,也是“转许”的异写,本义是“能转世再生的牛”。古羌语把牛叫作“xu”。原始苯教有“牛为世界本源”的观念。在家畜中牛的体型也最大的。这个“牛”很自然地就会成为对部族首领、大巫师的尊称。
颛顼”(zhuān xū)两字是后人专门造出来用作帝号的,除此之外再无其他用途。如此,原始本义就不可避免地要消失不见。但读音不会变,它会通过口口相传准确无误地流传下来。
古代的王号、族名等,原本都有非常明确、直白的含义,不可能是玄而又玄、转弯抹角的,因为古代除了巫师之外几乎都不识字,注定了它必须一听就能懂的,否则就失去了名号的作用,三皇五帝的名号也不会例外。
笔者有此推测,还因为类似名号,在游牧民族中很常见,例如“回鹘”,字面含义是“能转世再生的鸟”。突厥的古称“噶尔落”(གར་ལོག་ gar log),藏文字面含义是“能转世回返的狗”(宾动结构)。青藏高原上由族名而来的地名“果洛”(མགོ་ལོག mgo log),字面含义是“能转世回返的头人”(宾动结构)。藏语把圆形、圆圈叫“洛洛”(ལོག་ལོག་ log log),把再生、死而复生叫“殆落”(འདས་ལོག་ ads log)。
“轩辕”既然是“能转世再生的猿猴”,用现代藏语表达的话,就是“转轮王”。说明这种观念是原始苯教固有的,并非从印度传来,它在华夏文明起源之时就已存在。
至于“旋转崇拜”的源头,毫无疑问是在青藏高原上。这不仅是因为青藏高原上有最多的转经筒,还因为直到今天,它仍然是西藏僧俗描述西藏历史和世界形态的唯一概念。例如,松赞干布称为“南瞻部洲大半领土的转轮王”。寺庙中常见的“六道轮回图”,藏语叫“斯巴སྲིད་པ་འཁོར་ལོ་ srid ba akor lo),意为“世界之转轮”。
一种观念、一种文化,哪里有最顽强的存在,哪里必是它的源头之所在。表达在“轩辕”中的“旋转”崇拜,再次印证了笔者“华夏文化的内核是原始苯教”推断,不是虚言,而是事实!
附图:文物中的“转轮王”观念

图片

金沙遗址出土神鸟金箔四只神鸟围绕着圆圈在旋转,“回鹘”是也。

图片 

图瓦地区阿尔赞古墓出土的圆盘状青铜犬,年代为公元前七世纪。神犬头部与屁股相连,代表它能转世再生,可以生生不息来到人世间永享帝王之尊。

图片 

新疆出土的五个圆形金扣饰,年代为战国时代,里面浮雕着一只虎形神犬,臀部翻转过来,与头部相连,以此代表它能转世再生,“噶尔落”是也。说明“转轮王”的观念,只有在游牧民族中是一直延续着的。

图片 

浙江余杭后山头出土良渚文化玉猪龙整体以圆盘造型,头尾之间有一缺口,这叫“玦”(jué),读音来自藏语的“王子、子孙”(རྒྱུད་ jue)。一代代帝王从此缺口生出。

图片

上海博物馆展出的商代玉雕龙头尾相连,呈圆盘状,代表能转世再生,生生不息,以致无穷。

图片

徐江伟已出版的书可按如下二维码联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