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后金」努尔哈赤是如何在大明的眼皮底下建国的?

 白衣钱子 2023-10-07 发布于辽宁

1583年,24岁的努尔哈赤遭遇了人生第一场大变故。

一向“忠明”的父祖,在大明剿灭建州古勒寨首领阿台的战争中,被误杀。事后,明军只找到了父亲塔克世的尸体,交还给了努尔哈赤。努尔哈赤悲痛万分,发誓要为父祖报仇。

努尔哈赤一生的事业,就是从报仇开始的。经过一番调查,努尔哈赤把报仇的目标锁定在尼堪外兰的身上。

尼堪外兰是建州图伦城的一个小首领,势力很弱,却有吞并整个建州的野心,此次大明攻打阿台就是他挑唆的,是一切不幸的起点。不过,尼堪外兰是大明在建州重点扶持的对象,有大明的庇护,想杀掉他就是和大明作对,很可能落得跟阿台一样的下场。

而执意复仇的努尔哈赤有什么呢?

只有父祖遗留的13副铠甲,部众不足百人,以及大明补偿他建州左卫都指挥使的头衔。

起初,努尔哈赤找不到任何一支同盟军,仅有的一个同盟者,刚建立盟约就被破坏。本族的人不敢得罪大明,不但不帮他,还怕受他牵累而设计加害他。

对努尔哈赤而言,开弓没有回头箭,报仇是一定要做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不得不先消灭阻止他报仇的各种势力,同时积蓄自己的力量。

在这个过程中,努尔哈赤展现出了英勇无畏的精神和足智多谋的能力。

一次,努尔哈赤的族人设伏杀害了努尔哈赤的妹夫,努尔哈赤想去收尸,一个族叔劝他不要去,恐被怨恨他的族人陷害。努尔哈赤大怒,弯弓纵马,登城向族人示威,“有敢杀我的,站出来!”吓得族人没一个人敢出来。

努尔哈赤还遇到两次刺客袭击,每次惊险的抓住刺客,努尔哈赤都把刺客放了,为的是在自己实力不足时,不给有心之人以口实,借此攻打他。

努尔哈赤在粉碎了一次又一次谋害他的阴谋诡计的同时,他的思想也发生了转变。

当时的女真社会非常的分散,大致可分为四大部,十余个小部,各部为了争夺财产和资源,斗争非常激烈,恃强凌弱,弱肉强食,你不吞并别人,别人就会来吞并你。

这就是为什么努尔哈赤的族人表现得那么冷血,他们既不希望努尔哈赤壮大与他们竞争资源,又奈何不了努尔哈赤而心生嫉恨。

而对于整个社会相对弱势的民众,也希望出现一个强有力的首领,保护他们的生命安全和利益。

所以,随着努尔哈赤不断的胜利,实力的不断壮大,他的目光也更广更远,他不仅要复仇,还要统领整个女真。

1586年,也就是努尔哈赤起兵的第四年,他成功的杀了尼堪外兰,报了仇,又用了两年的时间,基本上把建州内分散对立的各部势力统一了起来。努尔哈赤也从最初的不足百人,发展到拥有数千人的军队。

那么,努尔哈赤实力壮大得这么迅速,大明为何不像镇压阿台一样遏制努尔哈赤呢?

这就是努尔哈赤另一个高明的地方。大明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向来是分化、限制。拉拢扶持与大明关系亲密的部族以制约不驯服的部族,保持女真各部势力平衡。

在努尔哈赤之前,女真出现过不少有实力的人物,他们无不想统一女真,但却个个失败,下场悲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处理好与大明的关系,反而多次犯边,其结果只能是被大明碾压。

所以,努尔哈赤在起兵之初,就吸取了先辈们的经验教训,认准一条原则:对大明绝对臣服。

努尔哈赤自万历十一年起步至统一建州期间,尽管四处征伐兼并,但都是控制在建州范围内,从未侵犯过大明。

不仅如此,身为建州左卫都指挥使的努尔哈赤,作为大明设置在建州女真的地方官,很好的履行了自己的职责,为大明护边立功。若是有人到边境劫掠,努尔哈赤便负责追讨回来并送还回去;若是伤及了性命,努尔哈赤就奉命擒拿剿杀。

努尔哈赤的表现令大明非常满意,不仅没有干涉他的军事行动,反而认为像努尔哈赤这样强有力的人物,符合大明“以夷制夷”的策略,是有功于朝廷,屡次为努尔哈赤加官进爵,从都指挥使,升至左都督,再加封号“龙虎将军”,成为女真族中第二个获得这么高封号的首领。

努尔哈赤另一个臣服的表现,就是按时朝贡。朝贡意味着在政治上有明确的隶属关系。

据统计,从万历十八年至万历四十三年,25年间,努尔哈赤所在的建州部八次进京朝贡,有七次是努尔哈赤亲自前往。 每次朝贡都是一次忠顺的“表演”

努尔哈赤就像一条忠实的猎犬,为大明看门护院,但同时猎犬也在不断的进化变强,直到有一天猎犬不再是猎犬,变成一头狼。

大明虽然尚未觉察到危险,但女真其他各部已深感不安。

努尔哈赤统一的建州部,只是女真四大部中之一,另外三大部分别是长白女真、东海女真以及实力最强的海西女真。

万历十九年,努尔哈赤攻取了长白女真的鸭绿江部,把它划归到建州领地范围。这个举动意味着努尔哈赤已经不满足于建州内部的征伐,开始向外扩张了。女真其他各部不能坐视不管,必须限制努尔哈赤的发展。

万历二十一年,海西女真的叶赫部联合哈达部、乌拉部、辉发部等组成九部联军,共3万人,分三路进攻建州。

这是努尔哈赤第一次对付如此多的敌人,而且是生死存亡之战。但努尔哈赤并未惊慌,他认为联军不过是乌合之众,只要诱敌深入,擒其首领,则敌军必乱。

果不其然,努尔哈赤不急于与九部联军交战,先把联军引到赫济格城,自己的部队驻扎在赫济格城对面的古勒山。又等了一天,才派猛将额亦都带一百人前去挑战叶赫部首领布寨。布寨前一天攻打赫济格城毫无进展,正是焦躁,一看努尔哈赤出兵了,一马当先扑了过去,结果,马被木桩绊倒,自己瞬间被杀。首领这么快阵亡,叶赫部顿时乱了,其他各部也闻风丧胆,丧失了战斗力。努尔哈赤乘机带人追杀,激战了一天一夜,大获全胜,最后还俘获乌拉部首领的弟弟布占泰。努尔哈赤“自此威名大震”。

此战之后,长白女真基本被努尔哈赤收归旗下,蒙古的科尔沁部、喀尔喀部也向努尔哈赤示好。

万历二十七年,努尔哈赤灭了海西女真的哈达部。消息传到北京,大明终于有了些反应。万历皇帝很不满,责令努尔哈赤退出哈达。

努尔哈赤此时仍不敢反抗大明,只好乖乖听命,不过,他不甘心轻易放弃哈达,便把女儿嫁给了新首领,自己在幕后控制哈达。

之后十几年,努尔哈赤先后收服了东海女真、海西女真的辉发部和乌拉部,只剩与大明关系最密切的叶赫部。

而此时大明的政治腐败已非常严重,辽东继名将李成梁之后,十几年再也没出现过一个有能力的将领,整个辽东一片混乱,根本无法控制努尔哈赤的发展。

以至于,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称汗建国,大明竟一点消息都不知道,反而是朝鲜方面探听后向大明报告,而大明得知这一消息后两年多时间,也没有任何动静,没有任何防范的措施。

终于,万历四十六年,努尔哈赤认为自己的实力已足够强大,可以公开反明了。他发布了“七大恨”伐明檄文,率步骑二万,分兵两路向明军发动进攻。这一年,努尔哈赤60岁,风采依旧不减当年。

大明不得不征调全国兵马,打算一举消灭努尔哈赤,然而时移世易,大明派出的四路十余万人马,被努尔哈赤各个击破,这就是著名的“萨尔浒之战”

此战之后,大明彻底没有能力阻止努尔哈赤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