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静坐的姿势丨手绘图解

 eyzeyz 2023-10-08 发布于江苏

“禅”并不是某一群人的专利,而是在许多文化里都有着广泛拥趸的学修方法。它不代表某一个宗教、某一个宗派,任何人都可以来进行禅修。但是,在特定的修学体系中,“禅”有着特定的理论与实践方法。

在现在常见的场合里,“禅”可以代表两种含义:

1、禅定。即“静虑”、“思惟修”,是静心专注、思惟观察的修习方法和学习成果。

2、智慧。以禅定为增上缘,来开发智慧的修行方法和学习成果。譬如“唯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就体现了“禅宗”之“禅”的精神——重视般若智慧、不以禅定为终极目标。

有时候,“禅”代表着禅定与智慧结合的含义。

此外,还有许多衍生出来的禅文化,既可以说是与之有关的“文化周边”,也可以说是禅的精神在生活、文化领域的体现。

“禅”的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虽然“禅”有不同的流派与方法,但完备、健康的禅修方法,都包含在“止”和“观”两者之中。

止,是止息纷繁乱想的心,澄心安定,专注在一个对象上,这是专注力、自制力、执行力的练习。

观,是对身心现象和规律进行观察、思惟、抉择,乃至放下执著,这是观察力、抉择力、离执力的培养。

不同的人进行禅修,目标各不相同,有的人为了调理身体,有的人为了调节情绪,有的人为了提升素质、开发智能——通过合理的方法,这些都能实现。

总的来说,合理的禅修可以止息苦恼。通过禅定的练习,能够减轻种种烦恼,如果在此基础上开发真实的智慧,则能够把烦恼连根拔除。

通过禅修,智能、素质、力量的提升,就可以实现这种种目标。

对禅修的健康态度是怎样的?

“没啥玄妙”,拒绝上神秘感和焦虑感的当,拒绝“理路不通”的方法和“空中楼阁”的幻想。

所有的方法和原理,都力求清楚、明白。因为一切结果的实现,都需要因、缘具足才会成就。我们努力去认知身心规律,运用规律来培育向善、向上的力量,就会产生相应的成果。

“禅坐”的姿势是怎样的

禅修不仅仅是在打坐时才能进行,但“静坐”是最容易让心安定的姿势。所以我们先来分享“静坐”的姿势。
在静坐之前,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穿著。
时间:精神充足、没有过饱或者过饿的时候。最好是早上、晚上比较清静,但如果是正餐以后一小时内可能过饱,身心都很粗重,不易安定。
地点:选择清净、无人打扰、无风、温度适宜的地方。在室内不要开着空调静坐。
坐具:选择合适的坐垫或者禅凳。尽量不要太高(容易感觉危险不稳当)或者太低(视野低下感到促狭)。可以选择一般的“禅修垫”或者泡沫垫、瑜伽垫,或者坐在硬度足够、整洁平整的床上。不可以直接坐在地上或者过硬、过寒的椅子上,也不能背靠墙壁、靠背。
在臀部垫上一个小禅垫,圆形或者梯形均可,如果感到盘腿困难,可稍微加高。
穿著:穿著宽松舒适的衣物,如运动裤等,尽量不要穿牛仔裤、帆布裤。(为了姿势示范,配图是穿著短袖,但静坐时)要注意防寒、防风,尽量穿著长袖衣裤,并用毯子包住双腿,必要时包住腰部。
静坐的姿势:
以下是静坐的姿势。坐得越端正越容易安定身心,但在禅修中最重要的是训练心的运作方式,不要过度强求坐姿,并且要注意其它时候的腿部锻炼。如果过度勉强坐姿、不注意腿部锻炼,会影响血液流通,增加中风的风险。
1、半跏趺坐(单盘)
坐稳以后,把一只脚放在另一只脚上即可。(在隔天或下次静坐时,可以调换两脚方位,但一座之间尽量不要动)
方式一:右腿膝盖向前,右脚尽量往臀部靠近,然后把左腿膝盖向前,左脚放在右边大腿上,尽量向腰部靠近。这样两个膝盖放在禅凳上,与臀部一起支撑起全身。是一个很安稳、省力的姿势,重心主要在腿上。
方式二:两脚直接地叠放在一起,右小腿受力,支撑起下半身。但如果经年累月用这种姿势,应轮流调换双脚的方位。
许多人对前一种坐姿感到困难,运用第二种方式又不是很健康。建议在静坐时身体略微前倾,重心前移,或者使用其它姿势。
2、全跏趺坐(双盘)
按半跏趺坐的姿势坐好,再把右脚搬上来安稳地放在左腿上,调整两条腿的位置。这样两个膝盖放在禅凳上,与臀部一起支撑起全身,是最为安稳的方式。
以上两种方式对于许多人而言有一些难度,还可以采取这些姿势。
3、散盘
只需要将两只脚一前一后放在禅垫上,安稳地坐下即可。
4、如意坐
左小腿平放在禅垫上,脚掌向臀部靠近,右脚垂立。两只手合抱住膝盖,亦可分别置于两膝。
5、跪坐
在坐垫上跪下,双膝并拢,双脚的大拇趾并拢或者上下交叠,然后臀部坐在脚后跟上。
也可以在胯下放置一个垫子,垫子压在小腿与双脚上,臀部坐在垫子上即可。
还可以选择在禅垫上放置一个“跪凳”,臀部坐在跪凳上。
6、垂脚坐
选择适宜高度的椅子,在椅子上端正做好,两腿垂立,双脚置于地面(注意脚部保暖)。对于身体柔软度不够的人与没有适合空间、时间的人,在合适的座椅上都可以静坐。
注意,影视剧中常见有这样的姿势,两个脚踝受力,实际上是最费力、容易腿麻的姿势。
如果在跏趺坐的时候腰部、脊椎过于弯曲,无法健康地挺直,或者腿盘不上去,那么可以将臀部适当微微垫高,一来可以把腰部支撑起来,二来更容易盘坐。但并不是把臀部全部坐在垫子上,而是让垫子支撑起臀部即可。 如果想要“练腿”,可以试一试跪坐1或2的方法:臀部坐在脚后跟上;或者在胯下放置一个垫子,垫子压在小腿与双脚上,臀部坐在垫子上。这样子跪坐,时间稍长一点,腿也会酸麻,但是这样练习几次,就很容易跏趺坐了。 有一些姿势能够开胯,比如瑜伽动作里的蝴蝶式,有助于跏趺坐。还有一个耳熟能详、又爱又恨的方式:减肥。饮食少而清淡也可以缓解腿痛。
睡眠的姿势:
此处,顺便介绍睡眠的姿势——“吉祥卧”(狮子卧),即“右胁而卧,重累其足”。
睡眠时向右侧躺卧,右手的手掌枕在头部右侧,左脚安放在右脚上,左手就顺势放在过自己左侧的身体上,一般是放在左侧臀部或者大腿上,如此即能平稳地安卧在床上。

入座的顺序:

1、安坐在禅凳或者坐垫上。

臀部的1/3到1/2坐在小禅垫上即可,小禅垫的作用是支撑起腰部、背部,这样不须腰部、背部费力支撑,易于安定。不要贪图舒适就坐满小坐垫。

2、调整双脚。(详细方式见上文)

3、稍微整理衣襟、盖腿布,以免中途滑落。

4、安放双手。

两手的掌心向上,重叠在一起,两个大拇指的指尖轻轻抵住,然后收回到肚脐前方,平稳地安放在脚上。

也可以把双手放在膝盖上、大腿上,手心向上或者手背向上均可。

5、调节身躯。

将脊背挺直,运用腰部的力量,轮流地顺着顺时针、逆时针两个方向360度旋转上身。但在这个过程中,双手双脚的姿势威仪,切莫散乱。几次以后,就端正坐好,脊骨自然伸直,不要弯腰驼背,也不要刻意耸立笔直,身体略微前倾,重心略前移。

胸部也微微向里收,不用刻意挺胸。身体放松,稍微感受一下肩部与腹部,如果发觉有耸肩、腹部僵硬,说明有一些紧张,稍稍放松。

6、端正头颈。

下巴向喉咙方向微微下收,鼻子与肚脐保持在身体的中线上,不偏不斜,头部不低不昂,面部平正。

7、张开口齿,吐出浊气。

先用嘴把浊气绵绵吐出,并且观想自己身体经脉之中所有不通之处,都随着气息通畅地放出。然后再微微闭口,用鼻子轻轻地吸入清气。此时不可以心急气粗,这样做三遍即可,如果是身体气息调和,做一次就够了。

8、微微合上嘴巴,上下嘴唇、上下牙齿微微相碰触。然后舌头放松,舌尖轻轻地接触到上颚(两个门牙牙龈处)。只要把舌头平放,微笑一下,舌尖就会轻轻接触上颚。舌头不要用力,以免劳力、上火。

9、微微合上双眼,不须用力闭目,只须要阻断强光进入双眼即可。

保持这样端正的姿势坐好,头颈身躯四肢都不要随意摇动,便能慢慢安定。

学习坐禅,调和身体要点就是:身体不粗重宽放,也不紧张急促。

调节好了身体以后,还要调节呼吸和心念,稳健地走上止、观的道路。

撰文丨释圣玄
绘 图丨 苏 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