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院来了演奏家

 马尔的视觉 2023-10-08 发布于安徽

古睢书院推出“名家名角展演”民乐雅集,又在探索新路子。书院利用沈山长的文化资源优势,以普及、提高音乐欣赏能力为主旨,同时也在推介小城的音乐名家、大家。

用“名家”、“大家”来标识民乐雅集第一期开场的四人,并不为夸大。四人多有“国”字号名衔与职务,这是一种相对权威的认可。

小城民乐界,杨全喜、楚昭、徐辉等都是传奇人物。“首席”之类的标签,已不足以概述他们在淮北民乐史的作用、贡献。杨老师家的二女娃展翅中国乐坛,已成小城文艺佳话;几人精心打造出的淮北民乐团盛名日隆,威风八面。

雅集探路,书院邀此等名家站台,古睢文化面貌又绽新颜。

山长老沈着一袭长袍,一番欢迎词算是拉开雅集序幕。

天气也在凑趣,恰在演出前落下小雨。弦乐、弹拨,有雨丝、雨声伴随,更增乐色韵味。听众拉远去听,便有稍许的悠长情致。

雅集不同于音乐厅里那样的正式演出,它的范围更小,场地与氛围也更感性一些。听众并非普通大众,而是文艺喜好者,雅集是欣赏也在交流、切磋。

徐辉老师打头阵。他的开篇两支曲子《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春到沂河》皆为旧曲目。前一则抒情,熟悉的旋律也易于共情;后一则变化多,跌宕起伏。

一把小柳琴,搁他手里能做千军万马。

几个演奏家,我唯与赵文轩不熟。

他的“国”字号头衔甚多,什么全国社会艺术考级考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会员、中国乐器协会器乐文化专业委员会理事等等。这些名目对年轻人来说,没有资历凭借,只能靠业务搏取。

赵文轩出场长衣飘逸,人也清秀。他演奏的曲目为《秦腔即兴曲》。此曲是宁夏秦腔剧院已故琴师安彪的代表作之一,原为板胡曲,笛子也用。

我第一次听古筝演奏此曲目。赵老师弹得激越、奔放,亦有悲凉意味蕴含。

与楚昭老师合奏《忆江南》、《春江花月夜》,赵老师勾抹挑滑音扫弦,配搭非常贴切。同样是弹拨声效的古筝与琵琶的二重奏,最难的是收放掌控。拿捏不到位不仅会混淆层次感,也难以呈现不同的乐声之美。二人的重奏可谓绝妙,各自的轻重缓急恰到好处。

演奏家的境界与水准,令人大开眼界。

现场来了不少楚昭的乐迷,她的琵琶声一出,便为全场亮点、焦点。

演奏家中,能将乐器和自己合二为一者,即为顶尖高手。杨老师、楚馆长、徐辉便是范例。好的乐手对乐器只是熟练驾驭,在大家那里则是琴人一体。

琴声便是她的嗓音,浅唱低吟,高调遏云;情绪迸发处,人琴难分。

雅集由杨老师压台。就算是全喜兄这样的大家亦不敢怠慢,拿出看家之宝豫东小调《一枝花》。曲子高难度,考量技巧和演奏经验。它有模拟音,也有密集的手法变化。演奏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情味土得掉渣,乐声极为感染人。

坐我旁边的一位朋友说,四五十年前一听杨老师的二胡,魂就被他勾去了;他能拉出二胡的“拉魂腔”。

近一个小时的雅集,听众鸦雀无声。不仅为对艺术家的敬重,也是因几位老师呈现出的艺术魅力而折服。

书院搭台,演奏家献艺;一场雅集,弦动人心。

作者相关文章

音乐家

我爱民乐团

小城文化记忆:琵琶语

关注马尔的视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