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语法观4:定语和谓语的关系

 hercules028 2023-10-08 发布于四川

定语和谓语似乎搭不上什么关系,因为两者在句子中的地位是不同的,定语是可有可无的,而谓语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我说定语中的主语定语,就等同于谓语,您能同意吗?我这样说,是因为主语定语和谓语包含的信息可以是一样的,谓语和主语定语可以互换。比如:

这片好的树叶——这片树叶是好的。
the good leaf—— The leaf is good.

那片正在掉落的树叶——那片树叶正在掉落。
the falling leaf——The leaf was falling.

那片已经掉落的树叶——那片树叶已经掉落。
the fallen leaf——The leaf has fallen.

那片在地上的树叶——那片树叶在地上。
the leaf on the ground----The leaf is on the ground.

那些被长颈鹿吃掉了的树叶——那些树叶被长颈鹿吃掉了。
the leaves eaten by giraffes---- The leaves have been eaten by giraffes.

昨天吃了那些树叶的长颈鹿——昨天长颈鹿吃了那些树叶。

……

总结:英语动词在句子中作定语时,有体而无时;作谓语时,时属于必须,体则不必须。如果把英语句子比作是成品的豆腐的话,“含时的动词”就是加入豆浆的卤水,缺了这份卤水,就成不了豆腐。这份卤水(谓语动词)除了时和体,还可以包含人称和数,比如一般现在时,让无数中国人痛心疾首的“三单”就是;但有时又不必须,比如一般过去时,就不分人称和数,最为简易。

明白了定语和谓语的关系,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这首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元曲:

《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散曲,奇就奇在从第一行到第三行,都不是句子,而只是一些事物的罗列,却成功营造了一片秋思之情,正是奇妙啊!现在看来,其实,虽然不是句子,但名词前的定语是可以转化成谓语的:比如,枯藤——藤是枯的;老树——树是老的;昏鸦——鸦在黄昏时分……其余的不一一列举了。总之,作品中形容词不做谓语而作定语,不仅没有丢失一丝一毫的信息,而且还起到了表达经济、密集的功效,为最后两句蓄足了势,成就了千古名篇。

英语中有时候也有这种情况。比如当我们发现两个人曾经在一个完全不同的地方相遇或有共同的熟人时,我们通常会用“small world”来表示惊讶之情。而其实这句话应该是:The world is really small! “small”应该是谓语,而不是定语。还有比如:He is a strong swimmer.中的”strong” 也是一个谓语地位的词,还有接到误打来的电话时说的”wrong number”。

那么,定语和谓语到底有什么不同呢?其实定语和谓语是有着本质的不同的。还是回到开头的那个问题,为什么定语有时可以省略,而谓语不可或缺呢?

因为,说话的本质就是在已知信息的基础上增加新信息。主语在句子中处于“已知信息”的地位,主语的中心名词不可缺的,但其定语,是可以被省略的。而谓语在句子中的功能是提示“新信息”,正是说话本身的目的——没有新信息,说话就没必要——所以是不可或缺的。

一天到晚胡思乱想,欢迎批评指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