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情系搬迁老爷叔,暖心回归“品·南东”

 cxag 2023-10-08 发布于北京
图片

一日三餐送到面前,最爱吃的是红烧肉;常用的老花镜、手机、放大镜、遥控器、水杯、热水壶等物品,整齐地排列在桌子上,触手可及;在房间里时,看看报纸、电视;走出房间,和住在隔壁的老哥哥、老姐姐们聊聊天;身体状况好时,到苏州河畔和老弄堂走走,感受下红火热闹的国庆氛围……自从在南京东路街道和龙泉居委会的帮助下,9月30日住进了位于“品·南东”苏河之眸零距离家园综合服务体的长者照护中心,老杨就过上了前所未有的舒心日子:“吃得好、住得好,生活环境好、工作人员服务好,最关键的,是回到了熟悉的社区,'小姆妈’陆书记还会经常来看我……”

图片

图片

老杨在“新家”看电视

图片

“新家”的饭菜很对老杨的胃口

老杨,今年74岁,未婚,年轻时曾到新疆支援边疆建设,长期靠政府救济金和姐姐妹妹的支持生活。

2015年5月,陆顺凤来到龙泉居委会工作,对包干块区内的居民一一走访之后,发现老杨是她见过的最让人放心不下的孤老——不会做饭,吃上助老餐之前,一日三餐靠一个电饭锅煮点白米饭,肉菜全靠妹妹一周送一次、邻居帮忙烧;由于“搞不清楚怎么迁户口”,老杨的户口长期在新疆,敬老卡、新版社保卡、助老餐等事务无法落实,陆顺凤和龙泉居委会的社工们就主动上门告知和协助办理。随着一个个问题得到妥善解决,陆顺凤成了老杨逢人就夸的贴心“小姆妈”。得知老杨这么称呼自己,陆顺凤一边“恶狠狠”地说:“我比你小,不准叫我'小姆妈’”,一边继续帮助老杨解决难题,并且劝他:“脑子和身体的功能都是不用则退的,为了你自己的老年生活品质着想,要尽量多想一点、多做一点。”

图片

老杨在旧居(搬迁前资料)

考虑到老杨年岁渐长且行动不便,身边也没有人照顾,陆顺凤请两个热心邻居代为关注他的生活状况。事实证明,这个安排是正确的。

2017年8月盛夏,邻居打来电话:“老杨昏过去了,不省人事。”陆顺凤抄起手机直奔老杨家中。原来,老杨不舍得装空调,受不住高温中暑了。陆顺凤叫来120救护车,将老杨送到长征医院急救,一直守到他“活”过来。随后数周,龙泉居委会到处奔走,为老杨申请到了困难老人福利——一台空调,安装完毕后,陆顺凤跟老杨说:“空调必须开起来,再敢中暑,我就对你不客气!”

图片

老杨有了空调(搬迁前资料)

2018年4月一天,陆顺凤收到邻居发来的消息:“老杨的妹妹突发疾病过世了。”陆顺凤再一次往老杨家赶。果然,老杨正在家里伤心,看到陆顺凤之后哭得像个孩子:“小陆,我妹妹走了……”那天,陆顺凤一直陪着老杨,拍着他的背,给他递纸巾。

2021年10月,老杨家所在的街坊征收了!房子的承租人是老杨的妹妹(已亡),户口本上只有老杨和妹妹的女儿(侄女小董)。经过多次调解,小董和老杨终于对安置款的分配达成一致,在动迁协议上签了字。陆顺凤用轮椅推着老杨回家时,对他说:“杨师傅,你要搬走了,以后要长点脑子,你现在有好几百万,未来的日子怎么过,一定要好好想清楚,一定要保护好自己……”老杨没有接话,到了家门口,他哽咽着对陆顺凤说:“小陆,你们也要健健康康的。”

图片

龙泉居委社工探望老杨(搬迁前资料)

2022年3月,老杨有位平时不常走动的亲戚突然很热心,帮老杨租房搬家,还谈妥了先租后买的协议。陆顺凤不放心老杨,联系到其租住地所属的居委会党总支和楼组长,拜托他们多关心一下这位爷叔。没想到,这位亲戚得知老杨不想买房之后,收掉老杨的手机,逼迫老杨写下了高达20万元的欠条,还和房东一起把老杨赶出了出租屋。后来在警方介入下,老杨暂时住进了月结的小宾馆里。

2023年7月的一天,陆顺凤遇到在医院配药的老杨。谈到被骗一事,老杨委屈地说:“没有血缘关系的居委干部这么多年关心照顾我,自己的亲戚却这么骗我,心太寒了!我实在没脸联系你,也想不出别的出路,就在小宾馆里混吃等死算了。”看到老杨光着膀子,陆顺凤心疼地说:“杨师傅,汗衫先穿起来,注意点形象好伐?你要是真不打算买房的话,要么还是回到南京东路街道,住到我视线范围内来吧,先别急,让我想想怎么帮你。”

龙泉居民区党总支和居委会共同商量之后,想到了让老杨住到新晋“网红”——南东绿房子(位于“品·南东”零距离家园综合服务体三楼、四楼的长者照护中心)。这天,陆顺凤带着老杨和侄女小董前往参观。没想到,在参观的过程中,从位于一楼的南京东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分中心,到二楼的社区食堂、图书馆、长者日托所,从五楼的长者运动中心,到六楼的最美楼台,老杨对每一处都非常满意,抓着陆顺凤的手,他眼睛里含着泪:“要是能住进这里,我就心定了。”随后,在街道的关心和安排下,龙泉居委会和侄女小董一起帮助老杨完成了入住前的各项资料和体检准备,按相关政策和规定办妥了各项手续,在中秋节和国庆节双节同庆的日子里,老杨如愿搬进了“新家”。

国庆长假期间,陆顺凤去探望老杨,曾经不善言辞的他变得健谈起来:“吃得好、住得好,还有工作人员帮忙整理房间、洗衣服,医护人员关注我们的身体健康。我以前住的房间,从来没有窗户,现在的'新家’不仅有窗,还能孵太阳。我在这里算是小弟弟,老哥哥、老姐姐们对我很好,我们经常聊天……”

图片

第一次住进有窗、有阳光的房间,老杨很满意

图片

图片

“新家”环境舒适

据了解,像老杨这样搬迁后仍然得到龙泉居民区党总支和居委会关心的居民还有很多。陆顺凤说,随着人户分离的情况越来越多,龙泉居民区党总支和龙泉居委会正在街道的支持下,积极探索既合法合规又便民利民的全新工作模式,努力为人户分离的居民排忧解难,让居民群众第一时间获得相关讯息,为大家办理事务提供便利。“我们和人户分离的居民之间的关系,就好像是相处了多年的闺蜜——日常生活中,大家就像君子之交淡如水,各自忙碌;如果有烦心事,我们愿意倾听,从居民角度给出建议,倾尽全力提供帮助。”


记者 / 宋梅

编辑 / 陈露露

图片 / 龙泉居委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