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白山人漫稿 作者:孙一元

 新用户4541Ay47 2023-10-08 发布于上海

八卷。明孙一元撰。孙一元。字太初,号太白山人。自称秦(陕西)人,实为宗室安化王宗人,王姓因不轨诛,故变姓名避难。他踪迹诡异,常以铁笛鹤瓢自随,遍游名胜,足迹几乎遍及天下。正德十三年(1518) 卜居乌程(今浙江吴兴),与刘麟、龙霓等人结社唱和,时称“苕溪五隐。”著有《太白山人漫稿》。由吴兴张氏初刻于正德年间。前有正德十三年(1518)郑善夫序,后有方豪后序,题为《太白山人诗》,凡五卷。嘉靖年间多次翻刻,有万历二十五年(1597)张睿卿刻本,共八卷。本集为崇祯十二年(1639)周道仁根据以前各本重新刊刻,共八卷,并有补遗、附录各一卷。孙一元性好吟咏,歌行颇有淋漓豪宕之气,如《致道观看七星桧树歌》,开首就有动人心魄的力量,接着运用苍劲的笔锋描写古松的形象。其绝、律中也有一些风神俊逸之作,读来颇感亲切。但其诗锤炼尚有不足,略嫌粗糙。陈田《明诗纪事》评论道:“山人诗,激宕处亦摹杜,而炼句炼字,时出入于王摩诘、孟襄阳,岑嘉州诸公间,长歌气魄稍弱,律诗因是一时之秀。”有明万历年间刻本及 《四库全书》本行世。

章节列表

目录

刻太白山人漫藁题辞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目录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六

太白山人漫藁目録   别集类五【明】

卷一

古乐府

卷二

五言古

卷三

七言古

卷四

五言律

卷五

五言排律

卷六

七言律

卷七

五言絶

卷八

六言诗

七言絶

【臣】等谨案太白山人漫稿八卷明孙一元撰一元字太初自称秦人或曰安化王孙也尝栖太白之巅故称太白山人又尝西入华南入衡东登岱又南入吴与刘麟吴珫陆崑龙霓称苕溪五隐晩而就婚施氏遂卒于吴兴麟为文以表其墓一元才地超轶论者至以王猛之流拟之其所为诗排奡凌厉往往多悲壮激越之音读之极伉健可喜朱彞尊至谓其瓣香在黄庭坚持论虽不免稍过然当秦声竞响之日而能矫然拔俗如此亦可谓独行其志者矣明史艺文志载一元太白山人稿五卷此本为崇祯中湖州周伯仁所刻凡八卷盖据吴兴张氏本及阳湖本而合辑之者原録于八卷末尚标有补遗若干首而卷内无之盖当时有志搜访而未得也闵元衢欧余漫録载一元逸诗有送许相卿诗一首见许氏谱题王伯雨园亭二首见乌青镇志和吴甘泉诗四首重游一首君马黄一首见真蹟饮马长城窟一首见卢志庵所録续于纪宣符家得十四首又称鲍稚家有其诗抄约千余首则其散佚亦多矣乾隆四十四年正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校官【臣】陆费墀

刻太白山人漫藁题辞

刻太白山人漫藁题辞

孙太初先生以超轶絶世之才游半天下卒卜居於吾湖考其年仅三十有七而当时之伟人杰士无不折节下先生若得交於先生为幸者没之日各分任其平生所属使无复有遗憾非有一段不朽者沁入人心奚以至於斯余生也晩不获炙先生但见湖之先荐绅大夫及耆旧之士每啧啧称先生为畸人至得其诗藁中片纸只字无不宝为弘璧天球也者当年诸刻惟余外家张氏本称善而岁久业荒悉以饱蚁鼠之腹有心者伤之长儿仁偶过舅氏从零落中见其仅存者什之一因觅其原本又从友人处得阳湖本合为补葺并传志叙言彚成一集以流布海内俾海内之慕先生者知先生之诗瓢犹有在而当时刘元瑞郑少谷李空同诸君子所以表章先生者令千载如见云藁曰太白山人存旧志也崇祯已卯春日吴兴周中度身为父题

太白山人漫藁序

太白山人漫藁者吾友孙太初所为诗也夫曰漫者触而成声无谓有谓之云也太初关西豪杰也束髪入太白山为山人继入终南泛观恒岱遵龟蒙慕宣圣遗韵止於邹鲁之邦久之踰江淮下吴越鶡冠布袍独立於万象之表志孑如也夫高踪远影者顾以世为不足为乎及读其诗皆悲壮奇崛感激奋发而卒泽以中和如神龙在渊变化不测得时而兴乘云雷而雨天下噫是岂忘情遁性为犂舆耒耜者伦乎或曰太初离亲戚去坟墓远游于方之外与名教或不相蒙者是何言哉孔子曰丘也东西南北人也复欲居九夷严子陵去齐适越管幼安徙於辽东孙明复隐居於太山之阳邵康节去家入洛四十而後娶古之贤达流寓於外要必有所为而安焉者独太初尔邪或曰吴越之人右文人易致名誉太初操觚饰智扬扬然为高意有终南之捷者夫以太初之才稍自抑以应今之世何往弗达顾甘心寂寥卒其世以餂无端功名邪吾尝与太初乘月泛洞庭浩歌渔父傲睨一世若无少芥蔕於其怀又尝与卧西湖之上见其息深深时乎天长时乎地久要固有道者吾闻无欲而後可应世今之应世者可胜议哉漫藁凡若干余为之序以传藁而曰漫则固传也太初不与也正德戊寅岁春二月少谷山人晋安郑善夫书

余序太初漫藁成太初曰子真知我者又明年庚辰而太初死遗命以漫藁必付余余归吊其庐抚其孤擕其藁至杭梓而行之凡与太初游者如杭人许台仲陈遂初高世美湖人施邦直沈仁伯徽人程世大孙道甫戴仲良率来集事於乎使太初复生诸君当不愧其平生之言乎是年秋七月望善夫志

太白山人漫藁序

太白山人漫藁成予友少谷子以示予於胜果寺俾序之序曰吾读太白山人诗而知吾越山水之盛也吾闻山水能生奇人矣太白山人秦人也入吾越时未有诗名久而渐张公卿方伯连帅之尊舆皁优伎之贱无弗知有山人者吾越山水之助也夫寓吾越者多矣而何独一太白山人乃得其助盖山人以其雄壮浑厚之资肆之以诡怪佳丽之观若甘和白采之合美故其诗往往为人所传而予固知其必传于後也夫既能生奇人矣而奇人自外至者复能留焉留之者与生之者等也故因以知吾越山水之盛又曰太白山人江湖间不可无也漫藁之刻太白山人不可无也有太白山人然後重江湖有漫藁然後太白山人重少谷子之意也今之神山人者曰山人长髯白面玄谈静养决非凡骨真仙或可成也器山人者曰山人宏才广识知兵晓吏事使之用世当若古之王猛者流而惜其流落不偶也有鄙山人者曰山人岂无父母妻子亲戚坟墓而乃溺情忘反也山人愿学林逋矣而何卒取少艾以自汚也棠陵子曰太白山人不可鄙也神之者诬矣器之者或未必然也江湖之间不可无也予尝遇山人於姑苏之台窃欲友之而吏事牵矣山人於少谷子尽读交游所赠而曰独心伏于崑山予尝感其知而再会无由矣然有待也盖高明之士一变必殊絶吾及其变而友之当有得矣呜呼已焉哉又曰太白山人已矣能使少谷子收其藁以传又能使刘元瑞诸君子治其後事予友吾惟可崛迈之士也而於山人每心伏焉殷近夫余畏也而畏山人皆有忘形刎颈之意呜呼山人可谓得豪杰之心者矣夫用世者在先得豪杰之心然则太白山人虽谓之用世之才可也

正德十五年闰八月二十日棠陵方豪漫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