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妇科囊性病变分类及影像诊断

 tiwbing 2023-10-08 发布于河南

作者:stari

来源:1影1世界

妇科囊性病变分类及影像诊断

妇科囊性病变,是临床经常遇到的一类病变,多为良性,除个别因扭转、破裂等表现为急腹症外,一般无特异性症状。具有明显症状、或不好定性、或有恶性可能的卵巢囊肿常需要手术治疗。

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妇科肿瘤学组组织专家制订《卵巢囊肿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目的是为规范卵巢囊肿诊治,避免过度干预,更好地保护卵巢功能和生育能力,精准对卵巢恶性肿瘤的潜在风险进行预判及治疗。

在影像诊断中,如何准确判断来源,做出准确诊断?

今天,我们整理妇科盆腔囊性病变,共同学习。

妇科囊肿分类

图片

影像诊断

超声

是妇科囊肿的首选检查方法,无创伤,无辐射,操作简便,可重复检查对比。

可明确区分囊性、囊实性病变。

对于囊性病变,大小、形态、囊壁厚薄、光滑与否、有无分隔、周围情况、内部血流等,显示较好。

MRI

在妇科盆腔,MRI良好的空间分辨率、软组织分辨率,给妇科肿瘤的诊断带来了极大的信心。

MRI能对各类囊肿的形态学、血供特点、内部成分分别显示,提高诊断的特异性。

MRI诊断恶性卵巢囊肿的敏感度为96.6%,特异度为83.7%~94.0%。

其它影像学检查

CT,因其辐射性,对盆腔软组织分辨率较差,一般不推荐使用。

PET-CT,PET-MR对于卵巢恶性肿瘤的远处转移以及<5mm的微小转移的评估更具优势。

影像学IOTA规则
(判断良恶性)

国际卵巢肿瘤分析小组(IOTA)推出了一种简单规则,由5个表示恶性病变的特征(M规则)和5个表示良性病变的特征(B规则)组成。如超声评估无B特征只有M特征,归类为恶性;如无M特征而只有B特征,归类为良性;同时具有M特征和B特征,或者二者都没有,则无法进行分类。

图片

滤泡囊肿

滤泡囊肿,是由于成熟卵泡不排卵,它持续存在,卵泡液潴留,超过3cm时,形成滤泡囊肿。

正常成熟卵泡,一般情况下平均直径不超过1.5cm,直径大于2.5cm则称滤泡囊肿。

从胎儿至绝经后妇女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以孕龄期非妊娠妇女和月经初潮少女及围绝经期妇女发病率相对较高。

此囊肿为生理性、非赘生性的瘤样病变,可随着激素水平变化而改变。

通常无明显症状,很少出现破裂、出血。

影像特点:

超声一般是首先检查方法,CT可以发现病变,但定位模糊,MRi可以精确显示卵巢、子宫、囊肿的解剖关系,是理想检查方法。

超声、CT可见子宫一侧,附件区病变,MRI直接显示在卵巢内部病变。

一般为圆形、类圆形,单纯性、囊性病变,薄壁、光滑,一般直径<5.0cm,最大可达10.0cm。

囊肿周边有时可见正常卵巢组织。

动态观察囊肿变小或消失:一般经过1-3个月经周期后,最长者数月后囊肿自然消失。

图片45岁,右侧卵巢滤泡囊肿,MRI上,T2WI薄壁囊性病变,内部信号均匀。超声示,右侧附件区圆形无回声区,直径约3.2cm,后随访消失。

黄素囊肿

好发于妊娠晚期或产褥期妇女。

在病理上,与滋养层细胞伴发,由于滋养叶细胞过度增生,分泌高浓度的β-HCG,刺激卵泡膜过度黄素化,形成囊肿。因此,临床上多发生于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糖尿病、多次妊娠、Rh血型不合、口服大量雌激素及应用促性腺激素促排卵等。

滋养叶细胞肿瘤治疗之后,囊肿可自行消退。

影像表现:

多为双侧病变,多房性囊肿(一般1-3个)。

囊壁光滑,厚薄均匀,内部液体均匀。

图片黄素囊肿:双侧发生,多发囊肿,壁略厚,厚薄均匀,壁光滑

黄体囊肿

黄体囊肿,是指排卵后,黄体持续存在,内部封闭充满血液,当囊腔直径>3cm,称为黄体囊肿。

一般在排卵后1-2天及妊娠早期形成,为单房薄壁,常见囊腔内出血。

直径大于4cm者少见,较大者可发生自发性破裂。

育龄期妇女最多见,黄体囊肿也可见于妊娠早期,一般在孕2-3个月消失。

影像表现为卵巢小而复杂的多发囊肿,能量多谱勒显示囊壁血管丰富,称“火环征”。

表现为厚壁囊肿,囊内液体信号不均匀。

图片小而复杂的囊肿,囊壁血供丰富,彩超示火环征。MRI轴位T2WI图像,示小囊肿,囊壁含铁血黄素沉着而呈低信号环。右侧卵巢正常。

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巧囊)

子宫内膜组织异位症,表现为盆腔内囊性病变,内部为融化了的巧克力样液体的囊肿。

大约75%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卵巢受累,20-40岁女性多发,临床表现主要有痛经、腹痛、月经不调、不孕症等。

影像表现:

多房囊性病变,壁略厚,可有分隔。

CT显示内部密度不均,MRI可见分层,以及短T1高信号,DWI明显扩散受限。

图片CT显示为厚壁囊肿,底部密度略高;T2WI显示囊性病变,底部有沉渣,信号不均;T1WI和T1WI-FS显示囊肿内部为不均匀的高信号;DWI和ADC图示囊肿内部扩散受限,DWI混合高信号,ADC明显低信号。

囊性成熟性畸胎瘤(皮样囊肿)

囊形性成熟畸胎瘤,又称皮样囊肿,是一种常见的良性盆腔肿瘤,起源于内胚层、中胚层和外胚层三种生殖细胞层中的两种。因此,这些肿瘤内容物可能包括软组织、钙化、骨骼、牙齿、皮脂/脂肪、头发,甚至甲状腺组织等多种成分。

可发生过于任何年龄,是10-29岁女性中最常见的卵巢肿瘤,有极少可在绝经后妇女发生恶变。

90%是单侧发病,良性的,直径为5-15cm,类圆形,表面光滑,切面囊性,内含皮脂、毛发、囊内壁光滑附头节。

囊性成分是由囊肿内壁皮脂腺产生的液体脂肪,脂肪的存在对诊断具有提示意义 。尤其在MRI上信号特殊。

CT和MRI上常常见到整齐的脂-液平面,而毛发、牙齿、蛋白、脂类或软组织形成球状结节沿着这一界面漂浮,这是诊断卵巢囊性畸胎瘤的特征性征象,国外文献报道称这一征象为“精灵球征”(Poke Ball Sign )。

图片T1WI示病变上部分为与皮下脂肪相近的高信号,下部分为水样低信号,二者交界面并高信号结节;T2示病变上部分为与皮下脂肪相近的高信号,下部分水样液性高信号,并交界面的高信号结节,结节信号强度低于皮下脂肪。

图片畸胎瘤:子宫左后方占位性病变,信号混杂,大部分T1WI、T2WI均为高信号,T1WI-fs、T2WI-fs显示脂肪被抑制,呈低信号。未被抑制掉的部分,增强后未见明显强化。

卵巢浆液性囊腺瘤

来源于卵巢上皮的良性肿瘤,占卵巢良性肿瘤的25%,好发于40-60岁女性,多数患者无临床症状,肿瘤体积较大时可出现腹胀、盆腔疼痛。

多为单发,球形,直径1-30cm,表面光滑、壁薄、内容物为透明液体。单纯性多为单房,囊壁光滑;乳头状常为多房,向囊外生长。

超声和CT对卵巢囊腺瘤的诊断价值类似。MR能判断囊内的成分,如出血、蛋白等,从而能区分浆液性或黏液性囊腺瘤。

CT表现:

浆液性囊腺瘤表现为一个较大的单房或多房性囊性肿物,囊壁薄,轮廓光整,其内为接近水样密度的液体。增强扫描囊壁或囊壁上软组织结节表现为中度以上强化。

MRI表现:

浆液性囊腺瘤表现为囊性肿物,囊壁薄而规则,常为单侧,也可双侧。囊内信号均一,在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MRI可明确显示临近器官受压移位情况。

图片右侧附件区囊性占位性病变,内部密度均匀,壁薄而光滑,后壁见点状钙化灶,增强后壁轻微强化,内部无强化。

卵巢黏液性囊腺瘤

占卵巢良性肿瘤的20%,发病年龄广泛,多发于30-50岁,恶变率为5-10%,最常见的症状为腹部或盆腔疼痛及腹部或盆腔包块伴随的相关症状。

多为单侧,表面光滑,多房囊性,直径可自数厘米至30cm,平均约10cm,内容物为黏液。自行破裂可发生腹膜假粘液瘤。

影像表现:

盆腔内较大囊性肿物,多房性,内部可见线条状分隔,轮廓光整。由于黏液性囊腺瘤囊内容物的蛋白含量高,其CT密度高于浆液性囊腺瘤,在T1WI及T2WI均为高信号。

图片体检超声发现盆腔囊性包块1个月,无特殊症状,子宫左后方可见一类圆形囊性病变,边界光滑清晰,内部可见分隔,信号不均,T2WI呈高信号,T1WI高低混杂,脂肪抑制后高信号部分更亮,增强后无明显强化。手术病理:黏液性囊腺瘤。

宫颈腺囊肿

宫颈腺囊肿,宫颈纳囊,也就是宫颈纳囊,是妇科非常常见的一种表现。

是宫颈转化区鳞状上皮取代柱状上皮过程中,新生的鳞状上皮覆盖宫颈腺管口或深入腺管,导致腺体分泌物引流受阻、潴留形成的囊肿。

好发于宫颈局部损伤和宫颈慢性炎症的患者。

为生理性改变,无需处理,深部囊肿常表现为宫颈肥大,注意与宫颈腺癌鉴别。

影像检查时,常见偶然发现,表现为多发小囊肿,大小不等,最大的一般直径不超过10mm,位于宫颈表浅处,边界清楚,内部信号均匀,壁薄而光滑。

输卵管囊肿

输卵管囊肿较少见,一般为输卵管系膜囊肿,病原体感染输卵管后,导致输卵管内膜肿胀、间质水肿、渗出,输卵管粘膜上皮脱落,如果急性炎症未受控制,则会形成输卵管积脓,炎症消退后脓液逐渐被吸收,形成输卵管系膜囊肿。

输卵管系膜囊肿,多无临床症状,囊肿体积增大或发生扭转,会出现剧烈腹痛、压迫症状,月经紊乱、输卵管粘连或堵塞导致不孕甚至异位妊娠。

MRI表现:

附件区囊性病变,单侧或双侧发病。

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楚,不侵犯周围组织。

囊壁薄、均匀、无结节,增强扫描无强化。

囊内为长T1长T2异常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

囊肿一侧的输卵管有不同程度的扩张,并与囊肿相通,这是其特征性表现。

图片双侧输卵管囊肿:盆腔内巨大囊肿,未见分隔,壁薄而光滑,可见一小突起,与扩张的输卵管相通。

多囊卵巢

多囊卵巢综合症是性连锁染色体显性疾病。

非周期性雌激素产生状态下长期不排卵。

超声检查时,发现双侧卵巢体积增大,每侧卵巢内都有多于12个卵泡,且都不成熟,直径在2-9mm之间,呈多囊样改变。

超声和MRI上可见卵巢增大伴外周多发小卵泡,即所谓的“珍珠链”征。

图片22岁,月经紊乱。MRi上可见双侧卵巢密集分布多发小囊肿,呈长T1长T2信号,壁薄而光滑,在矢状位上可见典型珍珠链征。结合激素水平检测、临床表现,最后诊断多囊卵巢综合症。

卵巢冠囊肿

是附件区较常见的囊性病变,约占15%左右,约大多数为良性,单纯性囊肿。患者多无症状,在体检时偶然发现。事发生扭转、破裂、出血,则为急腹症就诊。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无论男女,性腺分化以前,都有位于尿生殖嵴两侧纵行的两对管道,即中肾管(沃尔夫管)和副中肾管(苗勒氏管)。在输卵管系膜内残留的中肾导管,叫卵巢冠,在这里发生的囊肿,就是卵巢冠囊肿。

多发于单侧,生长缓慢。

影像表现为圆形、单房囊肿,边界清楚,薄壁光滑。内部信号/密度均匀。

MRI仔细观察,卵巢与囊肿分离,具有重要提示意义。

CT增强扫描时,在阔韧带内的囊肿顶部受压上抬的输卵管明显强化,似弧形,是卵巢冠囊肿的另一征象。

图片

卵巢冠囊肿,术前误诊为卵巢囊肿。子宫直肠窝内囊肿,壁薄,均匀,光滑,张力较低,与同侧正常卵巢分离(简头),T1WI-FS增强扫描无强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