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凯华 | 寒露祛秋愁(节气文)《柯桥日报》发表

 作家邹佩zoupei 2023-10-08 发布于陕西



寒露祛秋愁
文/孙凯华

公历每年10月7日-9日,露气寒冷、凝结成霜,是为寒露也。寒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告别了秋高气爽。深秋结束,萧萧冬意重、依依寒色浓,归燕南飞、残阳如血的初冬季节到了。“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这时也是在我国流行了几千年的”秋愁病”高发期。

秋愁,一是古代文人的悲秋之愁,“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此种秋愁有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思乡之愁;有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风渔火对愁眠“的孤苦之愁;有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病痛之愁;有周紫芝、柳永”秋意总关愁,那更与君轻别、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离别之愁……

二是指年关将至收成不佳的忧愁。犹如眼下虽疫情远去但经济不振,人们普遍收入减少,年初计划存款五万,如今还差八万,导致忧愁过年的焦虑与悲愁。

总之,伤感、哀怨、忧愁,毋庸置疑是一般意义上秋天里的思绪,但我今天不想过多描述它。我想重点说的是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乐观豁达、左河水“日享菊香播小麦,夜喝梨贝养脾肠“的适时而变。

要祛除秋愁,首先要加强锻炼,因为锻炼可诱发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从而对抑郁、焦虑等消极心境产生抵抗作用。在寒露时节,又一个重要节日——重阳节悄然而至,爬山登高、慢跑无疑是最好的运动了,这时在好像打翻油画颜料盘的初冬美景中、在层林尽染的大自然背景下,邀约亲朋登高望远不失为一大享受,万不可留下“遍插茱萸少一人”的遗憾。

在南方,寒露时节告别了炎热,阳光和煦,正是出游的好日子,人们赏花、吃螃蟹、钓鱼不亦乐乎。这时气温下降迅速,深水处太阳已晒不透,鱼儿游向水温较高的浅水区,所以有“秋钓边”之说,加之钓鱼本就可陶冶心性、安神定气和舒缓情绪。

往事不言愁,余生不悲秋。除锻炼、垂钓外,还要注意饮食调理,做到润肺生津,养心护肝、健脾益胃,多晒太阳,白天不拉窗帘、秋雨连绵的晚上要增加房间光照,抑制人脑褪黑素的过度分泌,人精神了,秋愁自然消失。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愿我们在寒露节气里不露光脚,要露的是永不言败的精气神;不泄气,泄的是无所作为、甘拜下风的悲气。

点击上方视频,遇见邹佩

#学员代表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