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四次长沙会战为何失败那么快,真的是日军攻势太猛吗?

 Loading69 2023-10-08 发布于四川

要问抗战时期哪个城市最令人瞩目,那当然非长沙莫属,中国军队在这座城市与日军打了四次会战,使日军伤亡数十万人,而且成就了一代名将薛岳,但在抗战胜利的前一年,长沙在短短的三天内陷于敌手,是什么原因造成长沙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沦陷呢?

第四次长沙会战为何失败那么快,真的是日军攻势太猛吗?

我在前面的问答说过,第四次长沙会战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薛岳个人的优缺点突出。薛岳在第一次长沙会战中表现出色坐上了第九战区司令长官的位置,这让薛岳更加不服从管了。在国民党内,他只对蒋介石和陈诚负责,而且有时蒋介石下达的公文他也会批上“待办”的字样,至于何应钦和白崇禧,他是直接拍板子反对的。1941年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使原本性格高傲的薛岳更加骄傲,这为后来第四次长沙会战的失败埋下了伏笔。1944年,日军即将发动第四次长沙会战的情报率先被重庆军委会拿到,军委会立刻通知薛岳准备应战,可薛岳认为,日军已经三年没有对长沙有大动作了,这次肯定是虚晃一枪,况且还有“天炉战法”,根本不足为惧。看到薛岳这个态度,军委会知道了事情的严重性,立刻让白崇禧去长沙和薛岳商量对策。白崇禧建议薛岳放弃长沙让开当面,把日军引到桂林利用日军战线拉长与日军决战,薛岳听了后却冲白崇禧怒道:“丢他妈!老子就不去给广西看大门!”白崇禧无奈,只好离去。

第四次长沙会战为何失败那么快,真的是日军攻势太猛吗?

1944年5月,横山勇接替阿南惟几正式对长沙展开攻击。此时薛岳身边的一个参谋叫赵子立,他是在武汉会战时进入薛岳的参谋部的,当时薛岳对这个新来的没在意,但当赵子立分析敌情的时候被薛岳看中,此后的时间里一直待在第九战区与薛岳合作。赵子立因工作出色职位也直线上升,但与薛岳的关系却直线下降,可以这么说,如果赵子立官职小,薛岳还会听他的建议,现在赵子立官职高了薛岳反而认为他在和自己较之高下,反而不会听他的建议。当时赵子立建议薛岳将司令部所在地迁往衡阳,因为衡阳西面有第九战区固有兵力,北面有重庆军委会直辖兵力,南面是余汉谋第七战区,东面是顾祝同第三战区,衡阳的交通条件非常优越,各路援军都能很快赶到衡阳,而且地形适合防守,衡阳又有从东部沿海迁往内陆的工厂,可以说在战争后期的战略价值完全取代了长沙。可薛岳没听进去,仍然没有放弃长沙。

第四次长沙会战为何失败那么快,真的是日军攻势太猛吗?

此时驻守在长沙的守军是北伐铁军张德能的第四军,第四军是薛岳的嫡系部队,薛岳不想让自己的嫡系在长沙与日军血战,想调第十军过来接替第四军,复制第三次长沙会战。然而,第十军还没赶到,长沙的守军就和日军交上火了,这时候薛岳突然发现中国军队背后出现了好几个日军师团,这是从来没有过的情况,他仓皇离开长沙,前往了湘西小城耒阳,临走前也没给张德能一个完整的命令,张德能的第四军在长沙与日军打了三天后弃城而逃,随后被枪毙了。此战,第九战区不仅失去司令部所在地,而且兵力被日军冲散的七零八落,一些军开始各自为战,指挥系统崩塌,薛岳先是迁往耒阳,后来不得不寄居于广西。

第四次长沙会战为何失败那么快,真的是日军攻势太猛吗?

1945年抗战胜利,重庆军委会给各个将领分配受降区,薛岳分到的是南昌,虽然南昌离长沙很近,但在薛岳的心里却隔了万水千山,想必没人的时候,性格高傲的薛岳在湘西耒阳也会留下两行复杂的眼泪吧。但这对于一个优点和缺点都很突出的人来说,这似乎是相对较好的结局,在生活中也总不能要一个人做到十全十美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