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宝钗:大处着眼小处入手

 三春去后读红楼 2023-10-08 发布于北京

01

探春甫一提出大观园改革方案,就遭到宝钗连续打击,从改革理论层面将探春的改革举措批得体无完肤。

宝钗的批评主要针探春改革的立足点和出发点,认为探春站位太低,缺少精神内核。

同时,对探春她们的“膏粱纨绔”行为表示强烈批判,指出探春在知与行结合方面的缺陷,并特地强调探春缺少实践经验。

宝钗对探春的这番批驳毫不留情,虽然没有直接否定探春的改革方向,但对探春的威信造成巨大负面影响。

借批评探春,宝钗奠定了自己在大观园改革中的思想领袖地位。

02

客观地讲,抛开宝钗私心,她对探春的这些批评确是金玉良言,切中肯綮。

也正因为探春等人对她的这些批评无法反驳,才能够不得不接受她在之后改革过程中的处处插手,导致改革成果被抢夺。

这既是宝钗的才能,也是她善于抓关键、谙熟做事的经验所致。

宝钗的这些道理和观点,即使在生活中也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

03

宝钗针对探春的批评,始于探春对赖家经营花园的一番感慨。

探春因贾府日常靡费巨大,又出得多进得少,受赖家花园经营模式启发,经过深思熟虑提出这项改革。

她说“从那日我才知道,一个破荷叶,一根枯草根子,都是值钱的。”这体现了以探春为代表的贾府管理者对经济管理的无知。

因此,宝钗抓住这一点当头一棒,说探春“真真膏粱纨绔之谈”,将贾府一干众人一笔抹倒。

04

宝钗对探春“膏粱纨绔之谈”的定性,虽然狠,但是准,她指出了贾府当前管理上的一个重要问题,即管理者不懂经营之道,缺乏必要的经济运作常识。

这一点,其实在晴雯生病时也有描写。

当时宝玉、麝月给大夫付钱,连戥子如何使用都不知道,对一两银子大概有多大也没有概念,整个怡红院大丫鬟中只有袭人才有这方面的知识,反映的正是这一现实。

如果不考虑袭人独揽财权这个因素,只能说明贾府从上到下都养尊处优惯了,对自己职责范围内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匮乏到十分严重的程度。

05

随后,宝钗又对探春的学识提出质疑,以朱子的《不自弃文》为引,判断探春所学的知识没有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这一点又被宝钗看透。

从探春的表现看,显然她没有完全理解《不自弃文》的真义,确实只是把这篇文章当成了普通文章。

宝钗并没有在这件事上继续纠缠,转而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天下没有不可用的东西;既可用,便值钱。”

宝钗的这六个字,可以说是她经商所得精髓。用马克思价值理论来解读,这就是价值和使用价值对立统一的关系。

同时,她还表达了对物质的朴素理解,坚定地提出“天下没有不可用的东西”。

这两个观点,使宝钗的知识层次提到哲学高度,远远将探春等人抛在身后。

06

宝钗能够说出这两句话,足以证明她绝非一个书呆子,也完全解释了为什么她对红楼梦一众人等能够做到“行为豁达”。

因为在宝钗看来,红楼梦众人与她在思想上完全不在一个层次,她以俯视的视角看待这些人。

即使强如凤姐,在宝钗眼中恐怕也只是一个只知动用心机的高级管理人员罢,因为凤姐在思想上还没有体现出宝钗这种带有明确的哲学思想的言行。

凤姐对宝钗的评价“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仅仅落于表象,没有深刻到宝钗骨子里。

宝钗与凤姐虽然是非常亲近的表姊妹,但二人关系十分紧张,其底层逻辑恐怕有一部分来源于此,即二人的认知不同。

07

由事及人,宝钗在对探春的理念提出质疑后,又对探春这个人予以否定。

她非常肯定地评价探春,“难为你是个聪敏人,这些正事大节目事竟没经历,也可惜迟了。”

尽管她认可探春的天分,但是否定了探春的资历和阅历,认为探春没有经历过正经大事,没有足够的经验积累,并且笃定即使现在再补充,也已经迟了。

宝钗这番话剑指探春的阅历和能力,背后隐含的意思是探春无法驾驭大观园改革这件事,必须在这方面补充力量。

而这个补充力量,就是宝钗自己。

深入理解“迟了”这句话,就能体会到宝钗背后这层含义。

08

宝钗这句“迟了”有歧义。

一种理解是探春的这些现状,对于即将进行大观园改革而言迟了,无法马上补救,只能由别人补上这个空缺。

另外一种理解是,在探春这个年龄还没有经历过这些“正事大节目事”,对探春这个人物的成长而言“迟了”。

显然探春完全还有机会、有时间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阅历。因此,结合宝钗此后的行为,特别是她窃取探春改革成果来看,这句“迟了”的含义当属第一种。

即探春驾驭不了大观园改革。

宝钗之所以指出探春的这方面缺陷,主要目标就是突出自己在大观园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自己的不可或缺、正当性和必要性,为她“抢班夺权”替代探春的行为作铺垫。

至此,通过打击探春、否定探春,宝钗在思想上、理论上,以及经验能力上占据了制高点,为后续工作铺平了道路。

宝钗随后回应李纨那句话所反映出来的道理,与宝钗的这些行为也完全吻合。

09

事实上,李纨的那句话也带着骨头,眼看就要大权旁落,李纨想帮助探春,所以强调宝钗和探春二人的探讨不是做正事,而是讲学问、做空谈。

宝钗在回应李纨的同时,将前面的道理回归到具体做事层面,d对自己的理论和观点作补充,进一步强化了她的地位。

宝钗首先强调“学问中便是正事”,阐述学问与正事的关系,二者并无矛盾。

然后又说在做事时,“用学问一提,那小事越发作高一层了”。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思想上的升华。

之后再反证,强调如果“不拿学问提着,便都流入市俗去了”,指出用学问“提着”做事的必要性。

10

宝钗说的这番道理,对我们现实生活也有非常强的借鉴意义。

宝钗这番话的真谛,在于大处着眼。

做什么事情,必须站在更高的高度、更广的角度去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引起更多人的共鸣,取得更多人的支持。

而不能象探春改革那样,仅仅就经济说经济、就收入说收入,只盯着贾府的钱,把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改革流入“市俗”,唤不起更多人共鸣的同时,还有可能忽视了一部分人的利益,招致不必要的反对。

11

统观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这方面的事例非常多。

比如古文中常见的“师出有名”,这个“名”指道理、理由,强调的是事情的正当性和正义性。

每一次农民起义和推翻前朝的行动,无不要找一个非常高大上、容易被人接受的口号。

陈胜、吴广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朱元璋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太平天国提出“天下一家,同享太平”“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共产党提出“打土豪,分田地”,这些都是在做大事时用学问“提着”。

即使是满清侵略中原地区也要找一个为崇祯复仇的理由掩盖其谋夺政权的真相,日本侵略中国,也要扯一张“东亚共荣”的遮羞布掩饰其侵略本质。

其背后的逻辑就是宝钗所说的道理。

12

在现实生活中,这方面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都融入我们的血液中了。

大到国家出台政策必先强调其意义,小到我们做某一件事必先明确其目的,都是这方面的现实表现。

如果我们在做某一件事的时候用学问“提着”,我们做事的意义就越发“高了一层”。各行各业、各个领域推举、宣传典型的惯常做法,即是宝钗所说道理在生活中的实践。

无论是政府机关、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还是群团组织、新型的NGO,但凡涉及管理和主张,无不践行这一道理。区别在于将这一道理与实践结合的程度有深浅紧疏,以及结合方式上的千差万别。

即使我们考试写作文,老师也会特别嘱咐和强调文章立意。立意高,文章的气象就宏大、就容易引起阅卷老师关注,容易得高分,立意低,就容易缺少特色,不容易得高分。

13

有时,会有认为这种做法小题大作,或者过于虚构甚至虚假的认识。这不是这种做法的问题,而是没有参透这个道理的真谛,或者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学问没有“提”住,使得学问和正事脱节了。

另一方面,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错位。限于不同的历史条件和实践条件,在不同历史阶段或不同领域,需要用不同的学问去“提”。如果学问脱离了具体历史阶段或者现实领域,对同样的实践活动就“提”不住。

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常见的以外国标准来评价甚至否定中国现实,或者反之。

不同的国情、不同的历史、不同的文化传统,必然会有不同的生活策略、生活习俗,用某一个国家的生活逻辑或学问,去评价甚至否定另一个国家的生活实践,多数情况下没有道理、产生谬误。

还有常见的南北方甜粽子、咸粽子的区别,吃饺子蘸醋还是蘸酱油,等等。对一个国家如此,对一个地区亦如此,对不同的历史阶段同样如此。

曾经饱受诟病的“高大全”“高大上”,现在的人看来就是一种笑话,但是它的整体思路完全符合宝钗这个道理和逻辑。

而且,在当时的特定历史时期,它确实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一点,不可以用今天的现实去否定当年的历史逻辑。

14

宝钗的道理只强调了一个方面,她侧重讲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方面她没有明确讲。

在这方面,探春已经做了一些,正因为探春只是从小处着手,才引发了宝钗关于用学问提着行事的一番言论。

事实上,探春在从小处着手方面,确实较宝钗稍逊一筹。

观宝钗后面的所作所为,明显要比探春更缜密、考虑得更周到,杜绝了影响三人决策的其他因素,比如婆子们的反弹、凤姐的干预等。

这又印证了宝钗的道理在具体事务上所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5

然而确实如宝钗所说,探春这次改革没有用学问提着吗?答案是否定的。

宝钗所质疑探春的行为没有学问提着,是指探春没有明确提出她的施政纲领,而不是探春没有这方面的“学问”。

探春的思路一以贯之,即为贾府重立规矩、除疴疗疾、振兴贾府。无论是黜退吴新登家的,还是拒绝为赵国基增加丧仪,抑或是施行大观园改革,她的目标没有变化。

宝钗为什么要如此说?因为宝钗有自己的打算,她要通过探春的改革拉拢众婆子,用自己的学问“提着”探春改革,以实现自己的目的。

宝钗这一阶段的真正目标是以自己的“学问”融入、甚至取代探春的“学问”,以完成改革理论上的偷梁换柱、鸠占鹊巢、瞒天过海。

当这个目标实现后,她以“三人团”之一的身份示惠众婆子,就没有阻力、水到渠成了。

这一部分内容涉及内容太多,需要单独分析,略提及不再展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