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谭天宇:轵国故城访古

 济宁二中谭天宇 2023-10-08 发布于山东

720日下午张利军先生还要去济水东园学校上课,他喊来了好友郑海波先生领我去转一下济源市的景点进行参观。下午三时许,郑海波先生来接我了。

我上了车,郑海波先生便问我打算去什么地方看看。我说:“济源市区内的上次来的时候大多看过了,王屋山我们明天再打算去。我想下午一起去轵国故城看一看,不知方便吗?”

“去那里?”郑海波先生一听便来了兴致“欢迎谭老师参观我的老家!

去您的家乡参观,那我还真是荣幸我说道。

“现在那里剩下的东西不是太多了,”郑海波先生介绍道,“有一块文物保护碑,还有一段两三米高的城墙。其他的就没有什么了。

我看着手机上的百度地图:“故城的附近还有两座古墓葬,一座是聂政冢,另一座是赵衰墓,分别在城的南方和东方。”

“赵衰墓我很熟,离我老家的村子不远。小时候我经常会路过过那里。聂政冢我还没有去过。”郑海波先生说道。

“那太好了,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下。”

我们聊着的时候,郑海波先生的车向南驶出了济源市区。与北部大部分为山地的地形不同的是,济源市区的南方是一片巨大的平原,它是黄河由黄土高原向华北平原流淌时形成的冲积扇。这片土地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适宜耕种。七月时这里种植了大片的玉米和大豆,长势十分良好。

车行一段时间后,远远地望见了平地上有了些突起,形成了一道长满植物的土垄。郑海波先生把车开到土垄边停下,对我说:“我们到了。”

轵国故城遗址

下了车,我果然在土垄与柏油路交汇的地方看到了一块石碑,上面写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轵国故城”。石碑后面的土垄,便是轵国故城的城墙。尽管已经历了两千多年的风风雨雨,当年夯土筑城的痕迹依然清晰可辨。可以看到每层的夯层都是当初经过夯板压制而成。在一些土层的断面,可以看到每一层土壤的颜色各有不同,这便是不同时代地层留下来的印记。

各位读者平时几乎接触不到“轵”这个有些生僻的汉字,笔者也是查了字典才得知它的读音和意义,指的是古代马车上轴的末端。那么为什么这座古镇会以这个字来命名呢?

这就与这座古城的来历有关了。东周的周襄王十七年(公元前635年),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因为拥护周襄王有功,周襄王把阳樊之地封给了晋文公。阳樊之地位于今济源市西南方向的承留、曲阳一带。当晋文公率军队准备接受阳樊之地时,当地居民却拒绝接受晋国的统治,他们紧闭城门,准备拼死抵抗晋军。晋文公并没有立即下令攻城,而是派人去与阳樊守将苍葛谈判。苍葛只愿意交出土地,而不愿意交出民众,晋文公答应了他的要求。苍葛带着阳樊的百姓,一直退出二十里之外,在今日的轵城这里驻扎下来。他们担心晋文公会改变主意追来攻打,于是便想出了一个进行防御的办法:用战车列卫,车与车相依,轵与轵相连,当作临时的防护屏障,继而筑土为城,这就是古轵城的由来。

轵城最初属东周畿内陆,战国早期一度成为韩国的国都。公元前358年,韩国与魏国交换领土,轵城改属魏。据《盐铁论·通有篇》记载,其时轵城富冠海内,为天下名都之一。这也从对轵城遗址的考古发掘过程中得到了印证。在这里出土有较多种类的战国时期各国的货币,其中以魏国的布币数量最多。作为商品交流的媒介物,各国的货币集中在济源轵城中王村出土,可见这里当时是商品交易的集中地。

公元前291年,秦国攻占轵城,统一后设轵县,属三川郡。西汉初年,改属河内郡,并设盐铁官。吕后元年(公元前187年),封惠帝之子刘朝为轵侯。汉文帝元年(前179年),封薄昭为轵侯。薄昭是汉文帝的舅舅,曾亲自迎立文帝于代郡(文帝起初为代王),为文帝即位立下了汗马功劳。汉文帝封其为轵侯,足见轵地在当时地位之重要。在西汉的初年,轵城的城市经营又迎来了一个高潮期。由于汉朝廷的重视和扶植,轵地经济得以快速发展。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时,轵国故城及其周边发现了诸多汉代的墓葬,这些墓葬大部分是贵族墓葬,说明当时这一带的富人数量是很多的。墓葬的规格比较高,出土的陪葬品比较丰富,如石磨盘、陶都树、石钱范等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先后封李寿、寇赞为轵侯,轵城经营得以延续。

但到了隋代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时,轵城的命运发生了转变。隋朝统一后,祭祀济水成为一国之大事,是国家礼仪的重要内容。祭祀济水的规格也空前提高,最终因祭祀活动的需要,在轵城北部设济源县。曾经繁华的轵城逐渐走向没落。到了唐代贞观元年(公元627年),轵城并入济源县。此后,由于行政区划的变化,轵城的地位明显下降,逐渐沦落为村镇。

从春秋到隋唐的这一千多年历史中,轵城上演了无数出历史事件。还有诸多名人或出身、或埋葬于此,接下来我们要拜会的这两位名人就与轵城有着这样的不解之缘。

我们乘车向轵国故城的南部开去,没过几分钟便停在了一座土丘前,土丘上长满了植被。土丘前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聂政冢”,它是战国初期著名刺客聂政与其姐姐聂荌的衣冠冢。现在的这座冢呈圆顶封土,系夯筑而成,残高11米,周长约90米,占地300余平方米。在聂政冢的南侧有一组平房建筑,上面的牌匾写着“聂政大将军庙”。庙门上有一把铁锁紧闭着。见到我来到这里,在庙门边不远处坐着的一位老人为我打开了锁。这座庙又名聂政祠,在享殿前有明、清、民国时期的碑碣六通,记述着聂政的事迹和聂政祠的修葺情况。通过这些碑文我了解到,这座聂政祠是宋代时为方便祭祀修建的。现在所存的享殿修建于明朝。走进这享殿,只见聂政与其老母、姐姐的塑像立于其中,中间的聂政手握宝剑、怒目圆瞪,一副充满威严的样子。塑像看上去还很新,颜色比较鲜艳。

聂政祠中的聂政与其老母、姐姐的塑像

这处衣冠冢与祠堂,纪念的便是战国初年的著名刺客聂政(?-公元前397年)。他是战国时期的韩国轵城人。年轻时的聂政便以侠义而著称,杀死为害当地百姓的恶霸。随后偕同母亲及姐姐聂荌避祸于齐地,以屠为业。韩国大夫严仲子因与韩国相侠累(名傀)廷争结仇,潜逃濮阳。严仲子闻聂政的侠义之名,献巨金为其母庆寿,与聂政结为好友,求其为己报仇。聂政待母亡故守孝三年后,忆及严仲子知遇之恩,独自一人仗剑入韩国都城阳翟(今河南禹州),以白虹贯日的气势刺杀侠累于阶上,继而格杀侠累侍卫数十人。因怕连累与自己面貌相似的姐姐聂荌,遂以剑自毁其面,挖眼、剖腹自杀。其姐聂荌在韩国都城寻认弟尸,伏尸痛哭,因悲伤过度死于聂政尸前。郭沫若曾据此史事,在抗日战争时创作历史剧《棠棣之花》,歌颂聂政的侠义精神,鼓舞民众的抗日斗志。

《史记·刺客列传》中将聂政与曹沫(又名曹刿)、专诸、豫让、荆轲列为五大刺客。在这五位刺客中,聂政堪称其中武力最强者:曹沫只是挟持而并未杀害齐桓公;豫让与荆轲的刺杀都以失败告终,在整个刺杀过程中未能刺死一人;专诸在刺杀中只杀了吴王僚一人;而聂政不仅刺死了侠累,还以一己之力格杀了他的数十名护卫。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聂政一人做事而不连累家人,又真正践行了“士为知己者死”。春秋战国时期游侠的故事让人荡气回肠、感慨万千。那时的侠义之士看重人的精神价值,看重名誉气节。为了美好的名誉,甘愿奉献出自己的生命。他们的所作所为,诠释了《菜根谭》中的事业文章随身销毁,而精神万古如新;功名富贵逐世转移,而气节千载一日。君子信不当以彼易此也。

带着这种感慨,我们离开了聂政冢,接下来我们参观的是赵衰墓。赵衰墓位于轵国故城的东侧、今日轵城镇的赵村南侧。目前这座墓有南北两冢,两冢间相距15米。北冢平面呈长方形,边长15米,高3米,平顶,顶部有一垂直盗洞,直径80厘米;南冢边长12米,高越2.7米,平顶,北部近一半被挖空变成麦地。春秋时晋国将领赵衰行军至此时去世,就地埋葬。其父赵夙后来亦埋葬于此,相距不远。当地村民在农耕中破坏南侧墓室,发现为券顶砖室墓。

赵衰墓

这座墓中埋葬的赵衰出身于晋国的豪门大族赵氏一族。在赵衰成年后,他通过占卜的方式选择了晋献公的第二个儿子公子重耳为主。因晋献公的宠妃骊姬想要让自己的儿子登上王座,于是就调拨晋献公与其他儿子之间的关系。无奈之下公子重耳就逃到了自己舅舅的翟国去。赵衰作为公子重耳的随从,一直跟随公子重耳左右。赵衰跟着公子重耳一同在外流浪了近十九年,多次献计助重耳脱险,他们共同经历了无数风雨。

公子重耳后来得到了秦穆公的帮助,率领赵衰返回晋国。公子重耳成功继承了王位,史称晋文公。而一直对他忠心耿耿的赵衰则被封为晋国大夫。晋文公建立三军时,想任命赵衰,但赵衰推荐了先轸,认为先轸有谋略;举荐了郤谷,说郤谷爱好礼乐、熟读诗书;赵衰举荐了栾枝,认为栾枝忠贞谨慎。次年先轸等人在城濮之战中立下不世战功,充分证明了赵衰慧眼识才。他随晋文公参与践土之盟,奠定了晋国的春秋霸主地位。赵衰因其功劳任上卿,封原地。

济源的这方土地作为赵衰的封地,为晋国赵氏的崛起奠定了基础。轵国故城承载了从春秋到隋朝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这次的探访感觉收获颇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