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烟火梨城之卖羊肉泡馍的大伟

 昵称64307503 2023-10-08 发布于新疆

文一澄

大伟一边跟我聊天,一般用手不停着擦拭着手表链子上的油灰。好像这油灰已经沁入到了表链子的夹缝里,擦完再用指甲从缝隙里往外扣几下,然后用嘴使劲把粘着的油灰吹走。

大伟来库尔勒卖泡馍已经19年,几乎每天都呆在厨房里,牛羊肉的油渍和做饭时的油烟早已渗进了大伟喜欢戴着的手表里。泡馍店的后厨收拾的很干净,就像他总喜欢不停擦拭的手表链子。油灰永远不可能完全擦干净,因为明天还要继续做泡馍,但就是擦拭的这个动作,就足够让他感到体面。

大伟的女儿刚上初一,还处于叛逆期。暑假期间,大伟跟女儿说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个是好好学习继续上高中,需要补课的话掏钱没问题,如果考不上高中就辍学,上职高在大伟看来毫无用处,只是浪费钱。

女儿听懂了大伟的话,假期结束后开始认真学习,还报了课后辅导班,一个月六百块钱。

我问大伟,对女儿有什么期望吗?

大伟说,希望她可以上大学,然后当医生或者老师,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我说,那收入可能还没有你高嘞。

大伟说是,但女孩子主要还是生活稳定,我可不想让她跟我一样受一辈子苦。开饭店可要耗费体力,一个女孩子总不可能继续跟我一样开店。

如果再给你一次上学的机会呢?我问大伟。

肯定走上学这条路,不像现在这样干活,这点丝毫不用怀疑。大伟说。

看着店里那块庆贺的牌匾“西安正宗牛羊肉泡馍开业大吉”,日期是2004年7月19日,距现在已经近二十年。大伟说当时自己的小舅子在小康城一层开服装店,自己还在西安,他说这里商业街新开业,店铺不收租金,自己便从西安跑到了库尔勒,到了小康城地下一层的美食街开店。

大伟开始讲述这段故事。

生意一开始就红火得很,可以说是库尔勒最火的牛羊肉泡馍店,最好的时候一天营业额能上万,店里一共雇了五个人帮厨,每个人月开支不到一千元,当时州上的领导很多都在店里吃饭,但我谁也不认识,这些都是后来的客人说的。开业的第一年,我和媳妇都是睡在店里,就在地上铺个纸壳子,直接躺上去就睡着了,刚来的时候非常辛苦,压力也很大。

来新疆之前,我在西安泡馍店当了三年学徒,每天只管一顿饭,其它什么都没有,为的就是学手艺,那家店叫老米家泡馍。我的师父是个回族人,留着山羊胡子,有四个孩子,但挣了钱后都染上了毒瘾,后来家业也就逐渐败了。我来新疆的时候师父家老四跟着过来帮忙,可一年后又开始吸上了毒,后来就不在店里了。多年后的一天,我在小康城一座墙柱子背后看见了他,脸已经变得蜡黄,送去医院治疗,不久后就去世了,埋在了这里。

小康城的泡馍店开了十四年,攒的钱在博古其镇买了院子,市区买了房子,还有愿景城的门面。生意一直都还不错,有一次客人喝醉落了十万块钱在桌子上,我们还了回去,但他连一声谢谢都没说,这事还上了巴州日报。

小康城的店一直开到2018年,由于整体城市规划等原因,再加上原来主管这块的领导离世,新领导想法不一样,原来的美食街改成了停车场,我们也被迫搬迁,之前美食街的繁华也就不复存在,包括当年盛极一时的山东饺子馆、石磨豆花、云南过桥米线等等店铺也都如此。

听大伟讲着自己的故事,我也想起了很多。

我06年大学毕业来到新疆,经常在小康城美食街吃饭,当时街上有两家泡馍店,除了大伟家还有个老杨泡馍,我和其他人不同,去老杨泡馍的时候多,后来有几年没去,再去的时候店就没在了,寻找了很长一段时间也不可得。有一段时间找到了一家老杨家泡馍馆,但发现不是原先的老板。

我趁机向大伟打听这件事情。

大伟说姓杨的早就已经生病去世了,媳妇好像改嫁到了焉耆,也不做这一行了,不知道过的怎么样。

大伟说这些的时候,我对以前的情境还历历在目。老杨既是老板也是厨师,其实老杨并不老而且还很年轻,个子不高,在后堂急火火的干活,前台是他的媳妇,身材高挑长相也不错,但显得羞涩,且很少与人说话。媳妇带着五六岁的孩子在前台一边学习,一边招呼客人,有时候小家伙也会过来帮忙收拾桌子。

但这些确定都不复存在了。

我也搞不清为什么听到这些时自己心里有股子劲儿憋着,虽然他们一家人跟我并不认识,只是去吃泡馍时见过几次。或许是那个时候的自己才刚参加工作,大学毕业后独自来到新疆库尔勒,工作生活上遇到不顺心时就会来这家店吃一口家乡的泡馍。当时并没有觉得什么,但在后来发现这个触点依旧在心里存着,我只是个远来打工的游子,他们也只是异乡谋生的生意人。人生无常,我在问大伟时还抱着一丝可以找到他们店的希望,想着还能再去吃上一口,而如今才知道已经不可能了。也不知那个守着孩子在前台招呼客人的女子,如今过的怎么样,孩子是否健康快乐。

或许是我太多愁善感了,这世间不知有多少悲欢离合的故事在不停的发生着,遇见了便同行一段,然后相互分开各自生活,或者某一刻在心底想起,但随着忙碌又遗忘了。这样来了又走,走了或许还会来,像极了人生。

大伟接着讲自己的经历。

离开小康城后,我在香梨路上开了家新的泡馍店,但只有两年时间就干不下去了。店铺的房东看我的生意不错,就开始不停涨房租,实在让人受不了,只好离开。

接下来一段时间里,我回了老家,但都没有找到合适的营生。还有一段时间里,我跟着一个在石油上干活的朋友谋生,但最后也闹掰了,说好给的钱一直没兑现。

我这个人自由惯了,受不了太多约束,也不太会跟人打复杂的交道。我喜欢跟实在人打交道,那些不实在的人我认清一次,这辈子都再不会理他了。

大伟说这些的时候,眼神很坚定,也充满着气愤,言语里可以听出对损友的不满和指责。他像一个完全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过惯单纯的日子已经不允许他变得复杂。

我问大伟,为什么来新疆?

大伟说,在西安开店太累,那时候除了卖泡馍,还做胡辣汤,早上三点就起来准备,晚上十二点左右才休息,根本睡不够。来新疆这边就只做泡馍,跟之前比就轻松了许多,我喜欢这里慢节奏的生活。

在大伟的店里聊了两个小时,从五点到七点,期间并没有顾客来吃饭。大伟经历过这些挫折之后,又开始做起羊肉泡馍的生意,与之前不同的是,愿景城的这店面是自己买的,不用交租金,但最大的问题是离市区太远,来吃饭极不方便。

大伟说当时挣得钱想投资,于是就在开发区愿景城买了商铺,想着以后能收个租金。愿景城经营的是装修建材和家具之类,受疫情影响一直没有经营起来,所以里面的店铺经营状况都不是很好,房子也一直找不到合适的租户。

于是,索性自己在这里开了店。一开始的时候基本没什么人,以前的老客户也不愿意跑这么远来吃泡馍。后来时间开的长了,客人就多了一些,大伟说现在除了保本,有时还能挣些,虽然不多,但也算有个营生。

其实,我身边有很多陕西老乡在打听大伟泡馍,但即便再风光一时的店面,也会被时间淹没。人和人之间的联系其实是很脆弱的,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常常就断了音信。

和大伟聊天的过程中,来了一个电话,是谈合作的事情。挂了电话后,大伟给我看了张图片,门头上写着“西安牛羊肉泡馍”。

我忙问大伟,这是要开分店吗?

大伟说不是开分店,是一家面馆来找我谈合作,跟他们合开。就在上华城的一层,原来的名字叫面面俱稻,店面都已经营业了几年,我直接入驻就可以,前期不用任何投资,后期营收三个人平分。

电话那头的人说,今天刚把门头立起来,就有二十多个人来问什么时候开业。

大伟听到后感到很满意,说明泡馍还是很有市场。

我替大伟感到高兴,库尔勒的泡馍馆子已经很少了,这次大伟又开到了闹市区,赢面应该不小。面馆老板说这次只做水盆羊肉,由于大伟是免费加盟,所以没法提意见,但大伟觉得怎么能少了煮馍和小炒呢。我的直觉也是如此。

大伟说羊肉泡馍在库尔勒算是偏门生意,吃的人不多。

我问他库尔勒现在有几家店。

他说好像有四家吧。新汇嘉里面有一家,天百顶层有一家,还有一家也叫老杨家泡馍才从棉纺厂搬到建国路上,再加上自己。

我问这几家都做的怎么样?

他说不太清楚,自己从来没去尝过,至于他们有没有来自己店里尝过就不清楚了。大伟对自己的手艺显得很自信。

聊天的时候,大伟媳妇打来电话,不停的询问着买菜的事情。这家店里的事情都是他在主导着,大伟说很多顾客都是冲自己来的,有时候自己不在,媳妇做出来的泡馍顾客反应说不是一个味。大伟说区别其实很微妙,也就是调料的多少,因为自己爱吃泡馍,所以会更在意这些,爱吃的顾客便可以尝得出来。

临走的时候,我约大伟下次喝酒,他听到后非常开心。

大伟一直有喝酒的习惯,但不酗酒,年轻时能喝一斤多,如今年龄大了,再加上得了高血压,每天只喝个三四两,或者两瓶啤酒。

他说自己当初来新疆的时候只有三十岁,如今已经五十岁了。如今唯一的希望就是女儿能过的幸福一点,希望她可以考上好点的大学,以后有份稳定的工作。大伟说自己当初有个去上海的机会,如果成了的话肯定会过的比现在好。但又说自己还是喜欢新疆这个地方,因为节奏慢,这与他的性格比较对口,大伟不喜欢节奏快的生活方式。

我问大伟以后是否会留在新疆,他说看女儿以后去哪里,但自己非常喜欢新疆这个地方。

大伟的女儿上初一,离预期中的大学毕业还有十年时间,这期间自己还得卖泡馍挣钱,也就是说至少还得撅着屁股干十年。

我问大伟,喜欢吃泡馍吗?

大伟说当然喜欢,女儿也喜欢吃泡馍,但很少在店里呆,每次过来吃完泡馍就回家了。她平时很少出门,都在家里呆着,跟她妈妈相比更听自己的话些。妈妈总是唠叨她的学习,所以自己跟女儿聊天都是些其它事情,唯独不能聊学习,一聊就尬住。

大伟吃了一辈子泡馍,卖了一辈子泡馍,活在泡馍的世界里,这辈子算是分不开了。他并不满意这份营生,觉得自己应该有更好的机会,期望女儿不再像他这样生活。但泡馍这份营生却养活了他,让他们一家人相对体面的生活着。已经五十岁的大伟,眼神里透着对生活的无奈,言语中透着一丝不耐烦和爱搭不理,似乎已经悟透了生活,却也像是从没搞明白过生活。

大伟后悔自己没好好上学,似乎把所有期许都放在了想象中的另一个人生。但他不知道,即便是再好的学校毕业,也无法逃避一丝生活的锤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