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仕强:当人到中年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身边活得开心,状态最好的人,往往是是那种 “半醉半醒” 的人

 啵啵老公 2023-10-08 发布于北京

图片

成熟绝非是洞悉万事,而是深解人性的一部大戏。


半世风起云涌,半世光怪陆离,半是头脑清醒如蜡炬,半是意识昏沉如醉梦。

漂泊在人生的大海中游过一半,激浪拍打着我的理解,让我更加深刻地领悟到:求人不必追求十全十美,处世何需如人云亦云。

只盼那花儿的半边脸庞,也只饮下那杯中的半分清醇。

这就是应有的人生,最美好的模样应该是:保持着一成不变的清醒,做那独一无二的自我,以半个眼睛朦胧的视线,端详世事变换。

图片

人在青春的日子,交谈与处理人,往往带着一种刚硬的态度,如同泾渭分明。

只有当年华老去,心性日盛渐熟,才开始洞见,真正美好的关系,就是在差异中寻找共鸣。

若是一味地对他人严苛到底,无异于在自我孤立之路上一路狂奔。

与人为伍,不妨放松三分,包容两分,才能在人际关系中游刃有余,不至于筋疲力尽。

名作家白先勇曾经用自己的力量,打造了昆曲《牡丹亭》,掀起了两岸三地的巨大反响。

然而,他其中的好友之一,陈文茜对此却如石沉大海,好像对此毫无动静,仿佛是高高在上的仙人抚琴。

只因为陈文茜深知,爱情就像流星般繁华,怎也可能像《牡丹亭》那样,把爱情演绎得超越了生死。

在明白了其中的缘由后,白先勇不但没有生气,反而会提醒自己在陈文茜面前少提此事。

从那以后,两人的相处,也变得更为和谐,如同水乳交融。

用陈文茜的话说:“我深深感激他的理解。他有他的创新,我有我的坚持,我们可以各行其是,无须改变彼此。”

梁启超和陈寅恪,曾同在学院的殿堂,教授着古老的国学。

在工作上,他们经常会因为学术观点上的阻碍而吵得面红耳赤。

有一次,梁启超发表了一篇关于陶渊明归隐动机的论文,陈寅恪看到后,为了反驳这种观点,也特地写了一篇文章在学报上。

有些人就开始猜测,陈寅恪这样做是否有其他的意图。

但是梁启超却没有在意,反而说不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尽管他们学术上的争论如火如荼,但他们的生活却始终保持着很好的友情,成为了一对无论如何也离不开的朋友。

生活中,只要与人打交道,就难免会有意见不一致的时候。

但这通常只是因为个性或立场的不同,并不代表谁对谁错。

如果总是揪着矛盾不放,眼里容不下半点瑕疵,那么结果只能是针锋相对,既伤害对方也伤害自己。

图片

人们的内心深处都潜藏着一颗竞争之心,尤其是在我们初出茅庐的时候,总以为只要肯拼命,就一定能抓住那所求之物。

然而,当我们一次次面对失败,就会发现:许多事情,可不是一味的激昂激情就能驾驭的。真正的世故智慧,是既要有坚定不移的奋斗精神,更需有随遇而安的从容。

我有一位朋友,他的人生历程足可作为这个道理的最佳例证。这位朋友,博士毕业后进入了一家科研机构。他对未来职业的展望充满了美好的想象。

但遗憾的是,他所在的单位熟人面孔掌权,他作为一名异乡的博士,即便有着卓越的工作能力,也无法打破那层无形的壁垒,时常遭受排挤。

面对这样的现实,他并没有陷入自种自哀的深渊,而是在工作之余重新规划了自己的人生轨迹。一年后,他成功的跃龙门,进入了一家威望重重的大学工作,这个转变让他的上司惊愕不已。在他们看来,他是那种勤恳实干、默默无闻的人,怎么就能摆脱他们的掌控,自由自在地离职了呢?

如今,他已经升为副教授,谈起这次选择,他无疑是有些惋惜,因为做科研一直是他的梦想。但他也悟出了人生的一个真理,有些道路,当你拼尽全力却依旧无法抵达终点时,那就该把航线改向别处了。

古人云:“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力所能及之事,咱们必须全力以赴。但到了力所不及之处,那我们就要明白,适时落败,乃是真英雄。

图片

世间变迁如白驹过隙,人心则犹如风向标在反复挥动。

把所有的事情都要追根溯源、一清二楚,那你注定将犹如一颗沉甸甸的石头,日复一日地往深海中沉。

痴迷于琢磨生活的微末细节,无穷无尽的困扰必将让你身心力竭。凡事盲目求精,无疑是带给自己无尽的疲倦。

生活不必过于醒目,半睡半醒,恰似世间美酒,此时才最为入味。

真正的聪明之者,他们的内心深处总有一颗温润而适度的“糊涂心”。这颗心,就像一把精准的调谐器,让他们在面对复杂世界时,始终保持着恰到好处的平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