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幅《武夷叠嶂》,你喜欢谁的作品

 笑溜达 2023-10-08 发布于辽宁

画实景山水,先要观察,然后感悟。既要让人看出实景山水的自然样貌,也要让人感受山水中的无限生趣。

如果按照西方风景画的审美理念,只需要具象描绘,近似于“照相机”一般完成创作。对于国画家而言,他们追求意境、讲究韵味,希望通过笔墨、构图等方式让欣赏者身心愉悦。

这四幅山水画都叫《武夷叠嶂》,画中有奇峰峭壁,云海奇观,山水相依,满山林木。几位画家采用了全景式构图,运用平远法把自然立体空间描绘在画纸上。
平远法的好处在于,空间过渡更具天然美感,不会让人觉得突兀生硬。这样一来,看画的时候,就好像身处武夷山中,总目远望看到无尽山峦。

图片

冯超然 武夷叠嶂
这四幅画中,三幅是仿古,一幅是对景写生。哪怕创作方式不同,几位画家对笔墨的重视程度如出一辙。
近代海派名家冯超然的《武夷叠嶂》有两幅,分别临仿了清代的王翚和北宋的燕文贵。两幅画在笔墨上极其相似,远景采用披麻皴,近景采用斧劈皴勾画山石。
采用不同的技法,勾画不同空间的山体,也是为了表现空间远近。披麻皴带有一种朦胧梦幻的效果,符合远山弥散着山岚雾霭的自然特征。
斧劈皴力道刚猛,棱角坚硬,通过侧锋刮擦出来的肌理效果,画出了山石的立体感。笔墨是国画山水的核心,唯有重视笔墨才能画出精彩佳作。

图片

冯超然 武夷叠嶂
冯超然分别用水墨、青绿两种方式画出了武夷山不同季节的特征。很明显,水墨描绘秋景萧瑟明净,青绿描绘春景溪山多情。
冯超然在海派艺术的滋养下,用色彩表现山水特征,用色彩寄托情怀,色墨并重的手法让画中多了自然韵味。
清末画家陆恢画的《武夷叠嶂》临仿北宋燕文贵风格。这下发现了吧,画实景山水需要理解领会宋代画家的艺术理念。他们观察生活,重视体验的创作观可以让画家抓住自然景致的神貌。
陆恢采用浅绛技法描绘武夷山色,用笔有力而又圆转自如,这种苍中带秀的笔法,画出了雄浑大山中隐藏的超逸典雅。

图片

陆恢 武夷叠嶂
画中烟云格外迷人,有一个细节更加迷人。水汽烟云在画中贯通,前景只有一角山水,层林书屋隐约可见,很明显画外还有深山幽谷,还有更美的景色。
景外之景,画外之画,回味无穷。咫尺与千里是两码事,在山水画中咫尺画面可以描绘出千里辽阔的意境。
黄宾虹画的《武夷叠嶂》看不出仿古的痕迹,哪怕是画密体山水的元代王蒙,也不会画这么密。
密集交错的墨点与线条,画出了武夷山的雄伟气势。峰峦起伏,山水顾盼,溪水边的丘陵位于前景,岸边山石柔润光洁与高山大川的霸气形成对比。
恰到好处的留白,化解了密笔带来的压迫感。皴笔和擦笔交替运用,避免让山石质感变得单薄。他从传统山水画的笔墨情趣出发,画出真实立体的胜景。

图片

黄宾虹 武夷叠嶂
几幅《武夷叠嶂》我喜欢黄宾虹的作品,因为够新颖、够别致。在欣赏上,新鲜远比传统更有吸引力,敢于大胆表达自我的画家,更受人尊敬。

拓展阅读

清旷景色,超脱韵致,王鉴绘《溪山泛舟》

他在学习谁的风格,王翚绘《层岩晓色》

景外之景,张崟的两幅山水画

看似画风相近,实则理念不同的两幅画

五幅山水,五种风格,吴达绘《山水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