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校学案:《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一中大语文 2023-10-08 发布于福建

清静秋色悲凉味,深沉秋思苍凉情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梳理文本,体会谋篇布局的精妙。

2. 赏析描写,把握围绕文眼的写法。

3. 知人论世,品味作者语言与情感。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交代背景,教学导入

1933年4月, 郁达夫为逃避国民政府的高压和文艺界的纷争而由上海迁居杭州, 但他很快发现杭州也并非“世外桃源”,于是写下了“烽火满天殍满地,儒生何处可逃秦?”这样的诗句,以此来抒发内心的苦闷。1934年7月,郁达夫离开杭州去青岛避暑,8月转赴北平, 终于发现了与中国历史文化精神息息相关的“深沉的地方”,写下了传世名篇《故都的秋》。

(二)任务一:梳理文本,体会谋篇布局的精妙

第一部分(01-02):思秋

第1段:总写北国之秋的特点:清、静、悲凉。(文眼:统领全文,奠定感情基调,“悲凉”二字物我合一)

第2段:南北之秋对比,南国之秋“慢”“润”“淡”,秋味不浓,突出北国之秋的特点,引出后文对北国之秋的描写。

第二部分(03-11):绘秋

第3段: 清晨秋院——周围幽静(以声衬静),清闲静坐(细数日光,静对蓝朵),孤寂心境(蓝色最佳,疏落秋草)。

第4段: 秋槐落蕊——落蕊满地(视、听、嗅和触觉),扫帚细纹(衬托清闲落寞)

第5段: 秋蝉残鸣——衰弱嘶叫,处处可闻。

第6-8段:秋雨话凉——秋雨忽来忽去,闲人感伤语调,烘托清、静、悲凉的秋味。

第9段: 秋果盛衰——盛景短暂,萧条漫长,突出清、静、悲凉的秋味。

第三部分( 10 ):议秋——对于秋,人类有共同体会,即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

第四部分(11-12):恋秋

第11段:南北之秋再次对比,突出北国秋味的浓烈。(照应第2段)

第12段:直接抒发对故都之秋的眷恋。

【提问】第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①第一段议论开篇,照应标题,又与结尾前后呼应形成了严密的回环往复的结构;②点明文眼——北国秋天特别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清”“静”是秋的客观特征,“悲凉”是作者对秋的主观感受,统领全文;③交代文章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作者到北平的原因既有痛失爱子的家庭悲剧因素,又有对国家、民族前途和命运的担忧因素;④奠定情感基调——既有浓浓的悲伤之意,又有赤诚的家国情怀。

【小结】结构特点:谋篇布局上的精妙圆合感与层次感。

1.开篇以议论开篇,表明对北国之秋的思念,统领全文;结尾直抒胸臆,再次表达对北国之秋的眷恋之情。

2.对比的前后照应:第二段写江南秋天的整体印象与第三段落写回忆中的北方秋天整体印象形成对比,江南秋意的“慢”“淡”“润”突出对北国之秋的渴望。

倒数第二段总结南方秋天的特异,通过全文的对比还是得出南方秋天“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结论。用了一个排比将南北方秋天的对比,“黄酒之与白干”, 一 个温和,一个刚烈;“稀饭之与馍馍”一个稠润,一个硬实;“鲈鱼之与大蟹”一个细腻秀美,一个粗壮威严;“黄犬之与骆驼”,一个机灵活泼,一个沉稳刻苦。

(三)任务二:赏析描写,把握围绕文眼的写法

【提问】在作者的记忆中,哪些景色最能代表北国之秋?

【明确】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芦花朴素得几乎没有了花的形色,柳树平淡得只剩下了柳枝似有若无的影子,虫唱传来乡村泥土的气息,夜月清寒,古老、宁静而悠远的钟声令人浮想联翩。

陶然亭、钓鱼台、西山、玉泉、潭柘寺,或是在环境清幽的公园,或是在远离闹市的郊区,没有大都市的繁华与喧嚣,有的只是乡野的幽静。都的秋就是这样的特别的清,这样的特别的静。

【提问】“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一句中,加上“(朝荣)”有何用意?

【明确】《汉语大词典》对“朝荣”解释中,有两个义项:1.早晨开花;2.指早晨开的花。这都符合牵牛花的习性特征:虽然花期较长、分布广泛,一般从6月到10月在各地都有牵牛花竞相开放;但个体的牵牛花花朵,都是“朝开午谢”,生命极其短暂。作者牵牛花鲜活生命的消逝来阐发内心的苦闷与悲凉。

【提问】对牵牛花颜色的评判,郁达夫为什么认为“蓝白最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有什么内涵?

【明确】蓝色、白色多给人以忧郁之感,红色则给人喜庆之感。两种感觉相对,喜庆之感往往是浅层的体验,忧郁之感与郁达夫刻意寻求一椽破屋来住的状态相符。忧郁之中有独处的清静与安闲,有落寞中的孤寂与深沉。

【提问】秋槐落蕊是如何表达“清、静、悲凉”一主题的?

【明确】运用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突出“静”的特点,作者脚踏满地槐花的落蕊,细看扫帚的丝纹,感到清闲的同时,又感到了生命走向衰亡的落寞。

【提问】为什么作者在清冷的秋天独自一人去聆听声时断时续的秋蝉嘶叫声?为什么作者将秋蝉的叫声称为“啼唱”?

【明确】蝉,夏生秋死,所以说“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在古典诗歌中,蝉是牵愁惹恨的意象,寒蝉声让人柔肠寸断,在生命最后一息的秋蝉挣扎地发出一丝丝的啼叫,联系动荡时局与日寇的侵略,作者难免有凄厉无奈的共鸣。

【提问】为什么说“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明确】按普通话的读音,“一阵秋雨”读起来,“一”字读平声;“一层秋雨”读起来,“一”读仄声。

“一阵秋雨一阵凉”的平仄是“平仄平仄平仄平”,读起来平仄相隔,音调急促。

“一层秋雨一层凉”的平仄是“仄平平仄仄平平”,中间有两个平声相连,音调缓和,正符合秋雨闲人那种“缓慢悠闲”的声调,颇合七律音韵的平仄规律,所以说,“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提问】“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一句中,“奇”在何处?这一段对秋果的找写也表达了“清、静、悲凉”吗?

【明确】一般而言,秋天果树成熟全盛时期往往一片金黄,或一片火红,颜色鲜艳,而且会持续一段时间。但北方的果树“奇”在枣树特别多,房前屋后,角角落落都有,生命力顽强;

更“奇”的是北方枣子还是“淡绿微黄”时是成熟全盛时期(这明明是半熟),而且持续不了多久,等到枣树叶落,枣子完全红了,西北风一起,一下子,萧杀、悲凉的气氛便会笼罩天地,北方便是一片萧条和灰暗的世界。

只有七八月之交的一二十天才是“清秋的佳日”,言外之意,剩下的大部分时间都萧条与衰落,表达“清、静、悲凉”,以盛衬衰。

【小结】语言表达特点:景色描写与议论抒情相互结合。

第1段运用议论总,结北国秋天的特色,点明文章主要写作内容。

第2段运用了描写抒情,写出了作者对江南秋天“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的遗憾之情。

第3-9段对北国秋天的景色进行详细描写,选取了“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等北方秋天的特色景物进行了横向详细描写,塑造了充满韵味与意境的北方秋天。

第10段笔锋一转,叙述中外文学家对于秋天“颂秋”“悲秋”感受的描写,讲述了人类对秋天的共有情感不受地域和国别的影响。此段最后一句最为点睛: “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文笔之含蓄,议论之深刻,令人忧国忧民关心时局的爱国之士,读之警醒。

第11段通过南北方各具代表性和象征性的酒、主食、海鲜、动物等的对比淋漓尽致地诠释了南北方秋天的差异,为结尾抒情作了铺垫和缓冲。

第12段直接抒情一方面体现了作者纯真无邪的赤子之心,一方面体现了作者对故都的秋发自肺腑的热爱之情。

(四)任务三:知人论世,品味作者语文与情感

【提问】文章结尾段说“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表达的仅仅是对故都之秋的眷念吗?

【明确】全不是,有作者的眷念和挚爱,还有一种无法挽留的绝望,更一种与祖国共存亡的悲壮。

1931 年发生了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了东三省;1933年,日军先后攻占了山海关、承德及长城各口。1934年是一个山河分裂的多事之秋。此时中华千年的文明古都北平,每一天都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作为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他为国家命运担忧和焦虑。这些话语的背后,实是一种即将沦为亡国奴的悲鸣!

散文百练:故都的秋(郁达夫)

散文百练:故都的秋/我与地坛

散文百练:故都的秋/江南的冬景/我对当今散文的一些看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