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湿热烦闷就选这个方子,止吐止泻堪比藿香正气!

 合谷穴 2023-10-09 发布于广东
今天来谈一下上吐下泻的问题,也就是中医说的霍乱。

引起霍乱的原因总体来说有五种,有因湿热,有因寒湿,有因虚寒,有因食滞,有因时疫。

时疫如前三年的新冠,有些人中招的时候就会出现上吐下泻。

寒湿引起的上吐下泻,之前有介绍过藿香正气水。

那湿热引起的上吐下泻要用什么呢?《霍乱论》里有一个方子叫连朴饮

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就是典型的湿热表现。

连朴饮:厚朴6g、黄连3g、石菖蒲3g、制半夏3g、香豉9g、焦栀子9g、新鲜芦根60g。用量仅供参考。

夏季天气炎热,空气湿度又大,在这样湿热交替的环境中,人体很容易就会被湿气、热气侵袭。

湿热交蒸,郁遏在中焦,导致脾胃升降失常。

清阳不升,浊气上泛就会气逆上吐,脾失升清就会气陷下泻。

这时候要止吐止泻,关键是抓住湿热二字。

除了上吐下泻,还有胸脘痞闷、心烦躁扰、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等。

湿热一清,脾胃一和,症状就解除了。

方中黄连清热燥湿,厚朴理气化湿。

两者合用,一个清解壅滞在中焦的湿热,另一个理顺气机。

焦栀、香豉清郁热,除烦闷,芦根清热生津,石菖蒲芳香化浊,制半夏化湿和中。

诸药相伍,共奏清热化湿、理气和中之效。

湿邪为病,多种多样。

连朴饮尤其对于夏日暑湿引起的脾胃湿热症状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比如脘腹胀闷、纳呆厌食、口苦、恶心呕吐、汗出不解、便溏或大便不爽、尿黄、四肢无力、感觉全身发热等症状。

此外,脾胃湿热还要注意少吃油腻、生冷食物、油炸、烧烤食物。

现如今,膏梁厚味,养尊处优,营养过剩,脂浊积滞,劳心过度,心火亢盛。

机体获取的热量得不到适当消耗,积累的脂肪得不到充分燃烧,怎能不滋湿生热,变“宝”为“废”?

其导致的结果,一言以蔽之,“湿热”使然。

针对湿热的治疗,本身是个矛盾体。单纯的一种致病邪气还好祛除(祛湿或清热即可),交织在一起要调理就非常困难。

最简单有效的,先从饮食生活、作息起居等方面进行调摄。

比如饮食清淡,养好脾胃;保证充足睡眠,在11点之前睡觉;保持良好心态,适当多做运动。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