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笔记:婴儿

 df7086 2023-10-09 发布于河北

梁东方

很多年没有接触过婴儿了,就好像从来没有接触过一样。多少年前养孩子的时候的记忆随着这多少年来距离婴儿生活状态越来越遥远而竟都忘掉了。已经完全习惯了人在脱离开婴儿期、儿童期、青年期之后作为成年人的一切,突然要面对连牙牙学语也还不会的婴儿,时时守在身边,突然就从一向时不我待式的忙碌中抽身出来,在婴儿完全无待的含混朦胧中,望见了生命的本质一般。

老子所云“能婴儿乎”,只有你在长时间面对婴儿的时候才会有深入理解的可能。老子所推崇的婴儿的无始无终无往无来的含混朦胧状态,是对人生后续时间越来越进入高效的紧张状态的警示与调节。婴儿的不计后果、不及未来是以其对一切的浑然不知为基础的,成年人在对一切有知之后,断难恢复到婴儿状,如能偶尔以之为参照,努力修正就已经是至高境界了。

说来说去,没有抱过孩子还是不能完全体验孩子之为孩子予人的喜悦的。因为现实的种种困难和理智考量而完全拒绝拥有孩子的状态,一般来说都是以不接触婴儿为条件的。一旦有所接触,便很难不被其实实在在的生命质感所打动。

从无从下手到终于学会了不无笨拙的抱法,婴儿在怀中像是一条大鱼。在那种瓷实的沉甸甸的小身坯完全依赖地伏在你的臂弯里、伏在你的胸前的状态中,你顿时就会有一种因为被无限信赖而来的感动。

这就是你的基因代代传递之下的最新成果,这就是你的后代,你的亲人的延续。这一团貌似还是无知的血肉的婴孩,将来会变成一个目光明亮、表情丰富的人,会变成一个有思想、有感情的家族传人、社会一分子。这突然被意识到的神奇,就真真切切地正在自己面前发生着,怎么能不叫人由衷地欣喜!

婴儿稚嫩的皮肤、圆滚滚的胳膊腿、大大的脑袋和懵懂无知的眼睛都让你猜测其所面对的一定是一个含混的世界。每天都只能躺着,不会坐起来,更不会走路,目光所及仅仅是头顶上的天花板那一小块地方。在一片不能自主的朦胧里,眼前出现的一切都带着一种不可理解的形状和色彩,发出莫名其妙的声音,而自己除了哭,是任何其他声音也发不出来,任何要表达的明确意思都无法明确起来。实际上明确这个词在这一阶段还完全是个奢望,婴儿还在什么也不明确的运转机制里,除了吃喝拉撒睡之外,再无其他。婴儿几乎重演了人类从无机物到有机物、由没有意识的低级动物到有丰富精神的高级动物的演化的全过程。以此观之,总被认为太过漫长的十年二十年的成长期也就不嫌其长了。每一个个体都仅仅用了十年二十年的时间就已经走过了整个人类多少万年才逐渐达成的进步,岂不是很快!

随着时间推移,由刚开始的二十个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缩短到了十几个小时的时候,婴儿开始有了自己的玩耍。这总是令为人父母者惊喜,因为婴儿的玩耍证明了这一个个体生命的存在形式不仅是睡眠,还有舒胳膊踢腿转头之类。这很可能是无意识的肢体“锻炼”,可在这样的肢体锻炼中,总是有孩子目光出神的时刻,那样的时刻就是我们感觉其正在建立自己对外在世界的认知的过程。婴儿出神的时候,既像是若有所思,又对一切都视而不见地无所事事。

婴儿发出嗯嗯啊啊的声音,带给大人的喜悦、发现她在谛听音乐的喜悦,都是发现其具有一般人所应有的功能的喜悦。这应该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发生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还是让父母、让爷爷奶奶、让姥姥姥爷姑姑姨舅都从心底里高兴。一家人倾尽全力呵护的这一团小生命终于一天一天地慢慢有了各种各样的进步,进步成拥有一个人的诸多视听感受与表达能力。只有这样的养育过程才能在很大程度上重新在家庭里建立起牢固的纽带,将可能已经各自独立、各自都有了自己的生活天地的家庭成员重新聚拢起来;也只有这样养育过生命,才会深深懂得每一个生命个体的来之不易,人人平等、尊重人权尤其是尊重人的生命权,是多么重要。

婴儿无辜地来到这个世界上,没有选择的余地,生在何时何地什么人家都是偶然,也是必然。他们懵懂的眼睛看到的世界大致一样,具体又有不同。从什么样的物质条件中看出去,对他们未来的一生来说至关重要。有什么样的父母、在什么样的文化熏陶中成长也更其关键。这不过是成年人的经验总结,对于婴儿来说一切都在未知之中,理论上始终存在一个一切都不确定的远大前途,父母、祖辈在这样婴儿的前途面前收获的是自己被刷新了的机会,婴儿好像可以完成他们没有可能完成的理想,可以矫正他们已经意识到了不足与不甘。其实即使不被这种几乎不能说是幻觉的好感觉鼓舞着,大家对婴儿的凝视也总是由衷地持续着,这来自本能范畴的血脉相连之下的含混而坚定不移的力量。

很快婴儿平静的锻炼结束了,开始浑身“聚连聚连”地抓耳挠腮。长期躺着,越来越胖地躺着,没有长出来的脖子的位置被下巴上的肉覆盖了,起了疹子,自然不知道怎么办,更不知道是长了疹子,就只能还像是饿了困了一样哭。

婴儿会笑也更会哭,饿了哭、热了哭、冷了哭、尿了哭、拉了哭、累了哭、困了哭……相比笑的偶然,哭是不需要训练和他人努力就会的本能。哭是一种急切召唤和激烈表达,笑则基本上不具有召唤的意味,只是一种对愉快、有趣、好玩的赞赏的浅淡身体语言。

实际上,婴儿不哭也不笑,自顾及自地在那里圆睁着双眼玩一会儿的状态就已经很让人知足了。平静几乎可以说是一个婴儿最高级的品质,孩子平静,大人就已经十足欣慰。

婴儿洗澡的时候,稀疏的头发被完全贴到了头皮上,小小的身体和头都像是某种不谙世事的一般哺乳动物一样懵懂而幼稚,带着一种完全可以以弱胜强的单薄渺小,让人于陡生的爱怜之下对其呵护得五体投地。此情此景之下,不爱婴儿、对婴儿不屑一顾都是不可理喻的。

我们被婴儿的哭所召唤,被婴儿的笑所鼓励,被其还不会说不会走就能把你调动得团团转的本事而深深折服,在不知不觉中就以其为中心,忘记了自己作为成年人在尘世中一向的习惯,把时间大把大把地给予了这个还只会躺着伸胳膊撂腿的天使。

天使就应该是大多数时候对围绕身边的人都没有什么明确的交流状态吧,这时候的婴儿还不大认识每天给自己喂奶的母亲,遑论其他人。只是对母亲父亲的声音有了习惯而已,这种习惯只有在其一天天长大过程中才会演变成一刻也不能分离的情绪和情感。婴儿期就是从一团纯粹的物质逐渐生长出精神来的过程,其全身心的生长,几天、十几天、几十天必然会有一个模样的变化,都是这种生长的外在显现。

每个人都不记得了的婴儿期里,每一天居然都是这样含混难熬的。以成年人的角度观察和揣摩之,大量的睡眠之间点缀着的,都是莫名的声音形象和不适,亲人脸对脸的话语和抚摸是一种安慰,安慰之余又因为不可能一直都有安慰而对比出来不安和痛苦。天地造人的妙处就是让婴儿在无知无觉中度过这一段持续时间以年为衡量标准的婴儿期,倘使一开始就让他们拥有成年人的知觉能力,岂不是充满了无法承受的痛苦!这一点完全可以参考那些成年以后因病因灾而只能躺着的人。

每个人都曾经有过这样看上去很不容易的婴儿期:柔弱、渺小、低能或者说无能,没有任何防御力……每个人都是从这样的婴儿状态里一天一天地走过来的,在父母的呵护下一点点长大,着实不易。每个生命都应该被尊重,延伸到所有哺乳动物,所有非脊椎动物,所有生命。人类最伟大的宗教和最伟大的哲学,一定都是在对婴儿期的人类有过深刻体验之后才逐渐形成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它们一定都浸透着对每一个人类个体的爱。无我无他、无为而治、仁者爱人、爱人如己、四海之内皆兄弟、人人生而平……

以孩子为中心的生活尽管忙乱,但内心却是异常稳定的。孩子使人心无旁骛,使人进入一种不对其他人和事做任何幻想的超级稳定状态。孩子可以被带到户外活动以后,这种以孩子为中心的生活突然就变得广阔起来,丰富起来,让大人不由自主地开始向往未来。这大概就是婴儿的伟大,婴儿总是能为日渐疲劳的成年人重新昭示希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