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标题

 hy01 2023-10-09 发布于江苏

前言

“化文,你是受什么委屈了吗?”毛主席对于吴化文提出的一个请求表示非常的不解,于是就亲自到军队找到吴化文,对他进行了一番问询。

吴化文提出的这个请求就是想要离开部队,而吴化文作为一名起义将领,我军向来是优待这些起义将军的,那么吴化文是否在军队中受了委屈才打算离开部队的呢?

吴化文所提出的这一请求,毛主席又如何决策,是否让吴化文离开军队?吴化文当初又是怎样成为起义将领的呢?

一、弃笔从军 立场飘忽

吴化文出生于1904年山东的一户农民家庭,吴化文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下地帮助父亲干活了,靠着家中的几亩田地维持家庭生计。

对于当下的环境,吴化文并没有抱怨,反而十分的满足,能够吃饱饭就已经是最好的事了。但好景不长,就在吴化文的年幼时期,正逢天灾,家中的几亩田地因为天气干旱,颗粒无收。

这让原本就只能靠着几亩田地过活的家庭如今没了依靠,生活变得极其艰难,即使家中条件艰难,但是吴化文的父亲并没有放弃吴化文受教育的机会。

省吃俭用将吴化文送到私塾学习,督促他好好的接受教育,学习知识,吴化文也不负父母所望,在学习方面非常的上心,成绩也是名列前茅,在当时能够识文断字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如今像吴化文这种小有文化的人在村子中更是不多见,吴化文的父亲也为了改变家中的生活条件,举家迁移到安徽地区。

初来乍到的吴化文对安徽还不熟悉,并不能习惯当前的生活,而且父母再督促吴化文学习,吴化文的兴趣在学习上也淡了很多,而且受当时大环境的影响,外面兵荒马乱,各处军阀混战,这让吴化文产生了参军的想法。

他的这个想法最终在16岁那年从内心深处迸发,将参军的意愿告诉了父母,但显然结果并不如吴化文所愿,父母不愿儿子历经战火,毕竟枪弹无眼,唯恐儿子会因此丧命。

但吴化文内心参军的意愿却非常的坚定,于是在1920年一天,和父母争执了一番,最后选择离家出走,独自一人踏上了前往西北的道路,加入到冯玉祥的麾下。

虽后吴化文实现了自己内心的抱负,但他的从军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在1930年,冯玉祥所带领的军队在中原大战中,被老蒋所打败,冯玉祥的部队就此解体。

在此期间,张自忠将军没有经受住敌人的诱惑,最终选择叛变,在冯玉祥的军队中待了一段时间就从中叛逃出来,这使得冯玉祥在得知后非常的生气。

因此牵连了许多人,其中就有为反叛求情的吴化文,吴化文因此遭到冯玉祥的训斥,内心满是不服气,于是索性就投靠了韩复渠。

吴化文此时就是顺势而为,后来韩复渠逝世后,吴化文就投奔了老蒋,但由于吴化文并非是老蒋的嫡系,所以这也让吴化文饱受磨砺。

吴化文的立场也并不坚定,在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没能经受住日本人的诱惑,投靠了日本人,成为彻头彻尾的汉奸。

吴化文在此期间担任第三方面军的司令官,协助日本人进攻解放区,而八路军鲁中军区先后发动了三次讨伐吴化文的战役,均给吴化文造成了沉痛的打击。

二、回心转意 向我党靠拢

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吴化文并没有遭到清算,主要是因为当时老蒋和我党之间争夺地盘,而吴化文所在的部队被老蒋收编为第5路军,吴化文则继续担任总司令。

在解放战争时期,吴化文所在的部队被调到济南,主要归王耀武所指挥,而这支部队也被扩充为96军,吴化文担任军长。

但是在此期间吴化文也逐渐发现自己的部队就是为老蒋牺牲的“棋子”,并非是老蒋的嫡系,这也导致吃苦受累的往往是他们这些军队。

相反,加功晋级的事情却轮不到他们,这让吴化文内心生出一股深深的无力感,眼看当前形势愈发颓败,这也让吴化文早早的为今后的发展开始谋划起来。

吴化文很快就趁着南京开会的时间,拜访了自己曾经的老首长冯玉祥,然而冯玉祥对于吴化文此人并不很看好,因为吴化文曾经为日本人做事。

这也让冯玉祥看到吴化文后,没好气的对他说:“你这堂堂五尺男儿,竟然会给日本人办事,骨头这么软?现在竟然还有脸来见我?”

吴化文听到冯玉祥如此口吻,内心也是十分的愧疚,连忙解释道:“老首长,我这汉奸的骂名是怎么也洗不清了,当初是戴笠派我去的......”

冯玉祥闻此,立马让吴化文停止了辩解,对他说道:“你现在什么也别说了,过去的事情我不想听,现在你怎么又跟老蒋为虎作伥,你糊涂啊......”

旁边冯玉祥的夫人也附和道:“化文,你好好想一想,不要等撞了南墙才悔之晚矣。”

吴化文也表示:“我今天就是来听听老首长的意见,如今我所在的部队处境艰难,老蒋想要通过我们来消灭共产党,也是想让我们当炮灰。”

冯玉祥说道:“这是老蒋惯用的伎俩,你今后想要走怎样的道路,我给你推荐个人,你去找他,他会给你想办法的。”

此人正是李济深,当吴化文找到李济深所在地方,但当时李济深的家中还有一些其他人,但这些人都是对老蒋不满的,吴化文于是也将自己的顾虑说了出来。

李济深也说道:“你的事情我已经清楚了,并且和共产党方面取得了联系。”吴化文表示:“如果共产党不嫌弃,愿意合作。”

李济深闻此也非常的高兴,但是他也不能立即就给吴化文一个答复,还需要和我党这边商议后才能决定。

李济深将此事上报了周总理,周总理对吴化文的加入表示欢迎,而且对于往事也可以既往不咎,此后吴化文就一直和我党之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三、迷途知返 不曾后悔

直到1947年,吴化文认为国民党一方有美国撑腰,实力较强,并不看好我们的解放军,而且此时老蒋又开始拉拢吴化文,这让吴化文的态度一直摇摆不定,并且在此期间中断了和我党之间的联系。

但是在济南战役爆发后,吴化文也终于意识到老蒋大势已去,同时也看到了解放军的实力,这让吴化文的内心再次动摇,最终在我党的争取下,吴化文率领部下起义。

在吴化文起义后,极大的缩短了我军解放济南的时间,同时也减少了很大的伤亡,使城市免遭破坏。

吴化文的部队在起义后被进行改编,进行了一个多月的训练后参与到淮海战役等战役中,推动了我党解放全中国的进程,在解放战争中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1949年7月份,吴化文担任杭州的警备司令。次年吴化文提出离队申请,想转到地方上工作,毛主席听闻此事后,特意到军队中来询问:“是不是在部队中受委屈了?”

吴化文回答说:“主席,我没有受委屈,是因为我身体的原因,我没办法继续在部队进行工作,还有我想到地方上走走看看,帮助人民做一些切实的事情。”

毛主席闻此,对于吴化文的想法表示非常的支持,于是就同意了他的离队申请,不久后吴化文则担任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委员等职位。

吴化文到地方上,确实和他所说的一样,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态度,为人民办实事。不幸的是,吴化文最终于1962年因病逝世,年仅58岁。

结语

吴化文的一生是波折坎坷的,但是他在起义后回忆道,不曾后悔向我党靠拢,并认为这是他这一生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

吴化文的革命生涯中有对也有错,但好在最终迷途知返,将功折罪,算是一件幸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