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悟空求助的故事打了谁的脸?咨询师的发言,反映出了自己的真水平

 高行之 2023-10-09 发布于山东
         龙心理
  真正的中国心理学
中国心理服务引领者

龙心理

传普通人听得懂的理论

教人人都学得会的技能

选素质高专业强的业

做老百姓买得起的服务

助人人成为最好的自己

这是龙心理研究推送的242原创文章

============================

10月2日,“龙心理研究”公众号发布了《心理小说:孙悟空偶然的一次心理求助,却造就了一位心理权威》一文发布,引起了众多读者的强烈共鸣,收到了多位读者的反馈。因此,10月5日,该公众号又发布了《读者来信:孙悟空那篇真的好真实,咨询师更简单,直接给你贴标签》一文,全文发布了一位曾经有过类似求助经历的读者的切身感受。

那么,作为心理服务的提供者——心理咨询师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从咨询师们的发言来看,绝大多数咨询师的立场还是值得依赖的,现将我们收集到的代表性发言抄录如下:

马海龙:这个小说写的很好,警示咨询师,活在咨询师的角色里,戴着专家的面具,没有对来访者的问题认真倾听,没有厘清来访者咨询的真正目标,就自以为是的、草率的贴标签,自以为是的说教,导致来访者情绪不稳定。然而,咨询师不但没有自省,反而进一步贴标签,这样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咨询关系破裂。

这提醒我们做心理服务的人员,要认真倾听,共情,同理心,换位思考,澄清事实,厘清目标,反映真相。掌握这些基本功,做个称职的咨询师。

任建新:对心理小说一点理解:首先无论是大国医还是小乡医,初诊的望闻问切是基本功,土地爷对孙悟空既有头戴的金箍,又有作为武器的金箍棒两者的区别不了解,只是凭自身的主观臆断确认并固守,而不是通过进一步的对话去厘清事实;其次对求助者的阐述缺乏耐心倾听没有共情理解,而是急于贴标签下诊断;第三在此基础上言语形式不平和,过于关注自身权威性关注自我感受,专家不容置疑和挑衅。焦点解决认为在咨询过程中,来访者和咨询师是两个专家的对话,人本自具足,构建平等模式的沟通,将注意力专注于对方求助的内容效果会更好。

刘一麟:一个简单的“信息澄清”技术做不到位引起的问题,被拐弯放大到如此的地步。真是不得不令人啧舌啊!

高行之:可这就是真实发生的事情,而且是很权威的专家做出来的事情!

刘一麟:“很权威的专家”,不一定是“合格的心理咨询师”。而且,“很权威”和“专家”,是值得商榷的。

两个人都有责任:孙悟空为什么不说清楚“我说的是我的兵器金箍棒,不是我头上戴的金箍”呢?土地爷为什么不问清楚“你说的是你的兵器金箍棒?还是你头上戴的金箍呢?”两者相较,土地爷的责任是主要责任。

高行之:可前来求助的悟空几次想解释,土地爷不给机会呀!还拿权威来压悟空呀!悟空还能怎么样呢?况且,求助者当然有问题呀!否则,人家为什么要拿钱来做心理咨询呢?责任怎么能归到求助者身上呢?

这么划分责任看似公正,可是,这是否符合心理咨询师的职业伦理呢?

刘一麟:“孙悟空解释不清自己要表达的意思”,这正是孙悟空心理问题的所在表现之一。

土地爷搞不清楚,还不会问,完全不合格,根本不配做心理咨询!

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咨询师都认为,故事中的心理权威专家土地爷连心理咨询的基本功都没掌握,缺乏基本的自我觉察能力,缺乏基本的共情能力、事实不清、目标不明,同时又极度自以为是,做为普通咨询师尚且不称职,所谓“权威专家”的名头更是一点都不配!

很显然,这些咨询师对代表心理权威的土地爷的评价,与求助者们所反馈的感受完全一致。这充分说明,绝大多数咨询的立场和专业水平还是值得依赖的,那些遇到了不专业的权威压制的求助者,或许只是偶然巧遇。

不过,我们也不得不高度警觉和重视,确实有些自称有着几十年实践经验的“心理咨询专家”站到了与求助者和绝大多数咨询师完全对立的立场上,我们就收集到了这样的发言——值得庆幸的是,这是唯一的一个!如果多了,那真的是中国心理服务的灾难了。

这位咨询师一上来就试图把人们的注意力转移到批判悟空求助一文的话题上来,他说,这篇文章“极有蛊惑性,很会蒙蔽一些人,因为文章选择孙悟空找土地爷做心理咨询的这个例子很极端,也很有蒙蔽性”。

更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这位咨询师的发言逻辑之混乱:

他在一开口就对这篇文章提出了批判性评价以后,却紧接着又承认这篇文章“也确实反映了心理咨询的一些不好的现实”。

真就奇了怪了:既然这篇文章“也确实反映了心理咨询的一些不好的现实”,又怎么就成了“极有蛊惑性,很会蒙蔽一些人”“也很有蒙蔽性”呢?既然这篇文章“也确实反映了心理咨询的一些不好的现实”,又怎么还给扣上“很极端”的帽子呢?既然“这个例子很极端”,又怎么还能“也确实反映了心理咨询的一些不好的现实”呢?既然这篇文章“也确实反映了心理咨询的一些不好的现实”,那么会“获得一些人的共鸣”不是很自然很正常的吗?怎么紧接着就又去批判求助者“很多人都愿意听好顺耳的话,不愿意听问题,也看不到存在的问题”呢?

这位咨询师这不是反复在打自己的脸吗?!真是让人忍俊不住。

更让专业人士震惊的是,这位咨询师接着就把矛头直接指向了求助者,认为“导致咨询不畅的原因,主要是作为来访者的孙悟空表达不清楚。”

接着,这位咨询师的混乱逻辑再次上演,在把责任推给求助者孙悟空以后,接着又说道:

“'金箍棒在哪儿?’,这话本意是作为武器的'金箍棒’丢到哪里了?但被土地爷误解为作为头戴的“金箍”好在什么地方。”

既然已经前面说了“导致咨询不畅的原因,主要是作为来访者的孙悟空表达不清楚”,那么后面为什么又承认求助者悟空的意思是被身为心理权威的土地爷误解了呢?既然已经承认求助者悟空的意思是“被土地爷误解为作为头戴的'金箍’好在什么地”了,又怎么还能说是求助者孙悟空的责任呢?

如此混乱的逻辑也真的是让人无语了。如此一遍遍地打自己的脸,他就一点儿感觉都没有吗?

非常不幸的是,这位咨询师逻辑混乱的表演这才刚刚开始。

紧接着,他再次强调:“追溯这个沟通障碍产生的原因是孙悟空表达不清反映了一个咨询现实就是,很多来访者表达不清楚自己的事情,极易容易引起咨询师的误解。”

要知道,求助者肯定是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或不足的,否则人家还掏钱来做咨询吗?怎么能把咨询责任强加给求助者呢?

更何况,好好读一读原文,到底是求助者悟空没说清楚,还是作为心理权威的土地爷不让人家讲?如此明显的事实就摆在那儿,难道这位咨询没看见?

作为咨询师,如果没看懂,就没资格发言;如果看懂了,就不应该视而不见,更不应该对求助者倒打一耙!

请问这位咨询师,你认为“导致咨询不畅的原因,主要是作为来访者的孙悟空表达不清楚”的证据何在?

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这位咨询紧接着又说:“作为咨询师来讲,应该运用情感反应和内容反应的技术,客观了解清来访者说的事件。”

明明这位咨询师知道,“作为咨询师来讲,应该运用情感反应和内容反应的技术,客观了解清来访者说的事件”,那么,为什么还说“导致咨询不畅的原因,主要是作为来访者的孙悟空表达不清楚”,把沟通障碍产生的原因强加到求助者悟空的头上呢?

显然,这位咨询又在自己脸上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好不容易,这位咨询师终于说了第一句还算得上是专业的话:“

沟通障碍引起孙悟空的急躁不满和威胁,这种情况本身是容易让咨询师作为症状一起来考察的。这个情节也同样值得心理咨询师反思,要分清本来症状,和咨询中产生的阻抗表现。”

遗憾的是,紧接着,这位咨询再次犯了老毛病,又开始批判这篇文章:“这个例子极有蛊惑性在于,专门安排了土地爷这样的咨询师,他具有天然的缺陷就是耳聋,所以容易引起误解。那就把理解错误和沟通障碍的原因归结在了土地爷身上,也就潜在的归结到了心理咨询师身上。”

这位咨询师紧不知出于什么考虑,居然毫无根据地替心理权威土地爷找了一个很好的借口,说“他具有天然的缺陷就是耳聋”。

上面的发言大家都看到了,明明是除了这位咨询师自己以外,其他所有发言的咨询师都在批评心理权威土地爷,只有这位咨询师在批判求助者、批判文章作者,用混乱的逻辑在为土地爷开脱责任,可是,这位咨询却把他自己当成了咨询师群体的代表,说什么“把理解错误和沟通障碍的原因归结在了土地爷身上,也就潜在的归结到了心理咨询师身上。”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说话就这么信口雌黄不靠谱吗?这位咨询师既然说土地爷“他具有天然的缺陷就是耳聋”,他又如此卖力地为土地爷开脱,到底是为什么呢?

更令人气愤的是,这位咨询师第三次把责任推给了求助者悟空:“而孙悟空找土地爷做咨询这个案例的阻抗根源在于叙述不清,也就是孙悟空自己描述不清,导致的沟通障碍和严重阻抗。”

遇到这样蛮不讲理、逻辑混乱、严重缺乏专业能力、把责任推给求助者的咨询师,哪个求助者能受得了?

这位咨询师接下来再次把矛头指向了求助者悟空:“就平时的孙悟空受到打击而言,并不是孙悟空本事高,遭人嫉妒,而是孙悟空确有口出狂言、胡编乱造、水平不高、自以为是的重大人格缺陷。”

接着,这位咨询师又用混乱的逻辑把矛头指向了求助者悟空及文章作者,并再次毫无根据自以为是地把两者视作一个人:“如果仅是这样,作为高水平的网友,是不会与他计较的,只当小丑表演罢了。另外一个更大的问题是,在自以为是的基础上贬低别人、攻击别人,这才导致的被指责、被教训。遭到指责和教训的时候,孙悟空并没有认为是自己的问题,反而认为是别人嫉妒他、打击他,于是这篇孙悟空找土地爷咨询的文章就这样诞生了。这篇文章反映的咨询现实是有一定合理性,但这篇文章的始作俑与出笼,居心并不良好。”

大家看了以后,什么感觉呢?

不过,请放心:

心理学正在进行一场新的革命,中国的心理服务业正在兴起一场新的革命!像故事中的土地爷、把责任推给求助者的这位咨询师一样,连心理咨询的基本功都没掌握,缺乏基本的自我觉察能力,缺乏基本的共情能力、事实不清、目标不明,同时又极度自以为是,只会我打脸的心理咨询师,将是最先被淘汰的那一批

注:悟空心理求助的故事请查阅“龙心理研究”公众号102日的原文。

更多精彩,请关注本公众号。



欢迎参与“中国心理学”论坛!
每周三晚21点开讲
地址:腾讯会议
会议号固定请收藏:670 6436 7972
密码固定请收藏:202268

10月11日主题:
心理学的发展是无限的吗?
自由发言

在线、上门解决各种心理疑难问题
心理专业提升,个人成长
龙心理中国式督导常年招生
申请加入龙心理(中国心理学)群
可以扫下面的二维码联系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国人都是龙的传人。所以,龙就代表中国、中国人、中国的、中国人的。所以,龙心理顾名思义就是:中国心理学,或者“中国人的心理学”;龙心理的实践运用,叫作“中国式督导”;将来构建起来的新兴学科,拟用名为“中庸学”。

龙心理,是以《心理督导师》为起点,诗、书、礼乐、易、《道德经》、《黄帝内经》以及出土的古籍文献等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为主体,打破诸子百家门派偏见,以马一浮、钱穆、徐中舒、梁漱溟、庞朴、张耀翔、杨国枢、胡佩诚、李其维、丁再献、杨中芳、曹峰等数十位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名家研究成果为基础,以构建新兴学科为标准,以独特的中国式思维、认识论和方法论为媒介构建起来的,与西方心理学理论完全不同,自成体系,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心理学

龙心理分为中庸理论、龙心理、新时代修身、中国式督导四大模块,由九个基本理论(子理论)组成,这九个子理论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可以完美解释各种心理现象和问题,并同时指出解决方案,彻底改变了西方心理学没有统一的心理学理论的尴尬境地。

龙心理中国式督导遵循“修身自助——齐家——立业”的成长路径,是一门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跨专业、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其基础课程是人生必修课,中高级课程是心理从业者的必修课,也是通向心理服务顶峰必备的认识论和方法。

龙心理专门传授日常生活工作中所必须具备的实操技能与理论,招生对象为:遇到心理困扰或问题的人,问题孩子家长,有自我成长需要的人,以及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师、社工师、健康管理师、教师等心理或心理相关岗位的从业人员、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岗位人员等。培训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1、人生日常必备六艺:听、说、想、做、感、省。

2、成为最优秀的自己必须具备的人生智慧和综合能力;

3、和谐家庭日常生活必须具备的人生智慧和综合能力;

4、助人必须具备的专业理论和执业能力;

5、督导必须具备的专业理论和胜任力(中级及以上)。

    龙心理充分发挥了中国式认识论和方法论的优势,用西方人不可想像的思路和方法,用简单易学便于运用的形式和比较少的内容,集西方的心理学、哲学、社会学、伦理学、成功学、教育学、身心医学、健康学、生理学、天文学、地理学、生物学、音乐、艺术、宗教、道德等于一体,汇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会伦理教育、成功学教育等预防性教育于一学,融中国式督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矫正性服务于一科,遵循“教育为先,预防为主,矫正为辅”的理念,强调自我素养的提升,在助人方法上,提倡“以授人以渔为主,授人以鱼为辅”,代表了未来人文科学的发展方向,必将成为人文社会学科发出中国最强声音的主阵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