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邮说“草药三”

 木讷叟斋 2023-10-09 发布于四川

早在1978年9月,原国家邮政局发行了首套《药用植物》特种邮票(T.30)一套5枚;四年后,1982年5月,又发行了《药用植物(第二组)》(T.72)一套6枚、小型张1枚。这两套邮票俨然开始了一个系列。然而令人费解的是,此后,《药用植物》邮票长期不见后续发行。整整四十一年过去,中国邮政今年(2023)终于再续前缘,定于在10月11日发行《药用植物(三)》特种邮票一套6枚(志号2023-20)。

【T.30药用植物(“黑草药”)】

《药用植物(三)》的票幅与前两组一致(30x40mm),枚数(6枚)与第二组相同,这两点就远远胜过好多“系列邮票”了。前两组《药用植物》邮票,由于邮图画面背景一深一浅,被邮人们俗称为“黑草药”和“白草药”,那么,循着惯性,姑且把新发行的《药用植物(三)》称为“草药三”吧。

【T.72M 药用植物(第二组)小型张 鸢尾】

“草药三”的邮图相当亮眼。画面清新淡雅,药草姿色靓丽,枝叶、花果、根茎的特征突出,既科普,也具观赏性,印制邮票的香味油墨还能发出淡淡的“药香”,更令人遐想。这套邮票展现的6种中草药植物都很出名,尤其是前两种——黄花蒿和忍冬,堪称当今的“药物明星”。让我们随着邮图,逐一去认识认识它们吧。

【2023-20 药用植物(三)】



黄花蒿

【2023-20(6-1)黄花蒿】

“黄花蒿”这个名字,许多人会觉得陌生。但是,如果说“青蒿素”,一定会如雷贯耳。你知道吗,大名鼎鼎的抗疟疾奇药青蒿素,就是从黄花蒿中提取出来的!

既然是从黄花蒿提取出来的,为什么叫“青蒿素”呢?原来,现代植物学所称的青蒿和黄花蒿这两种“蒿”,都是菊科蒿属的草本植物,它们的植株外观相似,花、叶有些不同。而中药“青蒿”,其实是黄花蒿植扬的干燥地上部分。有古籍记载治疗疟疾的药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当年屠呦呦从中得到启示,带领团队经过无数次艰苦实验研究,终于采用乙醚低温萃取技术,从中药青蒿(即黄花蒿)中,提取出了一种治疗疟疾的有效成分,命名为“青蒿素”。青蒿素拯救了世界上数以百万计疟疾患者的生命,屠呦呦因此荣获2011年拉斯克临床医学奖、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在实验室】

据说,屠呦呦的名字来自《诗经·鹿鸣》中的诗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萍。”《鹿鸣》共三章,第二章的前二句又是“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屠呦呦和青蒿素,难道在冥冥中就结下了神奇的缘分?《诗经》是中华文学之源,中草药是中华医药的宝库。让我们记着屠呦呦,记着青蒿素!

【2018-24(6-4)诗经-鹿鸣】

邮图着重表现了黄花蒿的花序,显得清新可爱。不过,黄花蒿的植株其貌不扬。它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可以长到1-2米高,菊科植物特有的裂状叶片葳蕤青翠(到了“晚年”也会叶色枯黄)。黄花蒿在我国和世界上许多地区都普遍生长,是我国农村常见的一种“野草”,由于有强烈的挥发性气味,有些地方把它叫作“臭蒿”。

【黄花蒿】



忍冬


【2023-20(6-2)忍冬】

“忍冬”这个名字不大通俗,“金银花”则很多人都知道。它是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绿缠绕性木质藤本植物,入夏开花,起初白色,一两天后变黄色,黄白两色花共开一枝,人称“金银花”。它的花蕾或刚开的花加工干燥后入药,就是中药“金银花”。冬天,藤上老叶凋零,同时又有新叶芽冒出,忍受寒冬过后再披绿装,故而获得“忍冬”的名号,民间则习惯叫作“金银花”。

金银花性味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可用于各种热性病,能清热解毒、凉散风热。近年,在抗击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过程中,金银花发挥了重要作用。

忍冬在我国分布较广。由于一柄双花,又被叫做“鸳鸯藤”。常有人把它种植在庭院花棚或房前屋后,夏季花开时节,青藤荫蔽,药香袅袅,观赏、康养两相宜。



三七

【2023-20(6-3)三七】

中药药名带数字的不少,如一支箭、两面针……八角金盘、九节菖蒲……千里光、万年青等等。但是,完全用数字作为药名的大概只有一种——三七。三七是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干燥的根茎入药,药名就叫“三七”。

“三七”这个名字的由来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三七从播种到成熟收获需要三至七年时间。生长期越长,根块的个头越大,价值越高。三七根块个头的大小,也用数字来表示。比如七年的三七能长到“十八头”——表示十八个三七头(根块)就有一斤重。“头数”越少,个头越大。二十头的三七就是一级品了。

三七性温,味甘、苦。其根为止血良药,既可止血,又能散瘀,消肿定痛;其花能清热、平肝、降压。三七粉外用止血有奇效,是云南白药的主要成份之一。三七粉内服又能调节“三高”,预防心血管疾病,是许多中老年朋友常用的保健药品。

邮图表现了三七植株的花叶和根茎,其形貌与“黑草药”中的人参颇为相像。因为三七和人参、西洋参都是五加科植物。我国人参的主产地在东北,三七的主产地则在西南,云南文山州则是三七的原产地和主产区。

【T.30(5-1)药用植物  人参】

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首次记载“三七”这个药名,并说明“或云本名山漆,谓其能和金疮如漆粘物也,此说近之。”李时珍的这个记载,来源于三七原产地云南文山州的苗族地区。

白术


【2023-20(6-4)白术】

白术是菊科苍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地上部分有直立的茎,倒披针形或长椭圆形叶片,头状花序单独生长在茎枝顶端,小花紫红色;花果期8—10月。地下根较为粗大,略呈拳状,外表灰黄色,有点像生姜。

自唐宋时期起,医家就将白朮的根茎炮制入药,世代相传沿用至今。可以炮制成白术、土炒白术、麸炒白术等中药饮片。

 

白术与人参、茯苓、甘草共称为“中药四君子”。白术是常用的补虚药,具有健脾止泻、益气固表、燥湿利水、安胎等功效,在历代本草著作中均有记载。白朮又是常用的大宗中药材,许多方剂中都要用到白术。




连翘


【2023-20(6-5)连翘】

初春,迎春花盛开。伴陋着迎春花,还有一种植物也绽放出金灿灿的美艳小花,不过它的花朵只有四瓣(迎春花是五或六瓣),而且它的技条不像迎春花那样垂拱。它就是兼有观赏功能的药用植物——连翘。

连翘是木樨科连翘属的落叶灌木。花期3到4月,果期7到9月。连翘干燥的种子入药,就叫“连翘”。(邮友们请注意,初期发布的宣传资料中,误把连翘写为“菊科植物”,有些公众号照抄照转,没有修正。)

连翘味苦、性微寒,既可清热解毒,又能消痈散结。清热解毒的功效同金银花类似,消痈散结又与金银花相补,因此连翘常和金银花配伍。例如银翘解毒片(丸),金银花和连翘共为君药。又如双黄连口服液,金银花是君药,连翘和黄芩共为臣药。



 红花


【2023-20(6-6)红花】

“红花綠叶”,本是许多植物具有的特征。然而,有一种植物,因其花朵入药称为“红花”,它便独享了“红花”这一美称。

药用植物红花,是菊科红花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高可达150 厘米。5-8月开花结果,头状花序,小花(筒状花)红色、桔红色,瘦果倒卵形。

红花以花入药,辛温无毒,入心经、肝经,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等功效,主治妇科病。此外,还有冶疗心血管疾病的药效。

注意,不要把红花与藏红花相混淆。红花是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入药部分是其管状小花;藏红花是鸢尾科藏红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入药是花朵雌蕊柱头部分。红花又称刺红花、草红花、普通红花,藏红花又称西红花、番红花,我国主要出产于西藏高寒地区。两种药物的外观相近,但是药效有差异,而且藏红花比普通红花昂贵许多。

藏红花植物

2023-20  药用植物(三) 2023-10-11发行  全套6枚  总面值6.40元  30×40mm  P13.5    余天一设计  何金梅责编  影写版(香味油墨)  整张12枚(一、二、三图各4枚/张;四、五、六图各4枚/张)  整张规格:150×160mm  北京邮票厂有限公司印制  计划发行量608.2万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