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秦皮乙素修饰牛血清白蛋白,药物小分子可用于偶联BSA?

 齐岳生物QIYUE 2023-10-09 发布于陕西

关于秦皮乙素修饰牛血清白蛋白,药物小分子可用于偶联BSA?

今天小编整理并分享关于秦皮乙素修饰牛血清白蛋白,药物小分子可用于偶联BSA?

牛血清白蛋白(BSA)就是由58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单肽链蛋白质,其氨基酸序列与HSA类似。BSA肽链也含有35个半胱氨酸残基,仅34位有一个疏基,其余都为二硫键,二硫键中有8对组成交叉二硫键,只有接近N端的就是一个单个二硫键。与HSA不同的就是,BSA 在134及212位各含有一个色氨酸残基,因此两者的荧光性质略有不同。

相关文献:

实验方法:

在10 mL的比色管中依次加入1 mL血清白蛋白溶液,2 mL缓冲溶液、一定量的5×10— mol·L-4秦皮甲素或秦皮乙素水溶液﹐用去离子二次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混匀,在水浴中恒温10 min,分别测定其相应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在荧光激发波长为286 nm,发射波长为340 nm,狭缝宽度皆为10 nm,温度分别为25℃.35℃.45℃时测定各溶液的相对荧光强度F。

其结合位置和能量转移效率:

由表1可知;温度对秦皮甲素,秦皮乙素与BSA,HSA的形成常数K影响较小,说明秦皮甲素,秦皮乙素与BSA, HSA有较强的结合力。

结果表明:秦皮甲素,秦皮乙素对血清白蛋白的荧光有较强的猝灭作用,其荧光猝灭为单一的静态猝灭过程,其作用机制属能量转移机制.求得不同温度下反应的结合常数K.由反应焓变,熵变确定它们间的结合主要是静电引力.依据非辐射能量转移机理,求出了其结合位置和能量转移效率.

近年来,随着现代实验手段的提高,人们采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对药物小分子与蛋白质之间的作用进行了广的研究。现在常用手段包括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圆二色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电化学方法、激光拉曼光谱、平衡透析法、液相色谱法、X-晶体衍射等,质谱、核磁共振、毛细管电泳激光散射等方法的应用也日益增多。

仅用于科研,RL2023.1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