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职场法律说|公司强制春节带电脑回家,软件工程师不干,被开除了,法院却站在他这边,判赔19.4万!

 君留香 2023-10-09 发布于北京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很多人一年中唯一的长假。对于那些平时工作忙碌、压力大的人来说,春节是一个放松身心、回归家庭的好机会。

但是,有些公司却不愿意给员工放假,甚至要求员工随时待命,随时处理工作事务。这样的公司,你敢不敢拒绝?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个软件工程师春节回老家,不带电脑,也拒绝接公司的电话,结果被公司开除了。

他不服,申请劳动仲裁,法院是如何判决的呢?这个案例涉及到调休、加班、解除劳动合同等法律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真实案例回顾

这个案例发生在上海浦东,男子张某是某咨询公司的软件工程师,平时工作非常辛苦,经常加班,所以累计了很多调休。

张某的算盘打得很好,平时多辛苦一点,春节的时候就给自己放一段时间假,缓解一下工作压力。

然而,假期开始前,公司领导找到张某,以张某负责维护的客户,可能需要应急服务,要求张某带电脑回家过年,帮客户处理应急服务。

但张某予以了拒绝,让领导很不高兴!

这个春节假期,张某过得非常惬意,他们公司春节放了11天,他自己又调休了12天,再加上2个周末,张某这个假期一共休息了27天!

最关键的是,张某为了清清静静的玩一段时间,不回领导信息,也不接领导电话!

对此,公司领导非常不满,张某假期结束回到公司不久,公司就以张某恶意拒绝公司安排的工作任务,并且严重违反了公司规章制度为由和张某解除了劳动合同关系。

张某不服,他认为公司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并没有证据证明他恶意拒绝工作任务或者违反规章制度。

他要求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19.4万元(相当于24个月的工资),以及加班工资等费用。

对于此事,网友直言,“这种人就算赔钱都要开掉!”“带电脑没有问题, 但带电话回去就不是休假了, 而是居家办公。”“有人说张某不通人情, 可人情是相互的, 试问公司有给人情吗?”


案件分析和处理结果 

法院在审理此案时, 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 张某是否有权利调休?

根据我国《劳动法》第44条规定, 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 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 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具体而言, 休息日加班, 公司可以安排补休, 也可以不安排补休, 如果不安排补休, 需要支付200%的工资。

对此, 公司有选择权, 注意, 法定节假日加班, 只能支付300%的工资, 不能调休。

本案中的张某, 平时经常加班, 累计了十几天的调休, 他选择在春节的时候调休, 获得了公司的批准, 合理合法。

第二, 张某是否恶意拒绝公司安排的工作任务?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 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注意, 公司制定的规章制度, 需要具备合理性和合法性两个条件。

比如迟到一个小时, 公司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这样的规章制度不具备合理性;又比如员工应该免费加班, 员工不得向公司主张加班费, 这样的规章制度不具有合法性。

关于张某春节拒绝携带电脑一事, 从情理上讲, 张某作为软件工程师, 如果遇到突发情况需要他处理, 符合人之常情。

但从法律上讲, 张某休假的时候,不具有向公司提供劳动的义务,张某拒绝携带电脑,不属于恶意拒绝公司安排的工作任务。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违法,属于违法解除。

第三,张某是否有权利要求赔偿金?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48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赔偿金。

针对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要求公司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也可以不要求公司继续履行劳动合同,要求公司支付赔偿金。

张某选择的是后者,他要公司支付赔偿金。

根据前述案件分析,法院最终判决支持了张某的诉讼请求,认为公司违法解除了与张某的劳动合同关系,应当支付张某赔偿金19.4万元(相当于24个月的工资),以及加班工资等费用。这一判决对于张某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胜利,也是对于公司不尊重员工权益的一个惩罚。


法律教训和借鉴意义

这个案例给我们带来了以下几点法律教训和借鉴意义:

第一,员工在享受自己应得的休息权利时,不应该受到公司无理的干扰和限制。如果公司有特殊情况需要员工协助处理,应该事先与员工沟通,并给予适当的补偿和感谢。

第二,公司在管理员工时,要尊重员工的合法权益,遵守劳动法律法规,合理制定规章制度,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如果公司有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将面临赔偿员工的风险和损失。

第三,劳动者在遇到劳动争议时,要及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积极寻求法律途径,申请劳动仲裁或者诉讼。如果有充分的证据和理由,法院会根据法律规定给予公正的判决。

案例来源:中国裁判文书网,本文根据真实案件改写,仅作普法用途,请勿过度解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