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关于失败的日本体育故事

 昵称28748055 2023-10-09 发布于上海

一、

最近很长一段时间看的东西里边,最打动我的,是日本某电视台一个讲失败运动员的片子,叫《消失的天才:追踪曾经的一流运动员》。B站的链接附在左下角“阅读原文”中了。

此前,我在公号上只写过一次运动家:前德国门将,因抑郁症自杀的罗伯特·恩克。(《直到光芒将我带走》)在伟大的体育领域,所有的胜和败彷佛都来得特别直接,没有什么拐弯抹角的地方。但恩克的死提醒我们,所有的人都在打一场全方位的艰苦战争,即使对于运动家来说,他们的战场和胜败,也不只是在我们能看见的那个赛场上。出于对失败的狂热信仰,我始终热爱比赛中输掉的一方,不管他们具体输在哪儿。所以当我看完《消失的天才》这个片子,尤其看完最后一个关于小林咲里亚的故事,泪流满面,久久不能忘怀。

日本人好像特别喜欢用“天才”这个词,从《灌篮高手》里樱木的自称,到媒体上动不动大呼小叫的这个天才、那个天才。就像美国人说'Great’一样,总是挂在嘴边。为此,我特意请教了在日本的小姜妹妹,小姜告诉我说,确实如此,“天才”是个超级常用词,日本人在形容一个人非常特别、优秀的时候经常用。在这个片子里,“消失的天才”,实际大致就是”消失的优秀运动员”那样的意思。

我是在B站看福原爱那个著名的纪录片时顺带看到这个片子的。第一个故事的主角是一位曾经击败过爱酱的人,宇土弘惠。

宇土曾经在高中比赛中专门攻击爱酱的弱点,击败了长期霸占日本第一的爱酱,一时成为了媒体焦点。但因此太受关注,压力太大,心态崩裂,发挥越来越差,最后变得特别痛恨乒乓球,结束了运动生涯。好在后来又交了一个当乒乓球教练的男朋友,重获对乒乓的喜爱之情,现在自己也是一位乒乓球教练。

二、

这个片子很长,一共有三个小时,讲了很多宇土弘惠这样曾经成功或者被寄予厚望过,但最终泯然众人、淡出视线的运动员。他们因为各种原因告别了曾经心爱的热血舞台,最终又都在别的道路上绽放自己的生命之花。我挑几个说说:

温哥华冬奥会花滑季军,高桥大辅,小时候有一个一直击败不了的对手,叫山冈大佑。高桥说,山冈如果一直滑下去,会是羽生结弦那样的选手。山冈上初中后,因为家里没有财力再支撑练习花滑的高昂费用,不得不过早终止自己的花滑生涯。现在,山冈是一家纤维制作公司的职员,这家公司是高台滑雪选手高梨沙罗的赞助企业。

日本第一位百米跑跑进10秒大关的日本最快男,桐生祥秀,小学时代也有一个一直难以超越的对手,叫疋田哲也。疋田一直都比桐生快,但在临毕业的一次重要比赛中,桐生超过了疋田。经此一役,疋田一蹶不振,开始自暴自弃,学也没好好上,后来就打些临工,找不到人生的方向。

直到有一天,疋田宅在家里看电视,看到桐生夺得了日本第一,一下被震撼,想这个家伙居然一直都在努力,我不能继续消沉下去了。疋田痛下决心,确定了努力的职业方向,成了大阪一家牛郎店的头牌,买了大阪中心地段的大房子。疋田说,有这一切,全靠桐生精神的激励。

靠一招背摔打遍天下无敌手的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柔道冠军,古贺稔彦,早先是跟哥哥古贺元博学了背摔技术。后来在一次比赛中,哥哥发现弟弟潜力无限,上进心也比自己强,就主动结束了运动生涯。弟弟一直不理解哥哥为什么这么做,直到编导拍这个片子,哥哥才跟弟弟吐露了心声。

伦敦奥运会女子柔道冠军,人称“野兽”的松本熏,初中时代从没击败过的对手,叫小林咲里亚。小林从小跟着父亲训练,以日本第一、世界冠军为目标,结果后来得了罕见的疾病,生命垂危,靠着顽强的意志力才奇迹般挺过去。现在小林重新回到了柔道赛场,参与较低级别的赛事,同时还结了婚,当了妈妈。当记者问她有没有觉得惋惜,如果没生病,自己就是世界冠军了。小林说,不这么觉得,因为病后的经历收获得到的,可能比得世界冠军还要多。

三、

这个片子里人物的真实经历,没有热血漫画的传奇,只有迎接生命中终将到来的惨败时,重新在转角寻获的生活光亮。看下来令人唏嘘,但也让人感动,觉得温暖。文艺的人,总爱学卡森·麦卡勒斯说,“人生盛宴永远的缺席者”。但事实上,人生这场宴席,聚聚散散,繁盛寡淡,热烈凄清,死之前,谁都没法缺席。你可能离开了乒乓球台,离开了泳池,离开了柔道场、棒球场、百米跑道,但你永远都在生活里,那里人口众多,有一万种可以得到安慰的方式。

而像罗伯特·恩克这样用激烈的方式告别亲朋和世界的人,我们尊重,但又无比惋惜。比赛很难,生活很难,很多人的灵魂可能真的终将无法被安慰和治愈。但我们总还是觉得遗憾和惋惜。足球是重要的,但足球不是全部。就像爱酱对江宏杰说的,乒乓球很重要,但我们是人生里有乒乓球,不是乒乓球里有人生。

我有时特别羡慕运动员。在我下辈子最想从事的职业里,排在前列的就有职业运动员。因为竞技体育给人生提供了一个切实的标准,你朝着一个目标努力,所有的荣光和遗憾,胜利和失败,都有一个明确的指标。十几年日复一日的艰辛,换回一瞬间的辉煌和胜利,哪怕只是换回永远的失败,也似乎很美好。在我们这个愈发复杂,被相对性笼罩的生活世界,体育是最后明晰和纯真的堡垒。我跑了12秒,就是比你跑13秒快,没有什么可争论的。不像比如人跟人之间的情感,谁对谁错,谁输谁赢,争来争去都没有结论,然后继续争来争去。

但即便明晰如体育,最终也无非是生活的一部分。最终,也只不过,是一场游戏,一场命运,一场生活。《消失的天才》里,那些运动场上的失意和缺席者,最终重新寻获的生活光亮,最让人动容的,其实还是人跟人之间的关系。姐妹,兄弟,父女,教练和队员,有传承,有隔阂罅隙,也有最终的理解和原谅。这是人世间,最温柔,又最热血的事。

原谅他人,也原谅自己和命运,这或许是最后的救赎。片子里讲的所有故事里边,我最感同身受的,是乒乓球选手坂本竜介。坂本曾经是日本男乒的希望,还跟爱酱搭档过混双。后来在一次过于在意的比赛中,完全发不好球,赛后怎么练都练不回来,感觉手就完全不受自己控制,原来是得了很多运动员得过的易普症。

易普症是一种身体完全不受意识控制的症状。得了这个病的运动员,会连自己做了一万次的普通动作都做不好。坂本最绝望的时候,就想拿刀割自己的手。易普症的具体发病机理现在还不清楚。但是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埋藏潜意识里的焦虑和紧张感控制了身体,导致身体动作的失控,强化训练和意志控制完全纠正不过来。下次如果有相似的场景出现,所有的潜意识、意识和身体反应,都会不自觉重复之前的情景,把自己一步步推向绝望的深渊,感觉再也好不起来了。

里约奥运会我唯一一个记住的举重选手叫谌利军,他在决赛的时候突然抽筋,导致退了赛。出于对失败的狂热信仰,我记住了这个选手。很怕这从此成为他迈不过去的一道坎,下次再有相似的决赛场景,可能就算没有减重导致的抽筋,准备工作做得再充分,曾经的挫败和绝望感会跑来控制住身体让身体不听使唤。我知道很多乐手和运动员或者普通人,不是因为缺乏锻炼和能力不行,就因为关键时候突破不了心底里重复的恐惧,再也不敢上台了。好在我后来看到新闻说谌利军终于拿了世界锦标赛的冠军,才松了一口气。

阿德勒在对自卑和挫败感的解析中,把人生看作一场不能服输的战斗。跟荣格一样,他思想成熟后也跟弗洛伊德分道扬镳。他们都觉得弗洛伊德那里即便有对人生的解释,也没有人生的出路和方向。区别在于,荣格的出路在潜意识更深处的神话和原型,阿德勒的出路在超越个体的卓绝战斗。用三分法说,自我的两端,荣格是从本我再往下挖,阿德勒则是于超我再往前推。

自卑、挫败、失落和被遗弃,是植根于我们所有人精神根基的东西,避免不了。竞技体育比赛把胜败用最明晰的标准直接标识出来,密度比一般生活大,自然也更加残酷。生命的辉煌、败落和无意义,都集中交织在一个瞬间,有一种难以承受之重。所以运动员体会到的激情和失落,都更加激烈。我们跟着比赛或哭或笑,也经常比跟着我们常规的生活更容易。

阿德勒的局限在于,个人的意志再强大,我们再努力,终究无法迈过一些坎。人力,总有穷尽的时候。您知道菲尔普斯现在在干嘛吗?那个拿了无数游泳金牌的菲尔普斯,他不缺坚强的意志力吧?他现在,在跟抑郁症作斗争,无数次有过自杀的想法。他说,过去的胜利是拿世界冠军,现在的胜利,是今天可以成功起床。

生活中没有什么是理所当然。在某一个世界里,拿起饭碗需要费尽全力,推看窗户看见新的阳光付出的努力不亚于拿奥运金牌。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一下来到这样的世界,你,我,菲尔普斯这样的世界冠军,没有人能例外。没有关系,因为即使为了一点点别人眼里微不足道的转角光亮,也值得拼尽全力。幸运的话,还可以重新回到人生的赛场,像小林咲里亚那样。即使只是世界通行标准中的低级别比赛。没有关系,这个世界的通行标准,本来就有很多操蛋的地方。不用在意。

四、

这个片子还让我进一步体会了日本体育的美好。这种美好里边,浸透着一种久违了的生活纯真感。小时候就互相争日本第一的伙伴,完成父亲梦想的女生,带着同伴心愿前行、互相勉励的战士,对他人终究加以理解和原谅的慈悲。有时感觉,尽管生活的苦和难一以贯之、大同小异,但他们,怎么像生活在童话世界,有幸始终用最纯真的感受去对待。

日本体育的美好故事很多很多。比如今年朋友圈刷过屏的平成最后夏天的甲子园,秋田金足农以黑马之姿一路黑进全国决赛。输掉决赛后,天边出现了一道彩虹。(平成最后的夏天,甲子园第100回,这是漫画也不敢有的神剧情…

甲子园决赛上的金足农

比如我朋友二哥给我讲的一个小故事:世界杯日本队主力前锋大迫勇也,有一张专门的球迷应援图,图上是一个男子张着大嘴,一副哭笑不得的表情,下面配一句话:大迫,不是一般厉害啊!大迫的球迷经常举着巨幅的这个画出现在各类赛场上。图上的男子,是大迫高中时某次决赛对手的一名球员,当时在决赛中,大迫发挥绝佳,一人踢爆了对手防线,这位对手球员赛后接受采访时留下了这个极有戏剧性的表情和发言。后来这位球员也成为了某银行职员,拥有体面的职业和收入。

大迫勇也

二哥说他很喜欢这个故事。我想是因为故事里呈现出的友谊,敬重,以及传承。这个国度,他们好像在用心记录、留存每个人生活的点点滴滴,让人觉得每个个体生命出现在世界上都有无上的价值。媒体和球迷们会永远记得一场高中联赛中对手的一句夸赞。就像在《消失的天才》中,即使小学的一场比赛,他们也有留存的影像资料。

还有比如最受日本国民喜爱的女运动员,摔跤手吉田沙保里。跟《摔跤吧,爸爸》中一样,吉田从小跟着父亲训练,后来拿遍世界冠军,逼得同级别选手要么增重要么减重,得以避开她所在的组。16年的里约奥运会是她第一次失利拿到银牌,她妈妈跟她说,多好鸭!家里那么多金牌,终于有一块银的了!

吉田沙保里

突然无比期待东京奥运会。

五、

看完这些美好的日本体育故事会明白,其实一个人的胜利和失败,都不只是一个人的事,是一个更大群体的共同胜利和失败。如雪莱说,每一个诗人,都在完成一首全人类大诗中的某几句诗行。

《消失的天才》每一个故事的引述人,都是一个后来功成名就的运动家。当他们怀想起过去的同伴,他们知道,自己就是带着曾经无数伙伴的梦,带着无数对手的挫败,才最终登上了世界之巅。世人更多会记住他们,但名字无非是一个代号,荣光属于更广的人群。

Leonard Cohen年轻时深受西班牙诗人洛尔迦影响,说洛尔迦一生所书写的,就是“终将降临到我们每个人身上的惨败”。但人们可以学会有尊严和美地表达这种惨败,这是成就诗歌伟大的根本。

而在Cohen音乐生涯的初始,有一个很神秘的失败者。在Cohen 15岁的时候,碰见了一个技艺高超的西班牙吉他手,就求着对方教他弹琴。总共上了三次课,第四次Cohen电话过去的时候,房东跟他说,那个吉他手已经自杀了。Cohen后来说,对那个吉他手,他一无所知,不知道那个人经历了什么,为什么来到蒙特利尔,又为什么自杀。但那三堂课学会的东西,成了Cohen后来所有音乐的基础。

所以即如Cohen这个名字,也只是一个代号,一个关于惨败和有尊严和美地表达的代号。这个名字所收获的荣光,属于洛尔迦,属于那个西班牙吉他手,属于更多的人。

冠军的领奖台终究只能上去一个人,但在登顶的时候,世界之巅会幻化成冠军和失败的伙伴曾经一起来过的露台。那个露台,就是洛尔迦在《梦游人谣》中描述过的样子。可以看到周围许多铁皮小灯笼,在屋顶上闪烁;可以听到千百个水晶的手鼓,在伤害黎明:

于是这两个伙伴 

走上了那高高的露台 

留下了一条血迹

留下了一条泪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