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越南人的越战

 昵称28748055 2023-10-09 发布于上海

一、

1975年,西贡陷落(南越)/解放(北越)。南越军队中一个负责情报工作的上尉,跟随上级将军逃到了美国。上尉的生父是一位法国神父,母亲是越南女子,他曾经在美国接受高等教育,还接受过CIA的专业训练。逃来美国之后,上尉获得了给一部好莱坞越战题材电影当顾问的工作。

在影片即将完工之时,美国导演把剧组人员叫到一起,说:“人们会忘记这场战争;关于这场战争,教科书里只有只言片语;学生们甚至懒得去了解这场战争;幸存者不复在人世,尸体化作了尘土,对他们的回忆少之又少,对他们的情感归于冷寂,但很长时间里,这件艺术品仍将光芒四射。它不仅反映了这场战争,本身就等同于这场战争。”(207页)

上尉觉得导演胡说八道。在他看来,那完全就是一部彻底丑化越南人的电影,不仅北越军人被描绘成野兽,南越村庄里的普通人也都是瘦弱、无能的刻板印象,最后只能依赖美国人的拯救。而正是美国人把越南的村庄夷为平地。胡说八道中有一点没错:“艺术最终要比战争存活更长,夜息日动的自然界车轮会将千百万将士尸骨碾为尘土,而艺术作品赫然长存。”(208页)

但这对越南人来说于事无补。因为在战争抹去上尉同胞们生命的同时,艺术、宣传和文化系统,又在彻底抹去正常的越南人形象,抹去越南(跟美国人无关)的一切。

这是越南裔美籍作家阮清越的小说《同情者》中的一段内容。阮清越自己1971年生于邦美蜀,4岁那年随父母逃难至美国。

二、

我因为对越南历史感兴趣买的这本书。在看之前,除了越南裔作家写的跟越南有关的小说这个信息,完全不知道具体是讲什么的。翻开之后,看到开头说:“我是个间谍,是个卧底,是个'内鬼’,是个双面人。”于是猜测,这或许是一本间谍小说。逐步看下去,越看越沉迷,很快就没有去定义概括的念头了。看完掩卷,惊叹这是一本精彩绝伦的伟大小说。

某种意义上,这确实是一本间谍小说。小说的主人公,用第一人称叙述的“上尉”,生来就有“双重身份”,是个从小被身边人鄙夷的“杂种”。作为生父的法国神父赋予了他西方血统,但对于神父来说,儿子是其生命中的一个错误,所以弃如敝履。只有善良、隐忍的越南母亲含辛茹苦抚养上尉长大。对生父,及其连带的宗教和西方背景的憎恨,是上尉参与革命的重要成因。毕竟革命,总是起于私人的痛苦。

上尉的第二个“双面”,自然是南北越分隔在他身上的体现。他青年时代就参与了北越的革命,誓要推翻旧社会,建立新世界。又卧底到南越军队中,接受了美国人在情报和“间谍”工作方面的特训。

还有一个,就是作为移民,或者难民,来到美国,东西方文化身份的冲突。跟他的很多同胞不同,上尉因为自身经历的关系,更加熟谙美国文化,也更能融入美国环境。但最终,他发现自己其实在哪儿都格格不入。

所以我说,某种意义上这确实是一本间谍小说。更加准确地说,这部作品,在根本上是间谍小说。因为间谍文学最根本最核心的精神内核,就是身份的矛盾和疏离。一个人抱持信仰进入间谍工作,总是在过程中产生疑惑和矛盾,最后撞见某种荒诞和虚无。没有这样的精神冲突,就只能是地摊读物。

《同情者》把如此多的矛盾冲突放到一个人身上,让其撕裂,也让其有更广泛的对各方人物的“同情”。而这个人物身上,又凝聚了大量的越南近现代历史符号(法国殖民、南北越、越战、越南船民),让小说成了整个越南撕裂、冲突和共情的标本。

三、

但是在具体叙述上,《同情者》却几乎没有间谍小说作为类型文学的传奇情节套路。所以这书在常规的判断标准中,跟我们通常说的“间谍小说”,没有太多的关系。

小说从西贡陷落/解放写起,主要书写的,是越南人从战乱到逃亡的众生相。全书叙述风格沉稳,主体部分其实是逃到美国的越南人在美国的生活。通过上尉的视角,一群失去家园的人在挣扎求生,寻获或新或旧的能支撑自己撑下去的热情。间中联动着大量上尉对自身经历的回忆,和对诸多事物的评论。但都统一在完整的小说叙述中。

因此才有了开头提及的关于电影的段落。关于越战电影的情节是我看完全书最喜欢的地方之一。阮清越为了写作这几个章节,阅读了大量跟《现代启示录》和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有关的材料,不知道具体从中提取、演义了哪些信息。那几章让真切的南越人故事,带上了一些虚幻感。除了字里行间对掌握历史叙述话语权的傲慢美国人的批判,电影场景跟真实越南情况和上尉自身经历的对比,也构筑了一种镜像式的残酷审美。

客观说,小说多少还是有一些间谍小说中的常见套路的。比如通过编码对照书页上的字组合语句。但那些都是不太重要的外壳,落脚点还是离乱中的生活洪流。阮清越满怀感情地写了越南的饮食、穿着、音乐。所有的细节描述,都是对消逝生活历史的一次铭刻。我特别喜欢看这些散文化的段落。如果进入不了其中饱含的情感,那这本小说读下来,还是会像有些读者评论的那样,前面看着有些“散”。我自己反而是对那些情节性过强的小说经常看不下去,觉得无聊。(参见《故事的堕落》)

四、

那些觉得前面有些“散”的读者,会特别喜欢最后几章。因为到了那里,情节上有了一个特别巨大的反转,一下子提高了小说的刺激性。到这里读者才发现,原来叙述者上尉一直在自述的这个文本,是一份政治上的回顾检讨书。

对小说这个过于形式化的处理,我有两个相反的看法。不好的一点,是有点破坏全书的叙述节奏和氛围的统一。尽管最后几章涉及的主题和阐述极为博大深刻、精彩绝伦,但就像雕像中一双过于华美的手,罗丹因为所有人只赞美双手,破坏了统一,拿锤子敲掉了。好的一点是确实让全书进入了一个更高、更复杂的层次。

前文说到泛化的“文学”和“政治”概念。我们清楚,政治性的回顾检讨文本,需要革命的语言和格式,需要统一的引用来源和情感表达模板。正如上尉被“政委”教育告知的——这一段,我怀疑有几个西方读者能看得懂。而现代小说式的叙述语言,必然是对各种幽暗角落充满洞察和共情的,是“小资产阶级”的叙述方式。阮清越用这样一个明着在书中说出来的主题来建构小说的尾声,显然是借此进一步突出文学语言和叙述相对于政治区隔话语的“同情者”(而非“革命者”)性质。

于是到了最后,在这个不可能现实真实,绝对虚构的场景中,小说明确切近了“同情者”的题眼:主人公上尉,是个间谍,是个卧底,是个双面人,也是真正的“同情者”。“我只是一个能从两边看问题的人。这没什么了不起,可它或许是我唯一拥有的才华。”(开篇)他同情东方,也同情西方;同情北越革命,也同情南越抵抗;同情越南,甚至同情/理解美国。

越南历史涉及的政治、军事、地缘,自然一言难尽。在本书的后记,《我们的越战永远不会结束》一文中,阮清越回到政治领域,指控了美国军事工业体系对世界的戕害。阮清越说:“让公众知道这些战争故事,或者,让公众知道,读到的、看到的、听到的这些表面上是各个家庭的故事,究其实质,都是战争故事,这是制止军事工业体系无序疯狂的一个重要手段。”

对此我完全持怀疑态度,“文学性”故事对于制止“政治性”军事,不要说重要手段,次次要手段都谈不上。以“同情者”为使命的小说和文学,有其应有的位置。至少对于我来说,此前只看过美国人的越战电影,通过《同情者》这本极为出色的小说,第一次看见了越南人的越战。

P.S. 

1,在许鞍华导演的《投奔怒海》中,那个留法归来,喝洋酒的革命干部,说过一句跟《同情者》中的人物一模一样的话:国家的革命成功了,我自己的革命却失败了。

2,看完《同情者》之后,迫不及待买了阮清越的另一本著作《难民》。还没看,据说都是中短篇,继续书写南越移民在美国的生活。

3,有次跟一个主要在美国的朋友聚,他说有次在美国看到越南人集会,发现那个旗子不是现在的越南国旗,回家一查,原来是当年南越的旗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