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活本身有罪?|《局外人》(加缪)

 昵称28748055 2023-10-09 发布于上海

按:

妈耶,改名后第一期终于发出来啦!给公号改名的时候,第一次没通过,可能因为“读小说”几个字太有指向性。我心里咯噔一下,想这是多么直白又美妙的三个字,这还不让我读小说了?好在申请后通过了,这样公号、B站、小宇宙三个平台就统一啦。

B站视频和小宇宙音频都已经发布完毕。本来打算把B站视频直接贴推文里,不用扫码和跳转就可以直接观看。公号是能直接贴的。但想了想,还是决定不那样子贴了,只发分享图片,如果看视频,需要扫码打开或者跳转。感觉这样子有所区分,相对能多保留一点不同平台各自的感觉吧。要说最直接方便的,就是把视频传到微信视频号,这样直接就能在公号视频栏看到。但就是感觉别扭,不搭,暂时就不传了,视频只放B站。

视频质量,也是一言难尽。因为我这样的内容,不适合大头照竖屏压迫式拍法,角度上是感觉这样横屏用广角合适一点。但因为广角镜头画质太差,加上光没打好,拍出来后自己用播放器看着很糊。但我上传之后,又发现如果不是电脑开全屏,好像也没有那么糊角度暂时就这样吧,画质我下次多试试,争取更清晰一些。B站传视频自带的分章节功能真心好用,对我这样的长视频很友好。底部目录手机端是直接显示在画面上,电脑端则是点击底部“章节”选项,会有详细分段出现在右侧。

这篇稿子的基础版是之前讲《局外人》的这篇推文,但几乎是完全重写。我这次又仔细重读了一遍,越读越感觉这小说写得好。看上去凌乱的记述,其实都在作者严谨的安排和结构中。

那篇推文有一个地方没说明白,就是有朋友看完问的,默尔索是在寻求诗吗,诗又怎么有罪了?其实我这里说的“诗”,只是一个笼统的指代,用来概括默尔索亲近的生活感受状态。至于狭义的“诗歌”概念,他恐怕根本没想过也没兴趣。重写中,这个问题的表述上,我就作了较大的修改。之前在公号上的表述有时是过于随意,自己感觉到了,但别人看可能会有误解,这个后面会更严谨一些。

然后完全新增了一些内容。比如对《局外人》结尾的分析。其实默尔索的性情跟社会文化之间的冲撞,很接近昆德拉说的“反媚俗”和“媚俗”之间的矛盾。但跟昆德拉作品中无论历史巨轮怎么碾压、都还能找到自己独特生活和应对方式的大多数人物不同,默尔索最后直接被判处了死刑。这种个体天然性情跟社会价值/城邦理性之间毁灭性的冲撞,以及默尔索最后时刻的转变和选择,完全具备了古希腊悲剧的色彩。这点是我之前完全没想到的。

不管怎么说,第一期如愿出炉啦。后面我尽量固定在每周日更新一期三平台同步的内容。其他不在主线上的瞎扯,有的话,就公号继续好了。

第一次做这样的事,轻喷哈。

视频(可直接扫码):

音频:

完整文稿:

一、过去的误读

我最初看《局外人》的时间是在很多年前,当时整个人比较愤青,阅读过程中就特别亲近、强化其中的反抗意味。这篇小说讲了乍看上去很不近人情的主人公默尔索在母亲过世之后、阴差阳错之下杀了人,却被聚焦在他自身的日常生活和伦理道德态度接受审判,最后被定罪处死的故事。默尔索对日常人伦情感感觉疏离,造就了小说史上最著名的开篇之一:

“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搞不清。”(《局外人》P3,浙江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下同)

女友玛丽问他爱不爱自己,他说:“这种话毫无意义,但我似乎觉得并不爱。”(P34)后来玛丽又问他是否愿意跟自己结婚,默尔索的反应是,结不结婚都行,如果女友要,那就结。爱不爱她、为什么要娶她这种问题都毫无意义、无关紧要。玛丽觉得结婚是件大事,默尔索斩钉截铁地说:“不!”因为结不结婚、跟谁结婚对他来说,都完全无所谓。

在接受审判的时候,默尔索拒绝为了判决结果对自己有利就说或者表演并非自己真实感受的话。最后神甫以上帝之名过来安慰他,他也完全不接受,拒绝任何自欺欺人的救赎。

这样的一个人,难道不是对整个传统人伦情感和社会价值都射出了反抗之箭?一切都是荒诞、无意义、虚假的,只有默尔索真实地活着。而我,能理解默尔索,读得懂加缪,我懂“存在主义”,你们都是傻X。——这就是很多、很多年前我读《局外人》的心态。

所以,在很多年后说起好小说的时候,《局外人》从没被我当作一部优秀的作品回忆过。因为假设一部小说,纯粹只是极端情绪和状态的呈现,或者什么反抗社会的工具,那不要说是好小说,是不是个小说都成问题。你要反抗的烈度,直接骂街不是更激烈,干嘛非得扯上小说呢对吧?随着对愤青阶段状态的告别,甚至否定,这部小说有点被我当成那个阶段的标签之一,封存了起来。

二、独特疏离性情

直至今年因为机缘巧合重读了一遍,才发现,《局外人》,根本就不是我记忆和印象中的那个样子。

读小说,应该避免用类似“存在主义”、“荒诞”之类的术语概念去套,尽量抛开先入为主的成见和论述。有时,甚至作者本人的论述,都不用太在意。因为像米兰·昆德拉说的,一部伟大的小说,会比写出她的作者本人,知道的还要更多。事实上,加缪也在一篇文章中表达过作者应该从评论家手中夺回主动权、让作品本身说话的观点。所以,还是要回到文本和人物本身,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局外人》的结构,一点都不复杂,完全就是默尔索第一人称主观视点的独白和陈述。重新跟着他的视点前行之后,我第一个震惊的发现是,默尔索根本就不是我记忆中的反社会人格。

默尔索是没有在母亲的葬礼上痛哭流涕。但他跟他母亲之间的关系,并没有特别糟,甚至比我们现实中很多身边朋友跟父母的关系还要好。在让妈妈住到养老院之前,他们是完全住在一起的,光这一点,恐怕就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之所以让妈妈去养老院,有现实的生活成本、经济负担的原因,也因为住一起时间太久,他们互相之间都有点无话可说,妈妈一个人在家闷得慌,在养老院,还能交到新朋友。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至于在那里偶尔有几句对儿子的抱怨,那再正常不过。就像养老院院长说的,老人都这样。后面审判环节用来证明默尔索反人类品性重要证据之一的这整件事情,其实并没有什么大逆不道的地方。

关于为啥在妈妈的葬礼上没哭,没有流露出太多的悲伤之情,默尔索有一个说明,他说,“我生理上的需要常常干扰我的感情。安葬妈妈的那天,我又疲劳又发困,因此,我没有体会到当时所发生的事情的意义。”(P61)直白说,就是那天太累太困了,没精力去过多的难过。这让我想起我自己的经历:在我父亲葬礼当天,一切都太过忙乱、劳累,我反而没有太多悲伤的感觉,就感觉一切都有点乱糟糟的。安排亲人的身后事,是一个劳神费力的过程,以及亲属、社会关系集结的事件,类似工作,有大量琐碎的细节和复杂流程。这种处理工作感,是会削弱人的悲伤感受的。一方面,我有点感谢这样的工作感,能够带来暂时的遗忘和逃避。另一方面,又很讨厌,因为这样乱糟糟的仪式事件,剥夺了我跟我父亲独处的空间,而很多感受,只属于我自己,需要只有我一个人的时空。因此对我来说,之前和之后很多个日日夜夜,感受都比葬礼那乱糟糟的一天强烈得多。所以,根据我自己切身的体验,我觉得默尔索的那个感觉和说法,合情合理,没有什么问题。

在默尔索的妈妈离开之后,默尔索回到自己的房间,也感觉以前妈妈在的时候,房子大小正合适,现在,一个人住有点太过空荡荡。他是不时会想起妈妈的。比如在邻居因为爱犬走丢难过的时候。被关进牢房后,次数就更多了。他只不过相对比很多人的疏离感更强烈一些,没有在人伦情感中过多的沉溺。当被问及对妈妈的感情时,他真实的回答就是,毫无疑问,我很爱妈妈。但他会加一句,但这并不说明什么。

假设说,默尔索因此就有罪的话,那么你有时就是想要一个人待一会,比如下班到家之后,喜欢在车里多坐几分钟,享受一点独处的时光,并非因为你不爱自己的家人,请问,这有罪吗?《局外人》讲的最核心的一点,其实就是这个。当然,默尔索的性情,是跟很多人有程度而非本质上的区别,那么再请问,这个世界上哪两个人的性情是完全一模一样、没有区别的?

三、反抗,还是寻求?

顺着默尔索的性情和感受,很容易纠正另一个我记忆中的误读:即默尔索是一个“反抗者”。或许,加缪本人是,但他这篇小说中的这个人物,至少在主观意愿上,没有半点反叛、抵抗什么的心思。如果你去问他什么社会规则是不是需要去反对,他的反应恐怕跟他对婚姻和工作问题的回答一样,这一切都无所谓,他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兴趣。

我们可能会好奇,默尔索是怎么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过去经历了什么。对此,小说中的默尔索完全懒得说。但还是提了一句。老板问他是不是愿意去巴黎工作,公司打算在那里新设一个办事处,如果他去负责的话还可以顺便改变一下生活。默尔索的态度还是无所谓,因为他觉得,什么样的生活都差不多,他此时的生活也并没有什么需要改变的。随后,他补了一句:“当我念大学的时候,有过不少这类雄心壮志。但当我辍学之后,很快就懂得了,这一切实际上并不重要。”(P39)

可见,默尔索也不是一生下来就那个样子的,他肯定是经历了什么,或者就是突然顿悟了。那在默尔索变成这个样子之后,对一切都无所谓,生活还有乐趣吗?是有的!最让他感觉到幸福和自在的,就是那些非关人类伦理情感、道德事业和社会责任的日常生活和出神状态。

他会在阳台上看一下午街上的景致,直至天色昏暗,因为时间太久,脖子都酸痛了(P23)。下班回家看着天空心情愉悦,想着回家自己煮土豆(P25)。在他被关进监牢之后,他会靠普鲁斯特式的回忆房间物品或者想象故事打发时间(P74)。出了法庭坐上封闭囚车的时候,街道的各种声音,让他回到热爱的城市,在脑海中勾画入狱前漫步的路线。过去那样漫步的时候他都心满意足,精神愉悦(P91)。在庭审中,街上传来卖冰小贩的喇叭叫卖声,又勾起了他对过去的自由生活的回忆。法庭上充斥着大写的历史正义,外边街道上的小贩却是更持久的生活自由(P99)。卡夫卡的《审判》和金宇澄的《繁花》中都有类似的段落。

所以,默尔索不是一个反抗者,而是一个寻求者,找寻的是一种自己觉得舒服的出神、日常的生活状态。用他自己的话说,“如果要我住在一棵枯树的树干里,什么事都不能做,只能抬头望望天空的流云,日复一日,我逐渐也会习惯的,我会等待着鸟儿阵阵飞起,云彩聚散飘忽。”在牢房里,他甚至开始期待律师今天又会佩戴什么奇特的领带出现,不是因为律师能为他脱罪,而是这种小小的生活化的期待能直接让他舒服一点。

就像在你下班之后、走出办公楼的傍晚,天边突然出现了美丽的晚霞,你看着有点发呆。在这一刻,暂时忘了工作重担和家庭责任,只有美丽和出神的状态。默尔索在亲近、追寻的,就是这样的时刻。这不是反道德、反社会的东西,而只是非道德、非社会的另一个层面的东西。是生活的,出神的,某种程度上就是诗、诗歌的状态。

四、“侦探小说”

当然,默尔索并非直接因为他的性情和生活接受审判。他被逮捕、审判的直接原因,是他杀了人。对于他枪杀邻居雷蒙情妇的兄弟这个事件的经过,我们跟着默尔索的视点,知道那完全就是一次各种偶然堆在一起的巧合,绝非什么有预谋的行动。在海滩上,是那个人先掏出刀子,随后默尔索才开的枪。天气酷热,太阳毒辣,默尔索晕头转向,随后又补了四枪。

默尔索不是卡拉马佐夫兄弟或者吴谢宇,没有弑父或弑母的行为。他的整个杀人行为,就像他的日常生活态度一样,被当下的情绪状态推着走。相关的一些客观上的前因后果,比如他帮邻居雷蒙写信侮辱雷蒙的情妇,甚至有些无厘头。整个过程都完全谈不上什么清晰的动机和逻辑线。反正我在这里,要我做什么也就做了。他可不是出于什么朋友间的义气帮助雷蒙。雷蒙只不过是个邻居,在雷蒙问他愿不愿意做朋友的时候,默尔索说做不做都可以。什么朋友,爱,结婚,他好像连概念都没有,这些词对他毫无意义。相对来说,跟母亲之间的血缘、人伦、亲情联结,他的感受还切实一些。

这里可以解答一个很多朋友初看《局外人》时会有的困惑,就是这小说上半部分看下来,可能感觉有点琐碎、零乱,没啥大意思。这种感受是完全正确的!因为那就是默尔索眼里的世界/存在的真相,一切都是零散的,根本没有清楚的因果关系和情节线。更谈不上什么更深的价值和意义。唯一能把握的抓手,就是他自己的情绪感受和当下的状态。

所以我们也许可以用看侦探推理小说的心态重新阅读这本小说。大多数推理小说前半段,总是各种千头万绪、乱七八糟的线索看得人一头雾水,大侦探出场,最后把其中的来龙去脉、因果关系理明白,看完,人就舒坦了,感觉很爽。安伯托·艾柯说,我们喜欢看侦探小说,就是因为它们满足了我们这样一个根本的心理需求:在混乱的生活世界中找到逻辑,告诉我们所有这一切的背后是谁干的、怎么干的。

《局外人》中的检察官和那些接受了检察官论断的陪审员和观众,就是那样的侦探。在默尔索看来完全混乱、不存在价值和意义的生活中,他们理出了自圆其说的逻辑线。在这条逻辑线及其背后的价值系统中,小说前半部分零散琐碎的各种生活场景和默尔索的个人特质,按照他们的想象拼合在了一起,构成了一幅邪恶但是不再凌乱的整齐画卷。

在这幅画作上,默尔索在守灵夜抽烟、喝牛奶咖啡,时隔不久就跟女友去看电影,上床,等等,皆因默尔索品性邪恶。甚至电影内容都是证据,因为那是部滑稽喜剧电影。默尔索出于偶然、不失正当防卫色彩的杀人行为,也被解读成一个精心预谋的恶性事件。他实际上因为天气酷热神情恍惚对着尸体补开的几枪,更成了他罪大恶极、难以辩驳的铁证。所有的碎片都在检察官的拼图中各安其位、严丝合缝。

只有默尔索自己知道,那不是事实。

所以,默尔索是因为杀人被判罪处死吗?不仅仅如此。在默尔索案审判的同期,法庭还在裁决一个弑父案。那个凶手多半是比默尔索更加纯粹的恶棍和变态。但在很多人的心里,默尔索跟那个凶手是一体的,甚至更加邪恶。

因此,默尔索并非仅仅因为杀人被判罪处死。他被定罪,也因为他抽烟,喝咖啡,看电影,跟女朋友上床,不说违心的话,追寻自己内心感觉愉悦的出神和诗意状态,等等。而那些,本来都只是日常的生活。这些东西都有罪,等于在说,生活本身是有罪的,出神和诗也是有罪的。《局外人》最力透纸背的哲学深度,是在这里。

五、经典悲剧结尾

但是到这里,事情还没有结束。整篇小说,都是从默尔索的视角展开。我们真的进入默尔索的心灵之后,会发现他不是大奸大恶之人,检察官雄辩的定罪推论很多都不是事实。但难道抛开杀人这个行为本身,默尔索的言行就完全无可指摘吗?那个给他判罪的价值系统就完全错误、没有意义吗?

在分析这个问题之前,不妨回想下自己最直接的阅读感受。每一个读者的性情,也都不尽相同。有的人对默尔索会更加感同身受,也肯定有很多人听了默尔索的话会觉得不舒服。那么,不要欺骗自己,听了会不舒服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人之常情。那样的倾向,也是我们的天然性情。默尔索真诚地对待自己,那些讨厌他的人,也未必就是虚假。我就有个朋友看了《局外人》说,好孩子就别去凑热闹硬看这种书了,很难感同身受。尽管我觉得她误解了这篇小说,但她的感受也是真实的,并没有什么价值取向上的错误之处。

对默尔索的审判,在具体的法律和法制体系层面是否合乎规范,我不大懂。站在更加宽泛的社会文化层面来说,例如我们在大的灾难事件之后,需要有一个时间暂停娱乐活动,往一个方向沉淀思绪,寄托哀思,那是极为合理的行为和情绪出口。类似这样的行为背后的那个价值系统,就是判处默尔索有罪的价值系统。人类社会的生息和存续,离不开这样的价值系统。要是什么都无所谓,那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于是,当我们顺着默尔索,代入自己的切身感受,会发现他追寻的生活状态是合理的;跳开他的视角,也是代入自己的切身感受,又会发现容不下他的那个价值系统同样是合理的!

一种合理跟另一种合理,一种正义跟另一种正义之间的冲突,叫作悲剧!这是黑格尔的经典论述。真正伟大的悲剧,不是善恶冲突的三流电影,而是同等又对立的善善冲突,是伦理实体自我的分裂和交锋。

在被黑格尔视为最经典作品的索福克勒斯的《安提戈涅》中,克瑞昂国王(译名依据罗念生译本)代表城邦的法律理性,为了城邦的长治久安,颁布法律规定任何人不得埋葬叛国的波吕涅克斯;而身为波吕涅克斯的妹妹,安提戈涅代表血缘伦理和家族效忠,又必须埋葬波吕涅克斯。这两者都有其颠扑不破的合理和真理性,但却无法调和。最终,安提戈涅没有像她的妹妹伊斯墨涅那样动摇,决定迎向自己的命运,在孤独的骄傲中走向生命的终结。

在这个层面,《局外人》几乎就是《安提戈涅》的现代变体。也是由此,我感觉自己在很多年后,终于读懂了《局外人》的结尾:

在默尔索对神甫的激烈拒绝中,他筋疲力尽,突然明白,就像一种命运选择了他一样,成千上万种命运选择了成千上万人,大家都是同样的幸运者,又同样都会被判死刑。本质上,似乎是同一种虚空力量的无数变体,既各不相同,又没有区别。

他,默尔索,顺着自己的性情走到了这一步,全因为自己同世界格格不入的局外人感觉。但最终,在怒火清除了他心里的痛苦之后,他感觉七情六欲被掏空了一样,决定重新融入这个世界,他说:

“现在我面对着这个充满了星光与默示的夜,第一次向这个冷漠的世界敞开了我的心扉。我体验到这个世界如此像我,如此友爱融洽,觉得自己过去曾经是幸福的,现在仍然是幸福的。为了善始善终,功德圆满,为了不感到自己属于另类,我期望处决我的那天,有很多人前来看热闹,他们都向我发出仇恨的叫喊声。”(P116,小说结尾)

像安提戈涅从不曾否弃让她在劫难逃的城邦一样,默尔索最终用一种决绝又诡异的姿势拥抱了这个处死他的世界。因为他看清了,自己始终是这个世界的主人,又在自身各种难以调和的矛盾中,是永远的异乡客、局外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