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艺国际】赖利(江西)|| 美酒加咖啡(散文)

 春天的触角 2023-10-09 发布于江西
美酒加咖啡散文
作者/赖利
作家/诗人简介】
赖利,女,宜春市曲赋学会会员。1968年生于宜春。1986年宜春地区高考文科状元。廿年在北非阿尔及利亚从事法语翻译工作。目前在老年大学师承何凌风教授学习古诗词。2019年9月开始写诗词,近两千首。

【作家/诗人作品】
美酒加咖啡散文
赖利
八十年代末的大学时代,邓丽君的《美酒加咖啡》唱响了我们的生活。在十里洋场的咖啡厅和舞场,听着柔美的歌声随着美妙的旋律,人们似乎飘飘然,常常不知身在何处。
那是我生命中最快乐的时光。没有高考和职场的压力,没有赚钱的压力,也没有大富大贵奢望的压力。每天哼着轻松的曲调穿梭在课堂﹑饭堂和宿舍,自由快乐,滋生一种想飞的感觉。
年轻时我自由散漫,向往三毛的流浪生活,大学时读她浪迹撒哈拉沙漠的故事,总是被深深地吸引。然而命运总是出人意料,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自然而然地来到了同是法国殖民地、同处撒哈拉沙漠的北非阿尔及利亚,一个禁酒的伊斯兰国家。阿国只有一家啤酒生产厂家和唯一的葡萄酒生产厂家,却和法国签订了一百年的出口协议:该厂生产的葡萄酒只能出售到法国。阿国首都有两三个很小的售卖店,而且搬来搬去的。艾尔·比亚的小店只能容得下一人进去,门口还特意悬挂一块布帘遮挡。本地人的餐馆禁止售酒,只有外国人吃住的星级酒店才可以自由畅饮。本地人不敢当众喝酒,但外国人在使馆聚会,朋友私下聚会,想怎麽喝都行。然而,阿国上流社会人士聚集的场所,却有酒吧供应啤酒之类。
每年几次的公司聚会都设在五星级酒店,喝上一杯酒香四溢乳白色泡沫的香槟酒,餐后再来一杯最贵的手工压制的苦咖啡(相当于咖啡馆咖啡价格的20几倍),一路沿着蓝色的地中海边回去,和风吹拂,真可谓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啊!
阿国本地出咖啡豆,街上林林总总到处都是咖啡店。一般不到一圆人民币一杯的压制咖啡,可以让男人们在街上无所事事地闲坐云里雾里聊上大半天。那时的阿国还是一个崇尚社会,咖啡店里清一色的男人,看不到一个单独喝咖啡的女人。
压制咖啡提神醒脑,一次最多一小杯,一小口一小口多次才喝完。有个山东大汉的同事,一口气喝完了一杯,觉得不过瘾,还要一杯,以为是喝酒可以喝高度的。也有个帅弟同事,喜欢假模假样跟着品尝咖啡,晚上只好望着天花板数羊羔。还有个项目经理,只要失眠了就赖上咖啡:不喝咖啡睡不着啊!
办公室常年配了咖啡粉,阿女佣会适时煮好,方便大家自己取用。中国人大多不太习惯喝,一般供应当地的女员工,本地男员工还是喜欢自己掏钱买外面压制的手工咖啡。我习惯了每天两杯,所以午休时间总是很亢奋,从来只有工作没有午睡的习惯。老总英明啊,用这种大气的方式挤出了我多少休息时间用在了工作上!
遇到每年一个月的宗教斋戒日,太阳出来后到落山前不能吃喝不能抽烟,更没有了咖啡,当地人脾气就压不住了,父亲打骂孩子的街上交通问题吵嘴斗殴的,诸如此类的事情比比皆是。有个留学过欧洲的阿老总,每到斋戒日就提前告知下属有事来电话,不要随便上办公室。这样便于关在自己的办公室照喝咖啡照吃午餐。
回国时,我们都会买咖啡粉和意大利的咖啡壶送人。也自己在家煮,最好有家人朋友一起喝,通常仅几杯的量,否则就浪费了。有一段时间我老是无精打采的,多亏姐姐点醒没有咖啡的提神
来中国的阿商都喜欢久居广州和义乌,但都抱怨中国的咖啡太贵,喝不起。他们即使远隔重洋,也会带来家乡的咖啡粉大家享。
我在越南考察时,曾因为咖啡逗留了几个月,好笑吧?那儿滴滤咖啡,浓醇的滋味实在令人难忘。深度烘焙的咖啡豆,研磨成极细粉末,置入有盖的滴滴壶,用压板稍压紧,从上方注入沸水,咖啡便会缓慢而优雅地滴入放有炼乳的杯中,滴完一杯约三到五分钟。习惯上以炼乳替代牛奶和糖,所以成全了最独特的越南咖啡风味。滴滴壶体积很小,只要在玻璃杯里放上冰块和一点炼乳,让咖啡直接滴在冰块上,就是一杯脍炙人口的越南冰咖啡。
在欧洲旅游时到处走了走,也还是喝喝苦咖啡,并没觉得欧洲的咖啡有什么特别之处。倒是听说巴黎有家最贵的咖啡厅300法郎一杯,只是没有来得及专门去品尝一下,下次有机会一定要亲自去尝尝。
“美酒加咖啡,我只要喝一杯,想起了过去,又喝了第二杯……我要美酒加咖啡,一杯再一杯……”喝过美酒,喝过咖啡,只是没喝过美酒兑加的咖啡,想必歌词的作者也没有尝试过这样地喝法吧

~~~~ 诗艺国际 ~~~~
文学殿堂,文友栖园
不忘诗心,砥砺前行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携手并肩,与时共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