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话破灭,“梅卡瓦”坦克也不经打,被无人机一发火箭弹入魂

 天承办公室 2023-10-09 发布于北京

《军武次位面》作者:太白

10月7日,哈马斯武装公布了一段使用小型无人摧毁以色列“梅卡瓦”IV主战坦克的视频,只见哈马斯借鉴了俄乌战争中的经验。哈马斯使用无人机飞临“梅卡瓦”IV的头顶,然后迅速投下了一枚PG-7VR火箭弹。这枚火箭弹准确落在了“梅卡瓦”坦克的首上装甲上,坦克随即被击穿并迅速冒起了白烟。不久后,这辆坦克的侧部也开始喷出火焰,最终彻底失去了战斗力。哈马斯无人机投弹时,这辆“梅卡瓦”坦克的炮塔还在旋转,可见对于已经降临的威胁车组成员毫不知情。

神话破灭,“梅卡瓦”坦克也不经打,被无人机一发火箭弹入魂

▲哈马斯打击以色列“梅卡瓦”,图片来源:网络

以色列没有掌握复合装甲技术,因此“梅卡瓦”的车体正面装甲选材用的是双硬度装甲钢。双硬度装甲钢即把不同硬度的钢板轧合在一起,这种双硬度钢具备比均质装甲钢更强的防护能力。这些钢板之间还采用了间隔设计,以求最大程度增加防护能力。但是不管怎么看,“梅卡瓦”坦克在防御破甲弹、普通的RPG火箭弹和炮弹碎片方面不存在问题,但是面对穿甲能力更强的反坦克导弹、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甚至是PG-7VR火箭弹时就有些力不从心了。

神话破灭,“梅卡瓦”坦克也不经打,被无人机一发火箭弹入魂

▲“梅卡瓦”被PG-7VR击中的大致区域,图片来源:网络

以色列坦克设计师们清楚“梅卡瓦”的弱点,所以他们在“梅卡瓦”IV上依然采用动力前置方案。可以说这种设计最初追求的就不是如何依赖“梅卡瓦”的装甲抵御攻击,而是考虑如何在坦克被击穿的情况下,尽最大可能保住车组成员的生命。也就是说,当“梅卡瓦”车体装甲被击穿之后,油箱、发动机、传动都可以尽可能多地吸收金属射流。为此“梅卡瓦”的设计师们在成员和动力舱之间还安装了一层钢板做隔离,力求为成员逃生提供时间。对于以色列军队而言,“梅卡瓦”比较贵重,也不是可以随便丢弃的装备。但是在保人还是保车发生矛盾的时候,弃车肯定是第一选择。

神话破灭,“梅卡瓦”坦克也不经打,被无人机一发火箭弹入魂

▲“梅卡瓦”维护发动机,图片来源:网络

从上边的这张图中我们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动力前置给“梅卡瓦”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发动机是需要日常保养维护的,这就要求“梅卡瓦”的前装甲不能设计的太厚。前装甲适当被削弱,除了是要给后勤维护带来便利之外,也是为了整车平衡性的考虑。毕竟车头塞满了动力装置,车体后部就要配重。原则上,车体前部重量必须得到控制,否则坦克无法在越过地形障碍时获得足够的稳定力。

通过目测,我们大致能判断出“梅卡瓦”的首上装甲厚度大约为190毫米左右。当它遭到正面打击时,还有倾斜角度能使其防护力得到一定程度提升,但是从无人机角度俯视时可以说就是完全不同的情况了。本次哈马斯使用无人机投下的PG-7VR火箭弹,是一枚采用串联破甲战斗部的火箭弹,其二级战斗部的威力足以击穿750毫米的均质装甲钢。如此大威力的火箭弹,直接照着“梅卡瓦”的首上装甲垂直砸下来,击穿的概率非常之高。

神话破灭,“梅卡瓦”坦克也不经打,被无人机一发火箭弹入魂

▲以色列缴获的哈马斯PG-7VR,图片来源:网络

本次在哈马斯武装袭击中倒下的以色列“梅卡瓦”坦克不在少数,目前有视频和图片证据的就有7辆之多,其中2辆据称还已经被哈马斯拉走了。哈马斯发言人加齐-哈马德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公开称,他们得到了盟友伊朗的资助。美国媒体猜测,伊朗可能为哈马斯提供了军事训练和武器弹药。除了PG-7VR,哈马斯手里的反坦克武器还有很多其他类型,它们都能对以色列的坦克构成致命威胁。这些武器包括RPG-29、伊朗生产的“拉阿德”(RAAD)反坦克导弹和“德拉维耶”(Dehlaviyeh)反坦克导弹等。

神话破灭,“梅卡瓦”坦克也不经打,被无人机一发火箭弹入魂

▲哈马斯的“德拉维耶”反坦克导弹,图片来源:网络

“拉阿德”反坦克导弹是伊朗仿制苏联的9M14“婴儿”反坦克导弹设计生产的,“德拉维耶”则是伊朗仿制俄罗斯9M133 “短号”反坦克导弹的产品。前者的穿深可以达到400毫米,后者则能达到1000到1200毫米。RPG-29的穿甲能力大致和PG-7VR一样。可以说,这些武器装备用来打击以色列的“梅卡瓦”坦克,是有相当大概率直接摧毁的。过去,以色列的“战利品”主动防护系统还能成功拦截哈马斯发射的“短号”或者RPG-29,但现在对于这种“从天而降的掌法”,显然也是完全无能为力了。只能说时代已经变了,造价昂贵的主战坦克打死也想不到,有一天自己居然会沦为了低小慢无人机可以肆意“宰杀”的对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