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木兰花慢·春兴(吴存)》详注 译文 鉴赏 试题||重庆市高2024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23-10-09 发布于甘肃

木兰花慢·春兴

元·吴存

问东君识我,应怪我、鬓将华。甚破帽蹇驴,清明无酒,寒食无家。东风绿芜千里,怕登楼、归思渺天涯。烟外一双燕子,雨中半树梨花。
日长孤馆小窗纱,新火试团茶。想明月湾头,家家笋蕨,井井桑麻。年华不饶倦客,早青梅如豆柳藏鸦。欲逐梦魂归去,客窗一夜鸣蛙。

注释:

1、木兰花慢:词牌名。双调一百一字,前段十句五平韵,后段十句七平韵。

2、春兴:春游的兴致。唐·张蠙 《和崔监丞春游郑仆射东园》:“春兴随花尽,东园自养閒。”

3、吴存:(12571339)字仲退,号乐庵,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延祐元年(1314)领乡荐,试礼部不利。恩授饶州路学正,调宁国路教授,以鄱阳县主簿致仕。后至元五年卒,年八十三。事见《嘉靖江西通志》卷九,危素撰《吴仲退先生墓表》。著有《乐庵遗稿》二卷。词存集中,《彊村丛书》辑有《乐庵诗馀》一卷,凡三十首。

4、东君:司春之神。宋·辛弃疾 《满江红·暮春》词:“可恨 东君 ,把春去,春来无迹。”

5、华:灰白,花白。苏轼《赤壁怀古》: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6、甚:为什么,怎么。

7、破帽:破旧之帽。宋·苏轼 《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词:“酒力渐消风力輭,颼颼,破帽多情却恋头。”

8、蹇驴:跛蹇驽弱的驴子。《楚辞·东方朔〈七谏·谬谏〉》:“驾蹇驴而无策兮,又何路之能极?” 王逸 注:“蹇,跛也。”

9、清明:节气名。公历四月四、五或六日。我国有清明节踏青、扫墓的习俗。《逸周书·周月》:“春三月中气,惊蛰,春分,清明。” 朱右曾 校释引 孔颖达 曰:“清明,谓物生清浄明洁。”

10、寒食:节日名。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相传 春秋 时 晋文公 负其功臣 介之推 。介 愤而隐于 绵山 。文公 悔悟,烧山逼令出仕, 之推 抱树焚死。人民同情 介之推 的遭遇,相约于其忌日禁火冷食,以为悼念。以后相沿成俗,谓之寒食。唐·韩翃 《寒食》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11、绿芜:丛生的绿草。唐·韩偓 《船头》诗:“两岸緑芜齐似翦,掩映云山相向晚。”

12、登楼:上楼。又,指 汉 末 王粲 避乱客 荆州 ,思归,作《登楼赋》之事。宋·陆游 《秋望》诗:“一樽莫恨盘飧薄,终胜登楼忆故乡。”

13、归思:回归的念头。唐·牛僧孺 《玄怪录·张佐》:“因暇登楼远望,忽有归思。”

14、渺:遥远;邈远;渺茫。

15、天涯:犹天边。指极远的地方。语出《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相去万餘里,各在天一涯”。

16、孤馆:孤寂的客舍。宋·秦观 《踏莎行》词:“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17、新火:古代钻木取火,四季各用不同的木材,易季时新取之火称新火。《北史·王劭传》:“新火旧火,理应有异。”又, 唐 宋 习俗,清明前一日禁火寒食,到清明节再起火赐百官,称为“新火”。唐·杜甫 《清明》诗之一:“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浄客船。”

18、团茶:宋 代用圆模制成的茶饼。太平兴国 初,用龙凤模特制,专供宫廷饮用。庆历 间 蔡襄 又制小团茶,以为贡品。宋·李清照 《鹧鸪天》词:“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19、笋蕨:竹笋与蕨菜。宋·苏轼 《与参寥师行园中得黄耳蕈》诗:“萧然放箸东南去,又入春山笋蕨乡。” 井井:形容整齐,有条理。宋·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六:“田畴井井,满目桑麻。”

20、 桑麻:桑树和麻。植桑饲蚕取茧和植麻取其纤维,同为古代农业解决衣着的最重要的经济活动。

21、年华:谓春光。唐·唐彦谦 《曲江春望》诗:“杏艷桃娇夺晚霞, 乐游 无庙有年华。”

22、不饶:不饶恕。

23、倦客:客游他乡而对旅居生活感到厌倦的人。宋·苏轼 《书普慈长老壁》诗:“倦客再游行老矣,高僧一笑故依然。”

24、青梅:梅子。宋·辛弃疾 《满江红·饯郑衡州厚卿席上再赋》词:“还待得青梅如豆,共伊同摘。”

25、欲逐梦魂:古人以为人的灵魂在睡梦中会离开肉体,故称“梦魂”。宋·晏几道 《鹧鸪天》词:“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 楚 宫遥。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 谢 桥。”

26、客窗:旅舍的窗户。借指旅次。元·张翥 《读瀛海喜其绝句》诗:“客窗昨夜北风高,犹似乘船海上涛。”

27、鸣蛙:蛙鸣。比喻俗物喧闹。宋·苏轼 《用旧韵送鲁元翰知洛州》:“鸣蛙与鼓吹,等是俗物喧。”

译文:

木兰花慢 春天的情致

吴存

我想问一下司春之神东君,如果您认识我,应该会对我双鬓将要花白而奇怪吧?为什么呢,清明时节,无酒可饮,寒食之时,有家难回,破帽遮颜,蹇驴羁旅?东风骀荡,方圆千里, 满目丛生的绿草,而我,惧怕登上高楼,回归的念头弥漫无际,直抵天涯。烟霭之外,双燕蹁跹;春雨之中,半树梨花。
白昼漫长,客舍孤寂,纱窗小小。我试着燃起新火,烹煮团茶。可以想见,明月湾畔,家家户户早又是笋蕨丰茂桑麻沃若。春光不会放过我这个倦于羁旅的游子,青涩的梅子早已如豆大小,柳树也可以藏起乌鸦。我想随着梦境回到故乡,然而,旅舍的窗外,整个晚上,都是聒噪的蛙鸣。

简析:

这首词写漂泊的诗人面对无边的春光时产生的思乡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的人生失意之悲。
问东君识我,应怪我、鬓将华。诗人并未从“春”起笔,而是荡开一笔,设想司春之神东君重返人间之际对诗人容颜变化的惊怪。通过写东君与诗人再次相见时对诗人“鬓将华”的“怪”,一方面暗示了诗人青春不再年华已逝,一方面又暗示了诗人英雄空老失意困顿。由眼前的自然之春联想到自己的人生之春,借助想象,写人生之春的不再。可以说,虽然没有写“春”,却又无字不在写“春”,并且扣合题目,十分新颖巧妙。
甚破帽蹇驴,清明无酒,寒食无家。这三句承接上文,具体设想东君之问:为什么呢,清明时节,无酒可饮,寒食之时,有家难回,破帽遮颜,蹇驴羁旅?清明、寒食时节,正是春光旖旎之时,人们往往踏青游春极尽欢娱,而诗人却漂泊异乡,无伴、无酒、无家。这样的描写,进一步勾勒了诗人的形象,折射出诗人漂泊异乡的尤为悲凉痛苦。
东风绿芜千里,怕登楼、归思渺天涯。这三句写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这份思乡之情是那样炽烈,以至于诗人对登上楼台感到畏惧!通过心理描写,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心中浓郁沉重如同即将决堤的洪水一样的思乡之情、归家之思。同时,“东风”句,既是写生机勃勃的春景,有以乐写哀的作用;又是唐代以草喻愁这一写法的精彩运用。唐代有以草喻愁的习惯,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便是典型的例子。这一句也点明了诗人惧怕登楼的原因,诗人怕自己的愁思为春草所触动而无法遏止,侧面表现了诗人乡思的浓重。登楼,暗用汉末王粲的典故,写自己不敢登楼,甚至不如王粲,寄寓了着诗人浓重的思乡之情和身世之悲。“归思”句,写自己归乡的念头如同烟霭,弥漫无际,直到天涯。使用夸张手法,突出了诗人归思的无穷无尽无处不在。
烟外一双燕子,雨中半树梨花。这二句写美好春景,意在以乐写哀,在明媚春光的映衬下,孤独、沦落的诗人显得更为悲苦、无助、惨淡。
日长孤馆小窗纱,新火试团茶。这二句写诗人的活动,新火试新茶,本诗春日乐事,但是在“日长孤馆”的背景下,也不过是诗人“姑妄为之”以打发时间排遣孤独的举动。日长,写白昼漫长,这更多是诗人的心理感受,侧面表现了诗人孤独、落寞。孤馆,既是客舍寂静,也是诗人内心孤寂的流露。
想明月湾头,家家笋蕨,井井桑麻。想,遥想。这三句是诗人受眼前春景激发而产生的对故乡的联想。在诗人的想象中,此时的家乡,此时的明月湾,必定是家家户户笋蕨丰茂桑麻沃若。对家乡美好富足的景色的描绘,一则流露出诗人对故乡的热爱与深情,一则透露出诗人对故乡浓烈而真挚的思念之情。
年华不饶倦客,早青梅如豆柳藏鸦。此句写“年华”即春光或光阴的无情,连诗人这个饱尝漂泊沦落之苦的畸零之人,也没有丝毫怜悯同情之心,兀自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兀自青梅如豆柳荫藏鸦。通过使用拟人手法,突出了春光或光阴的无情,委婉地表达了诗人的悲愁、苦闷和无奈,颇有“无理而妙”之致。倦,疲倦,既写身体之倦,又流露出诗人身不由己沦落天涯的苦痛和无奈。
欲逐梦魂归去,客窗一夜鸣蛙。此句先写诗人想随着梦境返回故乡,这样的心理描写,侧面表现了诗人对故乡魂牵梦萦的思念。下句写窗外一夜鸣蛙,暗示了诗人乡梦难成彻夜辗转的处境。梦回故里,虽然虚幻,至少可以给诗人片刻的慰藉,然而,哪怕是这点期望也成了空,甚至还因此更为郁闷痛苦,诗人满腔的乡愁、满腹的失意、满心的愁苦,到底该如何安放啊?

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15~16小题。

木兰花慢·春兴

元·吴存

问东君识我,应怪我、鬓将华。甚破帽蹇驴,清明无酒,寒食无家。东风绿芜千里,怕登楼、归思渺天涯。烟外一双燕子,雨中半树梨花。
日长孤馆小窗纱,新火试团茶。想明月湾头,家家笋蕨,井井桑麻。年华不饶倦客,早青梅如豆柳藏鸦。欲逐梦魂归去,客窗一夜鸣蛙。

15.下列对这首词下阕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A.“新火试团茶”,写点火烹茶,一扫前文的凄凉孤寂,表现作者心境闲适愉悦。

B.“家家笋蕨,井井桑麻”采用虚写手法,想象故乡春事繁忙的景象,表达思乡之情。

C.“早青梅如豆柳藏鸦”,写梅已结子柳枝茂密,表现的是春光将尽,形象而贴切。

D.“客窗一夜鸣蛙”,既化用典故“青草池塘处处蛙”,又以景结情,言有尽而意无穷。

16.诗简要赏析“烟外一双燕子,雨中半树梨花”。(6)

答案:

15.A“闲适愉悦的心情”错

16.①借景抒情。通过写云烟弥漫,细雨空濛,营造了凄迷冷清的氛围。②反衬。以燕子双飞,反衬作者的孤独寂寞之情。③巧用数字。“·双”与“半树”相对,用燕子成双与梨花半落相映衬,表达漂泊的凄苦与年华逝去的无奈。(每点2,手法1,结合诗歌分析阐述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