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羊言藏书之印

 海涛书屋 2023-10-10 发布于山东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那么读书人呢?读书人“乐书”。

        在羊言的印象中,读书、评书、爱书、嗜书,藏书、修书、护书、惜书,都是读书人乐此不疲的事情。读书人,常常“敝帚自珍”,是之谓也。

        作为一个喜欢读书的篆刻人,或者是作为一个喜欢篆刻的读书人,常以书之扉页不能钤盖一枚称心如意的藏书印为憾事也。

        近日有暇,试治《羊言藏书之印》三枚,特将创作想法总结如下:

        篆刻印作的设计与欣赏,不外乎篆法、刀法、章法三个方面。在篆法上,羊言喜作小篆(缪篆)、石鼓文、金文,偶作它体;在刀法上,以冲刀为主、冲切结合,偶作切刀;在章法上,因“印”(印石、印面文字)设“法”,“章”无定“法”。

        1.《羊言藏书之印》(朱文,仿浙派)

         【材质】老挝朱砂冻石

         【形制】古兽钮

         【尺寸】3.3 * 2.1* 4.9 cm

         【边款】未刻。拟刻文字内容:仿浙派为藏书章,以供文房。戊戌夏,自刊。

图片

印蜕

图片

印面(打墨后)

图片

印拓(左),印蜕(右)

图片

印面

图片

印石(正面)

       在设计印稿时,采取六个字平均分配空间的章法,这主要是为了充分体现浙派朱文法的特点:结字较为方整,笔画很直爽,刀痕外露而不加掩饰。同时,注意到“羊”“之”两字笔画简少,“言”“藏”“书”“印”四字笔画繁复,遂选取了篆法较为简单而又比较横平竖直的“藏”

“书”两个字,为了与“羊”中竖左右的留白相呼应,遂选取了笔画直爽、带有斜势的“之”字,且让笔画繁复的“书”与“言”“藏”、笔画简少的“羊”与“之”成为斜角对应之势。为此,又特别使用了能提供右下角一定空白处的“印”字。

        如果全印六个字均取横平竖直而无任何欹斜之笔画,印章必将板滞平乏。因此,遂将“书”中间右下之笔、“之”中竖左右两笔、“印”之“”部均作为斜笔,以求印面之动势。

       后记:全印章法安排没有太大的问题,但右侧“言藏”两字过于平直,与左侧“书之印”之斜笔格格不入、无法呼应,然已无计可施了,除非磨掉重新设计、刻治;笔画之横平竖直、向背、粗细等也没有完全做到位,说明治印基本功还不够硬,还需加大训练力度,尤其是浙派的切刀法。

       2.《羊言藏书之印》(白文,仿玺印)

       【材质】青田石

       【形制】素章

       【尺寸】2.6 * 1.8*8.5cm

       【边款】未刻。拟刻文字内容:仿玺印为藏书章,以供文房。戊戌夏,自刊。

图片

印蜕

图片

印面(打墨)

图片

印拓(左),印蜕(右)

图片

印面

图片

印石

    在设计印稿时,因是仿玺印,故其金文篆法本身有长短之别,遂因势利导,将“羊”

“言”“藏”三字基本作平均分配,实际上是扬“羊”“言”、抑“藏”,以使“羊”之造型更生动活泼些,将“言”下部之口与“藏”上部之空白处相互衔接,且上疏下密,使“言”“藏”两个字连起来看上去像一个字的“错觉”;

        “书”“之”“印”三字中扬“书”、抑“之”、平“印”,在章法上做些错落安排,并将“书”之曰部伸入“之”上部三斜笔之间的空白处,且上密下疏,使“书”与“之”两个字连起来看上去像一个字的“错觉”

        同时,因“羊”“言”与“之”“印”四字在金文中均笔画简少,而“藏”“书”二字却笔画繁复,遂选取了笔画较为简少的“臧”(借代“藏”字)与“书”字,构成“羊言”与“之印”、“藏”“书”、“言藏”与“书之”之间的斜角对应;

       另外,刻治时以单刀冲刀为主,利用青田石随刀自然脆崩的特点,以“意外”的方式造就线条之间的粘连或沾边,使印面出现几处小的留白块面,既使弧形线条不至于过于呆板,还为整个印面的章法和谐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启示:青田石在篆刻刀“冲击”下的自然脆崩,本身是很“意外”的小事件,为了营造和谐的印面章法,使之摇曳生姿,不板滞,篆刻者应“有意”善加利用,因为这种脆崩的宽度、深度、方向、形态等具有不完全可控性,但又要“了然于胸”,非大量有效训练不可得之。

        3.《羊言藏书之印》(朱文,仿邓派)

         【材质】寿山石

         【形制】素章

         【尺寸】3.3 * 2.1*4.9cm

         【边款】未刻。拟刻文字内容:仿邓石如为藏书章,以供文房。戊戌夏,自刊。

图片

印蜕

图片

印面(打墨)

图片

印拓(左),印蜕(右)

图片

印面

图片

印石

       在设计印稿时,因是仿邓石如,故选取体势修长的小篆,因势利导地将其基本笔画中的弧笔以圆转取势并一定程度地加以艺术夸张,使之成为该字的主笔画,如“羊”的上部、“言”的中部、“藏”的左部与右上部、“书”的中下部、“之”的左右两侧、“印”全字;

        在章法安排上,有意将“羊”与“言”、“之”与“印”粘连,使“羊”与“言”、“之”与“印”两个字连起来,且所占空间与“藏”、“书”基本一致,这样“羊”与“言”、“之”与“印”两个字看上去分别像一个字;空出“羊”、“言”之中下部以留白,同时空出“之”、“印”左右两侧,以作为斜角呼应;“藏”、“书”本身篆法繁复,大面积留白较为困难,遂将“藏”之左部笔画拉长,且取向右之弧形,以留出下部之空白,同时,收紧“书”下部左右两侧之弧笔,使之靠近“曰”部,以留出左右两侧的空白,让“藏”与“书”两字作斜角呼应。

      后记:该印整体效果尚可接受,憘“书”之中竖,原应略微出头点,因印石上部有丝裂而断开;“藏”之右上角弧笔不够圆转,形态不够舒展,与全印不太协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