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美还是中秋月

 华文国雅科研院 2023-10-10 发布于江西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乡下的月亮都是透明的,晶莹透亮,似水。城里的人虽然繁忙,夜归也是常有的事,但满目的霓虹灯早让人眼花缭乱,人们多了低头赶路,少了抬头赏月,只有到了中秋这天,人们才真正留意那一轮满月。

  我的童年在小村庄度过,那时,与如豆的煤油灯光相比,天上的月亮真是太明太亮了。孩子们也不忍早早在那如水的月光里睡去,随便扒拉几口饭,便呼朋引伴,跑出门外开始做游戏了。直到母亲一声声唤一遍遍催,才在夜深人静的月光里,依依不舍地散去。

  “月老娘,搬板凳,搬不动,叫哥送,送到家,烙油馍,卷蚂虾,噗哒噗哒吃俩仨。”这童年的歌谣,至今还记忆犹新。如今,我常常一个人走在河堤上,伴着这如水的月光,想着那年那月那夜的故事,依然倍感亲切。

  文人墨客都是爱月的,“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丰子恺先生《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的漫画,更是让人过目难忘——那卷起的芦帘,那窗边的小桌,还有那桌上的一把壶、几只杯,伴着那天上一钩新月,真是美不胜收的人间仙境呀。最爱月的当然还是李白,醉酒江中捞月的传说,让李白的死也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这位爱月的“诗仙”有一次去拜见宰相,递上的名片竟然写上“海上钓鳌客”五个字。宰相虽然也是垂钓爱好者,但从来没有用钓过鳌,于是就问李白:“先生到海边钓鳌,以何为钓线?”李白回答说:“以风浪逸其情,乾坤纵其志,虹霓为线,明月为钩。”宰相接着又问:“以何做饵?”李白笑笑,说:“以天下无义气的丈夫做饵!”

  月亮的传说太多,从小到大,我都是在月亮的传说中成长的。至于月亮的味道,我是从母亲那里听来的。小时候每逢中秋节,就记得母亲不爱吃月饼。其实,不是母亲不爱吃,是舍不得吃。因为那时生活拮据,母亲把仅有的一点香一点甜,连同一腔母爱全都毫无保留地塞给了孩子们。有一次,不谙世事的我轻声问母亲:“您不吃月饼,吃啥呢?”母亲说:“吃月亮。”我们笑了,月亮,哪能吃,又怎么能吃得到呢?长大了,才知道月亮真的可以吃,不然,苏东坡咋有“小饼如嚼月”的诗句呢?等我们都有了自己的家,母亲又告诉我们,月饼真的很好吃。我知道,此时的母亲喜欢的不是月饼,她喜欢的是那种团圆的氛围。年年中秋,我们兄弟姐妹都会像小鸟归巢一样,从四面八方的小家回到母亲身边,坐在母亲周围,听母亲讲那老掉牙的中秋故事,看母亲把月饼切成一个个尖尖的小牙,再一块块分给我们,分给我们的孩子。母亲喜欢一家人同吃一块月饼,共享那一丝丝香、一缕缕甜。那月饼在母亲手里,就如同一轮圆圆的月亮,母亲说的月亮的味道,就应该是这月饼的味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