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长的旅途

 玖壹聚 2023-10-10 发布于河南




一辈子在永远没有答案的问题中循环,如果现在不得出结论的话,就再也无法知道。

——《非自然死亡》

但有些问题在当下就是没有答案,又或者说当下没有自己想要的答案,尽管问题在某一刻造就提出,不过还是存在着诸多假设,这些假设成为闲暇之余的慰藉,成为某些映照生活的迫切,我还是想要一个答案,只是问题却再也不会对任何人提起。

早前,无论是做事还是处事,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喜不喜欢,能不能,那时候相当孤勇,一方面源于对自身的认识不足,另一方面源于对于未知的浅薄认识,勇而不慧,虽然显得有些傻,但还是呈现出些许真切。

如今对于一件事想到更多的是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是好的结果,还是坏的代价,权衡中有了更多因素的穿插,一些搅扰其中的除了个人因素还有环境和其他,一些话语在行为中变味,一些教诲在博弈中狼狈,我愿意相信,但却再难说服自己。

一些纯粹的喜欢源于某个漫长的夏天,那时候天很蓝,校园的湖边树荫下还能听到关于周末的计划的讨论,关于那时候看起来关于未来的美好憧憬似乎总能在前行中不断靠近,曾经的我们大概都是那么认为的吧。

夏天在一阵蝉鸣中消散,秋日夹杂着雨点击落了黄叶片片,看着别人的一些风景不断黯然,总觉得那是对于曾经期望的误判和茫然,彼时的我还是坚信着自己能够有不一样的场景去装饰美好的展现。

那时候他设想的场景是在一个有水的村子跟喜欢的她有自己的小店,两亩薄田,用着缓慢的节奏嵌入慵懒时光,后来,他的喜欢先为他断,他通过介绍认识了没有太多交集的邻乡女孩,没什么不妥,也似乎不需要反驳,日子就在一片簇拥中开始了,没有太多仪式,他也无所谓坚持,一切不过是一个程式。

少年终于不再固执,女孩也抛却曾经的矜持,离乡背井的篇章代替了田园生活的向往,都是发生在夏天,旅途中的人却不断在变换。对于旁观者,我始终很难共情那些妥协究竟源于怎样的思考,只是在后来某一刻逐渐明白很多事的发生仅仅是凑巧。

我们总觉得那时候的想法是可以具象化的,也总觉得世界是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改变的,直到后来万般蹉跎,才发现不要说世界,连自己的生活也不一定是自己说的算,很多生活的脉络才变得清晰。

已经不太去过多思考一些关于生活和人生的大命题,多数时候只是对于一些小问题的判断、决定和践行,比如中午吃什么饭,周末要干什么,琐碎中尽可能的充实时间,或许某种程度上对于我来说,不浪费就是值得,至于结果是什么,我说的不算。

我曾经以为旅途上总会有人相伴,哪怕来来往往,有人中途离场,也不至于身影寥落,直至多年以后我回头,猛然发现当年说的那句“永远”正中眉心,击碎了此刻的残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